刑法
-
刑法学刘宪权 编本书在尽量吸收刑法学界新研究成果及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从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等角度,围绕刑法规定的具体内容以及刑法前沿问题,阐述了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定以及基本原理。全书分上下两册,分为绪论、犯罪论、刑罚概论、罪刑各论四编。本书第五版根据蕞新刑法修正案以及近年来诸多刑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
侦查讯问程序改革实证研究樊崇义,顾永忠 编《侦查讯问程序改革实证研究:侦查讯问中律师在场、录音、录像制度试验(修订版)/樊崇义教授八十华诞著作系列》是作者对开展讯问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录音、录像制度(试验)项目的目的、意义、方法,实验的基本情况,试验取得的基本成果,以及根据实验成果形成的关于改革现行讯问方式的初步方案等作出的专题报告。此外,《侦查讯问程序改革实证研究:侦查讯问中律师在场、录音、录像制度试验(修订版)/樊崇义教授八十华诞著作系列》还包括了关于本试验的研讨交流、理论研究、专题报道、国内调研与外国考察等内容。
-
刑事法律文件解读最新法律文件解读丛书编选组 编《刑事法律文件解读(2019.12 总第174辑)》通过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以及重要地方性法规进行同步动态解读,为广大读者学习理解新法律规范,正确贯彻执行法律文件,及时解决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层面的法律信息平台。阐明了《刑事法律文件解读(2019.12 总第174辑)》的制定背景、经过以及起草中的主要考虑,并重点就“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范围、组织****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作弊器材的认定标准与程序、组织****罪既遂的认定标准、****犯罪的处理规则、单位实施****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犯罪的罪数处断规则、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以外的其他考试中实施****犯罪的处理规则等关键内容进行了详细阐释,便于广大读者学习适用。
-
煽动犯基本问题研究胡亚龙 著现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煽动性言论层出不穷、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更是赋予深入研究煽动犯以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煽动犯作为研究对象,意图通过对煽动犯基本概念、构造特征、犯罪形态以及处罚根据等方面的研究来丰富煽动犯的教义学内涵,通过梳理其与宪法上言论自由之间的关系来明确煽动犯设置之目的和,很终妥当协调处罚言论犯罪与保障言论自由之间的微妙关系,并重塑煽动犯其独立的教义学地位。
-
权利与权力框架下正当防卫制度研究郭泽强 著在中国社会,正当防卫作为国家赋予公民同犯罪抗争的一种权利,历来受到各界的关注。为了充分体现正当防卫中“正”对“不正”的矛盾对立的统一,可以将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分为权力限制要件和权利保障方面的要件。本书以“权力与权利”为分析工具对正当防卫进行审视。从防卫人与不法侵害人角度,正当防卫是权利与权力的结合,晚近发生的案件往往是权力与权利未实现有机结合,有所失衡。警察防卫权中,国家权力和警察自身权利以及国家权力与他人合法权利都需要觅得平衡。本书引入立法技术、制度设置以及价值观念分析框架,认为《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并不象是刑法制度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它仅仅是指导司法操作的一种提示性条款,不应夸大其价值。本书拟透过具体案例,引出如何理性对待正当防卫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正自然不必让步于不正,但正当防卫这种私力救济不能因为满足受害人报复或泄愤的欲望,安抚被害人和社会公众受到伤害的法感情,而违背法律的正义原则。在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中国,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必须在防卫人的权益以及不法侵害人的利益中觅得平衡,我们应当冷静理性对待正当防卫在刑法中的地位和价值,不应夸大其功效。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附加刑研究陈丹 著该书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指导,从纵向(立法、司法和执行)和横向(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刑期(数额)等)全面审视我国具体附加刑种类及体系,对其中违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基本精神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指导,从纵向和横向上提出完善建议,以期推进附加刑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
-
刑事错案的防范与纠正机制封利强 著刑事错案极大地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如何防范和纠正刑事错案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将刑事错案的成因概括为制度层面、技术层面和体制层面三个方面,并提出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并行的双轨制解决思路。在防范机制部分,本书从证明理念更新、证明模式转型、证明方法变革、证据标准完善、证明标准改革、专家辅助人制度建构等方面展开,揭示刑事司法实践中导致事实认定错误的根源,并提出防范冤错案件的方案。在纠正机制部分从构建刑事申诉权利保障的多方联动机制、复查和再审程序的完善、司法责任制的完善、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刑事司法纠错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提出完善冤错案件纠正机制的设想。
-
《刑法》第13条但书与刑事制裁的界限彭文华 著在司法实践中,没有国家会对轻微危害行为一律给予刑罚制裁。不处罚轻微危害行为,意味着需要确定犯罪成立的量度,是为犯罪定量。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为犯罪定量确定了法律依据,具有出罪与入罪双重功能。作为但书理论根据的社会危害性理论,是主观判断与客观判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在构建犯罪构成论体系时,应当包含体现犯罪量度的要件。但书规定对界定排除犯罪性行为是否过当,对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的处罚范围以及既遂犯的处罚类型,以及对共同犯罪中的共谋共犯、帮助犯与教唆犯的处罚范畴等,均具有直接影响。以但书为依据,在具体犯罪的定量上应坚持立法定量与司法自由裁量并行原则。适应但书定量需要,应对我国刑法中的罪刑体系加以改革及完善。
-
医事行为的刑法规制刘建利 著《医事行为的刑法规制》聚焦于医事法领域中的重要刑法问题,主要内容来自我就职以来所刊发的系列论(译)文。首先,在第一章探讨了医事法的基本原理和尖端医疗行为的刑法挑战及应对问题。其次,在第二章以医疗行为正当化根据为主线,论述了医疗机构的法律规制、医疗事故的刑法职责、知情同意和医疗代理的刑法效力以及医务人员的守密义务等问题。再次,在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分析器官移植、安乐死、尊严死等行为所引发出的刑事司法以及立法挑战问题。最后,在第五章探究克隆技术的应用、医疗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以及医药商标的刑事保护等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型医事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
-
德国大学刑法案例辅导[德] 埃里克·希尔根多夫 著在德国,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从一学期就开始学习解析案例的方法。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紧密相连。 本案例集可回溯到1993年,从2010年开始以三卷案例集(新生卷、进阶卷、司法考试备考卷)的形式在德国出版。书中详尽收录了在德国法学教育中富有讨论价值的刑法案例,展现了案例解析的结构,并为学生提供了练习的机会。这三卷案例集,可使读者独立掌握在法治国框架内解析刑法案例的方法。 作者希望可以通过这三卷案例集的翻译和出版,为中国的刑法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希望读者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