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
陈兴良 案例刑法研究陈兴良,周光权 著本书以实务判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阶层式犯罪构成体系,根据刑法教义学理论知识,对一系列实务判例进行深度理论分析,既具有精准的实务导向,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质;既强调问题思考,以解决实务疑难问题为主旨,又注重体系思考,以刑法教义学体系为主线。本书以案例诠释法理,深入浅出、说理透彻,并提炼若干裁判规则,因此,对刑法学研习者、司法实务人士都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韩旭 著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协商性司法的中国实践,这一制度的设置和施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刑事诉讼的格局和运行方式。 因此必然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层出不穷,但可能因为制度施行时间较短,系统研究该主题的专著则较为少见。 韩旭博士较早关注此一主题,并做了一定调研,经认真思考撰写了这本专著,将自己各种零散的思想拼图汇聚成一个系统,可以帮助我们一窥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面貌、问题所在和改革方向,值得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和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人员阅读参考。
-
刑事法判解研究赵秉志《刑事法判解研究(第39辑)》为北师大刑科院主办。本辑【专题报告】栏目中,刊登了2篇由北师大刑科院课题组承担的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度特别委托课题的研究报告。在【热案评析】栏目中,刊登了瞿某等人”套路贷”诈骗案的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件法理评析。在【疑案争鸣】栏目中,刊登了8篇疑难刑事案例研讨文章。在【历史镜鉴】栏目中,刊登了孙倩撰写的《清代”罪疑惟轻”原则的适用及启示——赵广怀杀人案》。在【域外视角】栏目中,刊登的日本神户地方法院审判的故意杀人案件,集中展现了日本在死刑适用与否问题上的博弈过程。在【解释研究】栏目中,刊登了2篇涉及刑法解释的文章。姚龙兵撰写的《论“有货”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之定性》,就“有货虚开”行为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明确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之“虚开”的本质。在【优秀判决】栏目中,刊登了备受社会关注的顾雏军案再审刑事判决书。顾雏军案的再审改判充分体现出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平等保护,传递出了党和国家依法保护企业产权的决心。
-
教育刑理论的实践回应与规范运行研究陈伟本书以教育刑理论为研究主题,对教育刑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论述了教育刑的基础理论以及教育刑在刑事立法、刑事政策、罪责评价、量刑和行刑中的规范化运行,澄清了教育刑与刑法的教育功能之间的关系,展望了教育刑对未来刑事法律的影响。本书从实体法的多个维度对该理论及其运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社会变迁与刑法知识演进刘仁文 编暂缺简介...
-
实质出罪论刘艳红 著穿越法律理性主义的法哲学长廊所建立的实质刑法观,基于新康德主义哲学基础而建立的实质犯罪论体系,均是为了实现以形式正义为前提、以处罚值得处罚的法益侵害行为为内容的实质正义之基本目标。实质出罪论是对实质刑法理念的贯彻,对实质犯罪论的实证运用,从而将刑法虽有明文规定但尚未达到可罚程度的行为排除在处罚范围之外,通过建立“有罪不一定罚”的出罪机制,以弥补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人权保障机能及出罪机能的先天缺失。在积极预防性刑法观不断扩大刑事犯罪圈的大背景下,应以实质出罪事由体系的建构为基本着力点,在我国刑法法定出罪事由“但书”之外,从理念到要素、从实体到程序等不同维度增补法定出罪事由的类型,坚守罪刑法定原则之法治底线,真正做到形式入罪实质出罪,入罪合法出罪合理。
-
调查询问与讯问的国际发展与实践戴维.沃尔什,加文-E.奥克斯伯格,艾莉森-D.雷德利克 ... 著本书为法庭询问和侦查讯问两大领域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源,不仅介绍了英国、美国、加拿大和其他主流国家关于侦查审讯的*新实践,还引入了关于意大利、德国、日本、伊朗、以色列、墨西哥、苏格兰等国家侦查讯问的新内容。具有高度的原创性,注重分析各种因素对侦查审讯实践的影响,其所采纳的跨文化、国际化的方法,有助于学者和实务人士更好地理解侦查讯问,在对不同国家的实践应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借鉴。本书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的老师翻译出版。
-
英美法系刑法中的平均人标准研究谷永超 著本书围绕英美法系刑法平均人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刑法的借鉴价值进行专题研究。作者在大量占有、使用原始英文资料的基础上,以英美刑法理论和立法规定为依据,结合普通法传统和大量典型判例,对英美刑法平均人标准的基本理论、英美刑法平均人标准的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英美刑法平均人标准的困境、原因分析及挑战、英美刑法学界关于平均人标准的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客观、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在此基础上从比较法视角分析我国刑法借鉴英美刑法平均人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构建出借鉴英美刑法平均人标准的具体方案,最终为解决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正确认定行为人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提供合理的判断标准。
-
刑法修订与刑法解释关系研究李翔 著本书稿对刑法修订与刑法解释的范畴、分类、权力属性等理论问题进行深层次理论分析,并对域外刑法修订权与解释权配置制度加以研究借鉴,以立法权与司法权之纠葛为研究起点。选取实证与思辨为支撑点、微观与宏观双重指导的研究范式,深刻剖析解释性立法和立法性解释出现的现实根源,从不同维度加以检视与思量,论证说理逐级展开,层层递进。通过从应然和实然两个维度为论证提供可选择的双向进路,为刑法修订和刑法解释寻找理性刑法坐标,以在坚守罪刑法定原则前提下,以最经济的立法方式实现相对稳定的刑法文本与绝对多元的社会现实之对接。作者认为,将刑法修订与刑法解释进行比较研究是解决当前诸多理论问题的一把钥匙,厘清两者之间的界限才能使刑法修订和刑法解释各归其位、各司其职。
-
追逃追赃国际合作与反腐败法治建设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 著本书共分六个部分,部分是违法所得没收与境外追赃,以李华波案为视角,研究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要点;我国腐败犯罪境外追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第二部分是靠前刑事合作中困难化解, 探讨了新时代我国反腐败追逃的经验与完善,中国在加勒比地区追逃追赃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思路,新西兰引渡制度对我国境外追逃追赃实践的借鉴意义等几个问题。第三部分是靠前司法协助法和监察法问题探讨,主要就监察法在腐败治理中的立法定位,监察法颁布实施后反腐败靠前追逃追赃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是刑事缺席审判问题研究,放眼优选视野的缺席审判研究。第五部分是腐败预防与惩治以及防逃问题,讨论了受贿罪数额与情节定罪量刑标准之司法调和,我国民营企业腐败的政策制度成因与治理路径等问题。第六部分是反腐败法律制度国别研究,分别介绍了意大利和德国的反腐败规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