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
中韩刑法正当化事由比较研究赵秉志 著本书对中韩两国正当防卫事由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正当防卫的司法适用”、“正当化事由与正当化根据”、“违法阻却事由的宪法基础”、“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基本问题”、“被害人承诺的刑法评价”、“安乐死的刑法评价与司法认定”、“违法阻却事由与事实错误”、“自救行为的刑法评价、“新时期正当化事由的理论辨析 ”等九章,内容丰富,视角独到,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宋会要辑稿 刑法》研究马泓波 著《研究》书稿共分为上下篇,共七章。上篇对《宋会要辑稿·刑法》(简称为《刑法》)进行文本研究:分析《刑法》的构成因素,考查《刑法》中注、空格、按语的情况,探究《刑法》的史料来源、价值及缺陷。下篇在微观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刑法》的《格令》、《亲决狱》、《检验》、《禁囚》、《禁约》为主要史料,结合其他史料,分为“立法与颁布”、“司法与皇权”、“制度与实践”、“法律与社会”四个主题进行专题研究。目前,对于《宋会要辑稿·刑法》的研究专著尚无,本书稿对宋代法律问题的客观分析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侦查思维中的推理方法马前进 著侦查工作是需要思维的,侦查思维是一个包括很多方面的案情信息处理过程,而推理是其最主要的方面和最重要的过程。本书作者结合自身教学与实践的经验,从侦查逻辑与侦查工作的紧密联系出发,整合国内外侦查推理方面的先进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侦查思维中的各种推理方法,同时对大量鲜活而典型的刑侦案例加以提炼和归纳,明晰展现了实践中侦查推理的过程与要点,使读者能够快速地掌握侦查推理方法和思维策略。
-
论证、故事与刑事证据[荷] 弗洛里斯·贝克斯 著,杜文静,兰磊,周兀 译本书的主题以证据推理建立刑事案件中的事实。 在法律语境下,证据研究常常等同于证据法研究。 例如,规范证据类型是法律有效的或可采的证据法律规则。 然而,对证据的大部分研究中,特别是证据推理,都包括对证明过程理性的研究。 这个过程包括观察证据的推理及掌握常识性知识以帮助我们建立某些情形是否是案件,即构建案件事实。 理性证明过程以及该过程中运用的推理正是本书核心内容。
-
刑事立法与刑法解释前沿问题研究田馨睿,洛桑东洲,李红 著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刑事立法与刑法解释方法,具体内容包括犯罪扩张与刑法解释应对、刑法立法扩张的刑法论反思及立法事实论的提倡、刑法解释方法:争议与检讨。在犯罪扩张与刑法解释应对中,关注了重大公共安全、秩序的犯罪扩张与刑法解释应对、新型危害行为的犯罪扩张与刑法解释应对,以及微罪的犯罪扩张和刑法解释应对。在刑法立法扩张的刑法论反思及立法事实论的提倡中,对刑法保护机能与保障机能的协调、冲突和纠缠,风险刑法理论与功能主义刑法观的检视,象征性立法、情绪化立法的警惕与规避,立法事实理论的建立与提倡进行了梳理。在刑法解释方法:争议与检讨中,包括法律解释方法的内涵、刑法解释方法的价值、刑法解释方法的种类与关系。下编是刑法分则罪名前沿问题解释、金融犯罪典型罪名刑法解释与适用,其他典型罪名与行为的刑法解释适用。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刑法解释与适用、互联网金融视野中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信用卡诈骗罪的刑法解释与适用、集资诈骗罪的刑法解释与适用、对“环境污染司法解释”非法经营罪条款的再解释、环境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和联动机制、“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解释适用、制售网络游戏外挂行为的刑法学分析。
-
功能主义的刑法解释劳东燕 著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刑法解释在方法论上面临转型的命题。为确保刑法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有必要倡导一种功能主义的刑法解释。解释论中的功能主义,主要是将如何有效发挥刑法规范作为行为规范的预防效果的考虑,纳入刑法解释的过程。《功能主义的刑法解释(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劳东燕刑法学研究系列)》旨在对功能主义的刑法解释作方法论层面的勾勒与展开,主体内容分为三编。上编主张对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进行方法论加工,由此推动解释论实现功能性的转型;中编探讨在解释论领域,如何实现对刑法的刑事政策化的一般制约;下编试图将一种既强调应变又注重自我控制的解释论,自觉地作为方法论而适用于刑法中具体的问题领域。
-
犯罪故意研究贾宇 著刑法学是以研究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为对象的科学。而犯罪是人的有意识、有意志的行为,古今中外的刑法,历来以惩罚故意犯罪为本体,以惩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所以犯罪论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无法抛开犯罪故意的存否而展开,刑罚论的一切问题,也几乎都不能不以犯罪故意为本体的罪过论作为建构其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石。本书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对于我国刑法典和刑法学通说中的犯罪故意概念进行了全面批判,否定犯罪故意概念中的社会危害性认识,首次提出“希望故意、容忍故意、放任故意”的分类法,首次提出“行为故意和结果故意”的分类法,首创“容忍故意”概念,主张在犯罪故意概念中引入违法性认识、行为故意、容忍故意等要件,进而提出了犯罪故意概念的新架构。本书的研究在该专题领域居领先地位。
-
刑事诉讼期限制度研究于增尊 著在我国,刑事诉讼期限制度是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用数十个条文加以规范,贯穿从立案到执行的刑事诉讼全流程,是诉讼程序有序运行和被追诉人人权的重要保障机制。 本文是国内首部对本问题进行专项研究的专著, 第一章首先对刑事诉讼期限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刑事诉讼期限的概念、设置原则、制度价值等; 第二章考察我国刑事诉讼期限制度的基本沿革,梳理挖掘古代法律文化精髓,缕清制度发展的脉络; 第三至第六章按照刑事诉讼流程,分别探讨审前程序中的诉讼期限、审判期限、羁押期限等制度的完善,以期为我国立法完善提供改革方案。
-
刑法中的悔罪问题研究陈娜 著在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中“悔罪”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几乎每个刑事案件都涉及到的情节,引出了刑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需要刑法理论予以回答。 本文尝试通过对刑法中悔罪情节的基本理论构建,以期对刑事立法确认悔罪情节,刑事司法认定悔罪情节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有些许裨益。 本文对悔罪理论进行了系统解析,并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刑法中悔罪问题的立法模式和司法对策的具体方案。 对于刑法本身而言,从价值评估的角度而言,剖析悔罪之于刑法的意义,让更多人的从认罪走向悔罪,才是应有之义。
-
公安机关刑事执法程序一本通孙茂利 著本书主要收录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及新旧条文对照表、《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式样》、刑事案件管辖分工一览表以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期限一览表。书稿所收录的这些法律文件及资料,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使用率较高,是案头常备常用的法律文件。本书将这些法律文件及资料汇集成册,精心编排,便于公安民警阅读和使用,是公安民警办理刑事案件的常用工具书,对于公安民警规范执法,提高刑事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具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