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
-
中国现代民事审判权论黄松有著西南政法大学建校至今已历50寒暑,中间虽遭遇“文革”之乱,停办近10年,但仍有10万之众的莘莘学子前后就学于此,歌乐山魂培育浩然正气,嘉陵江水滋养人文精神。10万毕业生活跃于神州大地,为国家法治大厦之建设添砖加瓦,贡献才智,已形成法律界广受关注的西南法律人群体,造就了西南法律教育与这里的毕业生独特的品格与精神。在校庆50周年到来之际,西南政法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与法律出版社联合推出“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这是对我们的母校50华诞的献礼,是对这所中国法律教育与学术研究重镇所取得成就的一次检阅,同时,我们也希望这50部著作能够成为后来者在法学研究和法律教育的道路上继续跋涉的阶梯,此外,还希望通过这些著作,能够向读者昭示西南政法大学的传统与精神。体现在西南教育过程中以及学子著述里和行为上的品格与精神首先是强烈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生生不息的传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参的话最能够表现中国知识人的那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不过,近代以降,由于引进了西方的学术与教育制度,知识人有了不同的专业,因此在忧国济世与专业追求之间会有某种紧张关系。但是,对于一种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未曾存在过的新专业人士的法律人,他们与其他领域的人相比,在当今的中国注定要遭遇更多的坎坷。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法律教育很快就处在受抑制的状态。实际上,20世纪50年代前期如西南政法学院等政法学院的成立与其说是对法律教育发展的起点,不如说是限制法律教育的举措。因为每一所政法学院都是在合并若干所综合性大学法律系的基础上而建立的;政法学院的出现其实大大缩小了中国法律教育的整体规模。比规模更重要的变化是,“政法”这样的概念所预示的法律教育内容与目标与既有传统的断裂。因此,在政法学院里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压抑的心态之中。我们看当时涉及法律教育的主流话语,完全是排斥法治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种排斥愈演愈烈,终于导致法律教育的完全停滞。教师下放劳动,学校纷纷解散。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律界知识分子的忧患真正是刻骨铭心,难以排解。文革浩劫之后,法律教育虽然恢复,法治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但是书本上法律理论与社会中的实际状况之间的巨大反差仍然是法律人经常面临着的巨大痛苦。尽管位居西南,多少有些“处江湖之远”,但是这种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而加剧了的忧患意识却没有须臾少缓,甚至正因为与政治中心距离的遥远而更有所强化。在法律教育以及法学研究方面,这种忧患意识与理性和开放的精神相结合,形成了西南法律人好学深思、平等讨论的尚智风气和不盲从、不迷信的学术品格。尤其是复办后的一段时间,校园里面百家争鸣,学术墙报放言无忌,新论叠出,一些观点或论证,今天读来,或不免稚嫩,但是,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却颇有石破天惊之感。正是这样的校园风气,培育了西南法律人那可贵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怀疑和批判不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而是建立在广阔而深邃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的理性论证。最初,设置单科型政法学院的目标正是为了培养偏于技术化或工匠型的法科人员;不在一个综合性大学里,学生以及教师的知识视野就必然受到限制,批判精神便无从发育。然而,西南法律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意识到了这种教育体制的局限性,并且付出极大的努力,力求突破这样的局限性。图书馆里的手不释卷,山荫道上的玄思妙想,宿舍卧谈中的唇枪舌剑,无不显示出这所专业略嫌单一的大学中的师生们不拘泥于法学一科、寻求超越的努力。这样的追求在我们的毕业生身上已经有多样化的体现:除了那些从事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的人们经常在作品中显示出他们多学科的知识修养之外,不少校友进入政坛,或从事着法律之外的业务而且胜任愉快,一些人甚至成为戏剧作家、旅行(作)家、诗人、哲学家。相信随着母校向综合性大学的不断迈进,我们的毕业生在这个特色方面将更加令人瞻目。对于人而言,50岁已经是“知天命”的年龄。但是,就大学而言,50岁只能说是世界大学之林中的一颗幼树。尽管我们的母校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和传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还需要为建设一所伟大的大学而作出艰巨的努力。作为校友,在献礼的同时,我们也表达对母校美好前景的衷心祝福,祝愿母校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祝愿我们的校园永远桃李芬芳,祝愿我们的校友人才辈出,在不断提升母校地位的同时,也为整个国家法治大业的成就作出更多的贡献。邈邈学府,在蜀山中。孜孜弘道,惟我学子。《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编委会2003年8月6日
-
担保法《高校教学与司法考试必读法规系列》编写组 编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学教育的规模与层次也不断扩大和提高,以便向国家机关、法学院校、律师、公证及其他待业输送高质量的法学人才。为适应这种形势,各法学院校在教学中普遍加强了实务方面的内容,其中,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法律条文日益为师生所重视。为给广大师生提供一套系统、准确、雄威的教学法规,我社组织有关人士编辑了本套《商校教学与司法考试必读法规系列》,囊括十二门法学院校核心课程及若干选修课程。有关具体情况如下:一、收入法规以教学需要为标准,凡与教学无关的均予排除。其中,属于司法考试必读法规的均在目录中注有“司考法规”特别标示,方便读者有针对性的查阅;二、聘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社科院法学所、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对各书所收法规进行审定,以保证本书内容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三、附件中收录了司法考试大纲、法学论文索引及因特网免费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的便利。
-
合同法学案例教程郭明瑞,张平华编著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释法律现象、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法学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既是法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法学教育的重要方法。本书通过案例评析丰富和活跃法学教育的课堂,激发学生对于法律问题的兴趣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欲望,帮助学生加深对法学理论以及各学科知识要点与难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批判、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选取了大量典型案例,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对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及各类合同作了全面系统而又生动的阐述。全书共分23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就合同的基本制度,包括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担保、变更、终止以及违约责任等等、结合典型案例作了具体而又深刻的论述,第九章至第二十三章对各类合同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作了探讨。每章之下设“本章知识点概要”,对各章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作了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提示和归纳。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律师、法官等法律职业人士阅读使用;亦可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有关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来奇主编本丛书以准确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为重点,详尽介绍了每类合同的基本知识要点、实施中的陷阱与风险防范、典型案例评析,并提供了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及合同范本。本丛书突出了以实用为目的、以最新的资料为基础的特点,重点解决了合同“是什么”、“怎么办”等公众关注的问题。本丛书是各类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人士、法律工作者和广大公民参阅的一套实用性很强的权威用书。
-
王泽鉴法学全集王泽鉴台湾著名法学家王泽鉴教授,早已为祖国大陆法学界所熟,这不仅因为他多年来致力于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之间的法学交流工作,深得祖国大陆法学界人士的敬佩,更因为他的著作《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于数年前在大陆出版,这部八集的巨著也受到祖大陆民法学界的重视:王泽鉴教授在台湾大学担任民法教职数十。在引导学生研究民法时,不仅向学生传授最全面、最先进的理论知识,更注重教导学生如何运用理论以处理实际问题。他不仅在教学中贯彻他所侣导的“实例教学法”,也在研究工作中运用理论与实例结合的方法。他的著作以《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为名,就说明他对理论与实例的并重。数十年来,他的这种研究工作已经愈趋精致,甚至使台湾地区的民法学的研究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样说是不过分的。大陆法学派的学者,因为他们国家多有民法典,所以在民法教学中注重以民法典为依托的理论阐述。当然,在讲述理论中也少不了举例说明。这时,举例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一般不写在著作中, 也不受到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的(自民国直到现在)民法教学就是这样的。
-
王泽鉴法学全集王泽鉴:台湾著名法学家王泽鉴教授,早已为祖国大陆法学界所熟,这不仅因为他多年来致力于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之间的法学交流工作,深得祖国大陆法学界人士的敬佩,更因为他的著作《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于数年前在大陆出版,这部八集的巨著也受到祖大陆民法学界的重视:王泽鉴教授在台湾大学担任民法教职数十。在引导学生研究民法时,不仅向学生传授最全面、最先进的理论知识,更注重教导学生如何运用理论以处理实际问题。他不仅在教学中贯彻他所侣导的“实例教学法”,也在研究工作中运用理论与实例结合的方法。他的著作以《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为名,就说明他对理论与实例的并重。数十年来,他的这种研究工作已经愈趋精致,甚至使台湾地区的民法学的研究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样说是不过分的。大陆法学派的学者,因为他们国家多有民法典,所以在民法教学中注重以民法典为依托的理论阐述。当然,在讲述理论中也少不了举例说明。这时,举例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一般不写在著作中, 也不受到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的(自民国直到现在)民法教学就是这样的。
-
民商法学辅导及考研应试指导法学类教材辅导及考研应试指导委员会编课程同步辅导;典型考题分析;考研真题荟萃;考研过关必备。本丛书的指导精神是既方便于在校本科生同步学习时参考,更适合准备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作为专业课辅导用书。本丛书的编写,以普通高等学校普遍采用的教材为蓝本,针对性强,信息含量高,具有明确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是考研专业课不可多得的工具与助手。本书各章在编排上有以下特色:1、基本概念及重点、热点、考点内容精要:对与本章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课后阐述,使考生既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又可把握重点、要点。2、典型例题、考题分析:这一部分精选了名校历年试题作为本书的例题,并提供详细的解析过程,强调解题思路。还附有知识点小结。本部分内容既可使考生把握命题原则,又可熟悉题目类型,触类旁通。3、自测题及模拟训练题:该部分为考生自行练习而提供,备有详细的解答过程。便于考生及时总结,查缺补漏。4、在全书最后一章为模拟试题。这些模拟试题也是名校近年的真题,并配有详细解析。综合起来,本书凸显以下特色:1、专题化的编写体例。面对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课教材的泛泛的讲解,本书从更深的层次,对常考的知识点加重了讲解的力度。2、极富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在每章或每部分的典型例题、模拟试题中,均编排名校近几年的考研真题,并附有详细的参考答案。3、资料翔实、全面、新颖。一般情况下,真题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极易重复。4、本科生各科目考试,试题也常常选用考研真题。故本书有利于本科生在期末考试中获得高分。本书采用60克胶版纸印刷,双色排版,便于阅读和记忆。
-
劳动保障法律咨询服务台中央电视台《劳动·就业》栏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本书是《劳动·就业》节目精选系列丛书之一,由中央电视台《劳动·就业》栏目“法律服务台”板块中精选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采用深入浅出的写法,解答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工资、妇女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劳动者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全书由劳动法专业律师左祥琦统稿并逐一点评。<
-
民事主体理论与立法研究尹田著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民事主体制度理论研究、第二部分为中国民法典总则之民事主体制度草案建议稿、第三部分为立法说明及理由。
-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李艺 李冬梅本书由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与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合作组织编写。全书在研究和继承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从实际教学出发,以优秀教学案例分析为手段,详细介绍几类典型而又实用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应用中的选择进行了阐述。全书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概述、各种典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介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本书可供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新课程培训使用,也可作为各类师范院校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本专科教材。作者介绍:李冬梅国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北大附中特级教师,信息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先进工作者,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优秀学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中学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著作10余部,主编教材多套,论文10余篇,其中“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探讨”获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