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
-
作品增值利益的要素分配曾青未 著本书以作品的利益构成要素及其分配的原则和方法为主线,对作品的增值利益分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作品增值利益的细分,以及对利益链上参与主体投入的要素进行界定,来确立研究的横向线索。其次,以增值利益产生的三种方式为纵向线索,按照要素贡献的基本分配原则,对三种增值利益的分配问题,分别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增值利益分配矛盾进行拆分解析后,总结出整体性的增值利益分配规则,力图塑造出具有著作权法特色的,公平的利益分配方式。
-
中国民事典型案例评释崔建远 著本书选取了我国民事领域若干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案例指导统一法律解释与适用,保障法律安定性价值,在任何法域都是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同样寄予了这样的理想。指导性案例及案例库则是案例指导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在该制度当下所处的草创阶段,许多理论争议难以定论,指导性案例库建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可靠的突破口。其中民事领域的指导性案例及案例库建设研究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一方面体现于如下数据之中:全国法院一审民商事年受案总数长期高达六、七百万件以上,占全部一审受案总数之85%左右。另一方面,也体现于民事法律在法源论和法律方法论上的个性之中——民事司法不受“罪刑法定”原则的束缚,类比推理不受禁止,这些基础层面的个性决定了,指导性案例在民事领域前景尤其广阔。
-
代理法立法研究汪渊智 著本书是作者主持的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民法典总则中代理制度立法研究》(13BFX086)的最终成果,由于阶段性成果获山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中国法学会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主题征文一等奖(部级奖),所以,国家社科规划办免予鉴定结项。书稿在内容上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上探讨了我国代理制度的发展路径、立法模式选择以及商事代理在我国民法典中的体例安排与制度构造,第二部分从微观上对代理权、代理行为、特殊代理以及无权代理等具体的代理制度进行了立法探讨,第三部分从立法上提出民法总则第七章“代理”的修改建议,起草了代理法草案建议稿并附立法例。
-
杨立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条文精释与实案全析杨立新 等 著1.上市时间早,民法典颁布15天左右上市,属于第一批民法典释义普法类图书。 2.作者是我国著名民法学家,也是民法典编纂领导小组重要成员及分编的牵头人,全程参与民法典编纂,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3.内容简明清晰、通俗易懂,适合开展培训与自学。 4.从实案角度解读民法典应属于前期各出版社作品,避免了产品同质化,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民法典》的诞生,结束了我国长期没有民法典的局面,正式宣布我国进入了民法的法典化时代,意义重大。本书定位为对民法典的基础理解和实际应用,适合实务工作者、相关行业人员和研究者学习了解使用。作者在书中对《民法典》的每一个条文进行阐释,每一条的阐释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条文进行解释精释,二是选择与特定条文直接相关的案例,借案例对条文进行解读。在案例部分,由于《民法典》刚刚颁布,尚无与其条文直接对应的案例,故所选案例都是现有的案例。以原来类法典化的民法适用中的典型案例来说明现行民法典,主要目的是解读民法典条文的精神,并不影响其对条文的阐释与说明所具有的参考意义。
-
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解析李雷霆,张晓津 著本书精选了2015年以来在专利、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领域有代表性的48个案例,在对案情和判决结果、裁判理由进行简要叙述的基础上,重点对案例所涉及的法理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在先判例的借鉴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清晰的阐述。本书既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实务工作者的案头参考资料,也可作为专家学者、学生研习知识产权法的案例素材。
-
民法思维与商标权救济汪泽 著“商标权乃至知识产权是私权,是民事权利”已耳熟能详,但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的理念并未深入人心,表现之一就是过分强调知识产权的特殊性,没有适当地关注知识产权与民事权利的联系。尤其是我国学界在讨论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关系时,往往强调两者的区别,忽视两者在本质属性上的联系,其结果是排斥物权法原理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适用,过分依赖于侵权法,从而引发了关于侵害知识产权应否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即发侵权”)是否已突破传统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持续性侵权行为应否适用特殊诉讼时效等问题的争论。我国正在制订《民法典》,如何处理知识产权法和《民法典》的关系是当前重大问题之一。 《民法思维与商标权救济》一书运用民法理论,对商标权的正当性、商标权与物权的关系、基于商标权的请求权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于推动知识产权法和民法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在《民法典》中如何设置知识产权篇亦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前三章为商标法基础理论,从商标与符号、商标权、商标使用与符号使用等基本概念出发,阐明了商标与商标权这两个基本概念,以及与侵害商标权有关的商标使用、商标近似、商品类似等基本理论问题,论证了商标权与物权在本质属性上的共通之处,在注册原则之下承认使用取得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构建了侵害商标权的构成要件。后三章充分运用民法上的请求权理论,从商标权和物权同属绝对权、侵权行为和侵害行为等基础理论出发,构建了基于商标权的请求权体系,并以之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共同组成内部和谐的保护商标权的请求权体系,从而改变目前单纯依靠侵权法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知识产权领域有关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持续性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等问题的争论。 在我国学术界,“但凡自称为民法学者的学者,通常以不研究知识产权为特征;而凡自称为知识产权法学者的学者,则大都不会同时认为自己是民法学者”。本书作者作为民法的学习者和知识产权实践的参与者,希望通过本书的传播引发民法学者对知识产权理论的关注和知识产权法学者对民法理论的尊重,从而实现知识产权法和民法的良性互动。
-
案说食品安全纠纷倪凌华 著本书是对食品安全领域“职业索赔”惩罚性赔偿案件深度剖析的实务图书。作者针对食品责任惩罚性赔偿案件裁判口径不一的现状,结合立法目的和各地法院审判经验提出了平衡消费者、经营者各方利益的裁判理念,以期引导消费者合理索赔,并建议出台类案审理规范,以限制过度追求高额索赔,同时提出应区别城乡惩罚性赔偿*高限额。 作者首先对该类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争议术语进行了解析,之后对从立案到审理各环节的诉讼要点和实务操作进行系统阐述,最终阐释了惩罚性赔偿在食品领域的适用情形。本书既包括实定法的内容,又涵盖司法判例展现的审判思路。 本书案例真实,内容简洁明了。全书有意限缩在“食品领域”,但又“以小见大”,大部分观点亦适用于消费全领域。既可为食品经营者、商场和超市管理者合规经营与消费者依法维权之用,又可为律师代理实务参考之用,更可为学术研究、拟订法案提供有益借鉴。
-
无因管理制度论王连合 著本书诠释了无因管理的概念及历史演变,阐释了无因管理制度的价值目标。通过揭示无因管理的性质,阐述了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特别是“不违反本人意思”且管理事务利于本人应成为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论述了无因管理的效力,特别是我国应构建无因管理人一定条件下享有报酬请求权制度。对我国目前理论界关于无因管理类型划分进行反思,对我国见义勇为制度建设现状进行剖析,提出立法建议。最后阐述了我国无因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立法建议。
-
新中国的海洋政策与法律制度金永明 著本书是作者主持承担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三大系列”(改革开放40周年、建*70周年、建党100周年)中的“建*70周年”研究课题《新中国的海洋政策与法律制度:回顾与展望》(2017BHB005)成果基础上,结合作者针对海洋法的理论和海洋问题有关内容的部分成果的集成。其内容首先以现代国际海洋规则的成形为切入点,指出了狭义现代海洋法体系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重要原则、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其次,分析了新中国在海洋政策上的成就,包括在制定综合海洋政策、在制定全国性海洋开发规划、在对外宣传海洋事业方面的具体措施。同时,阐述了新中国在海洋管理机构和改革方面的成就及任务,以强化综合海洋管理,提升海洋治理能力的要义。为与上述问题相呼应,阐述了我国在推进海洋强国战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 最后,指出了中国维系和拓展海洋规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维护海洋秩序,确保海洋安全,以及合理利用海洋的空间和资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及适用指南 附草案说明团购电话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主任黄薇 著民法被称之为社会生活的大百科,直接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策正当其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部法典只有纵观整体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与要义,释义对于一部法律来说尤为重要。法条的文字相对精炼系统,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一本释义是他们熟悉一部法律的“敲门砖”。本书对民法典进行逐条释义,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观点权威有利于社会大众对民法典各条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