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宪法
-
宪说宪道秦前红 著《宪说宪道》是秦前红教授多年来对宪法学研究发表的论文合集。从宪法发展的大方向、国际宪法对比以及国内宪法前沿问题等几个角度进行选择。全书分为宪法基本理论篇,包括《论宪法变迁》、《法律保留功能的时代变迁》等文章;国家制度篇,包括《“五四宪法”草案初稿形成》等文章;基本权利保障篇,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可司法性研究》、《表达自由的理念与限度》、《对宪法权利规范对第三人效力的再认识》等文章。
-
西方宪政民主辨析本书编写组 编宪政民主问题是近年来思想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热点,既有学术研究层面的争鸣,更有充满着意识形态的分歧,而一些西方势力通过以复杂和模糊的概念对一些政治问题进行学术理论包装后在进行推销,达到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因此,结合历史渊源和现实境况对宪政民主问题作深入辨析澄清,就显得尤为必要。本书精心选择、汇总了有关这一思潮的理论文章,为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
宪法实施问题研究暂缺作者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成果。
-
行政检查研究靳业葳一,重点探讨行政检查概念的统一界定及其名称的确定问题。针对当前行政法学界行政检查概念名称混乱、莫衷一是的现状,本书通过对当前行政检查的各种表现形式的深入研讨,认为应该给各种行政检查表现形式以一个统一的名称。在此基础上,本书对行政检查的应有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二,重点探讨行政检查的法律性质。在行政检查法律性质之上有一个清晰的说明,是对行政检查问题采取有效法律规制的基本前提。行政检查的法律性质问题是任何一篇涉及行政检查问题的文章所无法回避且必须说明的问题。本书在对相关理论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分析行政检查的法律性质,为行政检查行为的法治化奠定基础。三,重点探讨行政检查的法律规制问题。虽然在以往的一些论文中也有相关学者对行政检查的法律规制提出了一些见解,但是,本书对这个问题作了加详尽的阐述,对行政检查的原则规制问题进行重点论述。此外,着重从法治程序的角度思考如何实现对行政检查的法律规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程序法律制度是寻求行政检查法治化的必由之路。四,破除以往对行政检查法律性质的错误认识。无论把行政检查性质界定为行政法上的法律行为抑或是事实行为,都必须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论证,这是做理论研究的基本要义。此外,在对行政检查性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分析论证针对行政检查的法律规制方式,也是本书的创新点所在。五,针对行政检查案例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探求通过相关行政检查案例反思行政检查的研究状况。通过对行政检查的个案研究,探讨行政检查的现实表现,找出行政检查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理论研究寻求突破。针对行政检查案例在*大部分文章中很少见到的现状,笔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实现对行政检查的深入分析。在此过程中,总结归纳行政检查侵权的方式和表现,为行政检查的侵权救济提供现实思路。六,行政检查规制方式、救济机制上的创新思路。由于行政检查作为一类特殊的行政行为类型,在公共行政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是一种行政执法上的监督机制,要落实这种监督机制的实际效用,必须对它本身进行有效规制,才能使之不偏不倚地发挥其特有功能。为此,在行政检查的规制方式上,本书提出两种方案:一是通过对纷繁复杂的行政检查表现形式进行深入调研,探求行政检查的基本规律,进而在立法上对之进行统一规范。《行政检查法》的制定是一种根本之策,也是世界上一些国家采用的基本方法。二是通过渐进的方式,即通过对目前行政检查发挥功能、作用的现实状况,以及行政检查分散规定的立法状况,寻求立法上的规范化,即对行政检查的主体资格、职权范围、权限、程序、行政检查的过程方式等事项作个别化的明确规定,以确保行政检查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在救济机制上,除了传统的行政复议路径,还力求在行政审判上下功夫,通过法院的司法审查对行政检查行为进行监督,实现依法行政及对相对人的法律救济。在此过程中,方式有二:一是在统一的行政检查法的基础上实现明确的法律救济;二是通过对行政检查法律属性上的科学认识,通过对当前司法解释上受案范围的扩充理解,将行政检查明确纳人法院审查范围,进而通过法院的指导性案例实现对行政检查的监督及对相对人的法律救济。
-
探索与结构吴礼宁,毋晓蕾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结果,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它是一定政治斗争的终点和起点,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本书主要对宪法的演进与历史发展、宪法在实践中的运行以及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宪法中的国家机构以及司法机构、我国选举制度及政党制度、宪法判断与违宪审查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
-
宪法学原理与适用王勇 著本书为专门供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学院学习用的宪法教科书。本书分为“基础理论篇”、“基本权利篇”、“国家权力篇”和“宪法保障篇”四个部分,涵盖了宪法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大量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和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教学讨论,提出理论,分析案例,得出结论,能使学员真正认清、理解依宪治国的道理和重要性。
-
宪法变迁的内在逻辑刘山鹰 著《宪法变迁的内在逻辑》从我国五部宪法(包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关于国体问题的规定及其变迁,对照其文本内容,依托其历史背景,对于其演变的内在历史逻辑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作者刘山鹰认为,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是成熟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多种经济成分跟新民主主义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能简单等同于新民主主义。所以就在政治上有一个团结多种经济成分的问题,相应的,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就比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提法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
-
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林来梵 著《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首次提出了“规范宪法学”(The theory of normative constitution)这一概念,并尝试在这种概念及其鲜明的方法论意识下建立其理论体系中的主干部分。全书立足于规范主义的学术立场,既有意识地告别了新中国宪法学研究中业已形成的政治教义宪法学,又有意识地克服了宪法学研究中无中核结构的那种“泛社会科学化”的偏向。《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初版以来,即受到法学界广泛关注,被目为当今我国“规范宪法学”研究的代表性论著。
-
论宪法不服从[美] 路易斯·迈克尔·希德曼 著;仇之晗 译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观点,即为了使《美国宪法》能与时俱进,它需要被善意地忽视。虽然“初衷”的教条也许是极右翼创立的,但美国的整个政治光谱都对《美国宪法》表现出了高度尊重。希德曼不仅提醒我们,不服从正是制定宪法的“初衷”,而且系统驳斥了支持宪法忠诚的观点,并由此提出:宪法应被视为一种激励,而不是一套命令。
-
宪法思维四讲韩大元 著本书旨在为普及宪法而编写,其关注点是如何提高宪法思维能力。书中介绍了宪法思维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宪法实践,从宪法教育、人权保障、宪法解释与宪法实施四个视角,阐释宪法思维的价值与意义。作者认为学习宪法*重要的是掌握法律精神与法治思维方式,学会用宪法来思考问题,用宪法来处理问题,以确保行为的科学性与合宪性。本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合作为公务员、学生、一般大众学习宪法的通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