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宪法
-
刑法理念导读陈兴良著本书是由最高人民检察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国家检察官学院组织编写,每部教材都进行了认真的审稿和论证。以专家论坛的形式,就司法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入了的探讨。在当前刑事法治的建设中,刑法理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刑法理念是关于刑法的价值、机能和原则的一引起基本观念,这些观念对于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经历从政治国家到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分立社会的结构性转型。这一社会转型必然导致刑法理念的重大转变,这就是从专政型的刑法理念向法治型的刑法理念的转变。这一刑法理念的转变同样必然影响我国的刑事司法,检察官也存在一个如何适应这一刑法理念转变的问题。因此,刑法理念的永蒙是十分必要的,为检察官提供一个刑法理念的读本,也正是本书编写的宗旨。
-
民国法学论文精萃何勤华,李秀清主编一、本丛书系有选择地整理民国时期(包括少量清末时期)经典法学论文,不作有损原文的改动,只作适当的技术性中工。二、原文为竖排版者一律改为横版,原文中的“如左”、“如右”等用语,相应改为“如下”、“如上”等。三、原文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四、原文无标点符号或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者,一律改为新式标点符号。五、原文所使用的年代,如“民国十年”相应改为“1921年”,或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在括号内作一说明。六、原文所使用的专有名称、专门术语等相应改为现在通用的提法。七、原文无段落划分者,适当划分段落。八、原文明显错误的事实、数字、名称及其他引用材料,酌加改正。本书为《民国法学论文精萃》的第一卷,收录的是民国时期基础法学方面的论文,共64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释义黄建初主编本丛书是由全国人大学常务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持组织编辑的一套系列丛书。该套丛书由一系法律释义组成。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参与立法的同志编著。该丛书坚持以准确地反映立法宗旨和法律条款内容为最基本要求,在每部法律释义中努力做到观点的权威性和内容解释的准确性。我们相信,该套丛书的陆续出版,将会给广大读者进一步学好法律提供有益的帮助。
-
各国宪法关于司法体制的规定肖扬主编本书主要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背景资料,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相关案例分析,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四个部分。
-
影像中的正义(美)保罗·伯格曼(Paul Bergman),(美)迈克尔·艾斯默(Michael Asimow)著;朱靖江译本书汇集了75部经典法律题材电影,每一部电影精彩纷呈,其中不乏发人深省、回肠荡气。法庭审判现场自然是这一类电影的最大看点,因为审判代表了文化当中最为理性的部分,客观真实性是审判惟一的圭臬,而且它还浓缩了人类种种冲突,对抗的力量在这里进行正面而又激烈的交锋。这类电影长盛不衰,原因之一在于总是关注日常生活中最严肃与最实际的问题。无论你是法律爱好者,还是法律电影迷,本书带给你不仅仅是观赏的乐趣,还让你感受事实的真相和其间的正义,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本书介绍的电影故事你能了解到美国的法律文化。<
-
中国法文化的渊源与流变江必新著历史之于人类就好象记忆对于人一样。如果我们对过去一无所知,我们就无法了解、把握现在与未来,我们所想做的一切都将从零开始。作为一个法律人,每立一法、建一制、推一政、审一案,必须深谙其利弊得失、成败利钝之道,否则,其用心虽善而果则为恶,画虎不成反类狗熊。要善国济世、兴利除弊,非有丰富而深刻的法文化史的记忆不可。 本书所收集的是作者在原西南政法学院(即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求学期间的习作的一部分。其中有的已在《法学研究》、《法学杂志》、《比较法研究》等刊物发表。这些文章大都是作者在杨和钰教授、杨景凡教授尤其是其导师张警教授的指导下写成的。本书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结构,留下了作者对中国法文化探讨的足迹。
-
声音与言论张绍彦主编一个学校的昌盛在于它的学术氛围!北大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乃是一种精神在支撑,这就在学术的自由!大学者,包容天下这学问也!能容才能活!水动则常清!有不同的声音学术才能进步!有不同的论辩学生才有激情!当你看到西南政法论坛上那来自各方的争论,你会忽然感到一种畅快!之当是一种进步的释然,这当是一种自由的释放,而正是这种自由的学术风气推动着中国法学的前进??这就是我们的呼唤,来听听我们的声音和言论。
-
走向宪政的立法李林著西南政法大学建校至今已历50寒暑,中间虽遭遇“文革”之乱,停办近10年,但仍有10万之众的莘莘学子前后就学于此,歌乐山魂培育浩然正气,嘉陵江水滋养人文精神。10万毕业生活跃于神州大地,为国家法治大厦之建设添砖加瓦,贡献才智,已形成法律界广受关注的西南法律人群体,造就了西南法律教育与这里的毕业生独特的品格与精神。在校庆50周年到来之际,西南政法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与法律出版社联合推出“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这是对我们的母校50华诞的献礼,是对这所中国法律教育与学术研究重镇所取得成就的一次检阅,同时,我们也希望这50部著作能够成为后来者在法学研究和法律教育的道路上继续跋涉的阶梯,此外,还希望通过这些著作,能够向读者昭示西南政法大学的传统与精神。体现在西南教育过程中以及学子著述里和行为上的品格与精神首先是强烈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生生不息的传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参的话最能够表现中国知识人的那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不过,近代以降,由于引进了西方的学术与教育制度,知识人有了不同的专业,因此在忧国济世与专业追求之间会有某种紧张关系。但是,对于一种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未曾存在过的新专业人士的法律人,他们与其他领域的人相比,在当今的中国注定要遭遇更多的坎坷。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法律教育很快就处在受抑制的状态。实际上,20世纪50年代前期如西南政法学院等政法学院的成立与其说是对法律教育发展的起点,不如说是限制法律教育的举措。因为每一所政法学院都是在合并若干所综合性大学法律系的基础上而建立的;政法学院的出现其实大大缩小了中国法律教育的整体规模。比规模更重要的变化是,“政法”这样的概念所预示的法律教育内容与目标与既有传统的断裂。因此,在政法学院里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压抑的心态之中。我们看当时涉及法律教育的主流话语,完全是排斥法治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种排斥愈演愈烈,终于导致法律教育的完全停滞。教师下放劳动,学校纷纷解散。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律界知识分子的忧患真正是刻骨铭心,难以排解。文革浩劫之后,法律教育虽然恢复,法治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但是书本上法律理论与社会中的实际状况之间的巨大反差仍然是法律人经常面临着的巨大痛苦。尽管位居西南,多少有些“处江湖之远”,但是这种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而加剧了的忧患意识却没有须臾少缓,甚至正因为与政治中心距离的遥远而更有所强化。在法律教育以及法学研究方面,这种忧患意识与理性和开放的精神相结合,形成了西南法律人好学深思、平等讨论的尚智风气和不盲从、不迷信的学术品格。尤其是复办后的一段时间,校园里面百家争鸣,学术墙报放言无忌,新论叠出,一些观点或论证,今天读来,或不免稚嫩,但是,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却颇有石破天惊之感。正是这样的校园风气,培育了西南法律人那可贵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怀疑和批判不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而是建立在广阔而深邃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的理性论证。最初,设置单科型政法学院的目标正是为了培养偏于技术化或工匠型的法科人员;不在一个综合性大学里,学生以及教师的知识视野就必然受到限制,批判精神便无从发育。然而,西南法律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意识到了这种教育体制的局限性,并且付出极大的努力,力求突破这样的局限性。图书馆里的手不释卷,山荫道上的玄思妙想,宿舍卧谈中的唇枪舌剑,无不显示出这所专业略嫌单一的大学中的师生们不拘泥于法学一科、寻求超越的努力。这样的追求在我们的毕业生身上已经有多样化的体现:除了那些从事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的人们经常在作品中显示出他们多学科的知识修养之外,不少校友进入政坛,或从事着法律之外的业务而且胜任愉快,一些人甚至成为戏剧作家、旅行(作)家、诗人、哲学家。相信随着母校向综合性大学的不断迈进,我们的毕业生在这个特色方面将更加令人瞻目。
-
权利的期盼刘凯湘著最重要的自由法则是,任何人不许剥夺别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这些是人的天赋权利,不能保护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政府,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本书具体论民法的性质与理念,论商法的性质、依据与特征,我国民事立法的必由之路,进入21世纪的中国民法,所有权的人性依据,意思自治原则的变迁及其经济学分析,论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及契约程序论。民法乃私法,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内容结繁、博大精深。依西域法谚、私法乃诸法之源。本书是《西南政法大学文库》50卷其中之一,有相当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
基本人权保护与法律实践关今华主编对基本人权及其保护的研究,本书属首举之尝试。对公民和社会成员等基本人权的保护,已形成世界各国瞩目的共识,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书正是顺应国内外人权运动的发展潮流,通过抛砖引玉的探讨,以期在中国建立基本人权保护的结构体系和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确立正确的人权保护的价值判断标准。基本人权是一切人权保障的基础和前提,一切人权是基本人权保障的理想和归宿。目前,全球和各国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和保障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尊重和保障基本权不仅是国际范围内所有国家和所有人民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而且应该成为以法治国和建设现代文明的核心内容。当务之急将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给予“实现新的国际秩序、多元化发展和维护和平”的优先地位,作为实现民主和人类大同,维护正义、平等、自由、幸福、和谐的新世界的必经之路。因此本书着重对基本人权及其法律实践和变革问题进行较为详尽的探索,以期对一切人权中更多层次的人权问题开拓一条继续研讨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