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 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 了坚实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编辑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法律》一书。本书收录了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现行有效法律共计240余部和相关法律解释,按照宪法和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进行编排。
-
德国宪法案例选释张翔 主编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裁判构成了当下德国宪法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学习研究德国宪法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资料。本书选择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关于基本权利的12个重要判决进行译介,这些案例对于德国的基本权利理论与实践具有开创性和拓展性意义,构成理解德国基本权利基础理论的纲要。同时,通过翻译各个判决的要点、描述其论证过程、阐述其理论背景和后续影响,本书希望能够展示德国宪法教义学的学术积累过程,以及解决重大社会争议的法律方法与技巧。此外,这些案例涉及私法关系中的言论自由、大学招生名额的分配、堕胎规制中胎儿与母亲的权利保障、极端刑罚的合宪性、反恐与人权等具体问题,对于当下中国类似问题的解决也不无借鉴与参考价值.
-
受教育权宪法规范论杜文勇《受教育权宪法规范论》梳理了受教育权的历史,阐述了受教育权的概念、内容及其宪法属性,论证了受教育权入宪的正当性。随后,以宪法文本为中心,重点分析了受教育权宪法规范的结构和效力。特别指出,我国宪法中的受教育权规范,从整体上蕴含着对国家义务的涵设。同时,结合现状,揭示了在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上,国家义务的旅行还存在诸多缺陷,他需要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给予实质回应,唯此,才能使受教育权宪法规范的效力不致落空。
-
法理基础与宪法盛高璐 主编《全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法理基础与宪法》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政法类专业学生的未来岗位需求,以基层法律服务岗位法律知识的“必需、够用”为标准编写而成,突出了法律基础训练,满足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的需求。《全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法理基础与宪法》将过去的《法理学》和《宪法学》中必须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和宪法知识通过重新构架、整合,内容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更好地契合了政法类高职专院校培养应用型法律辅助人才的培养目标,其定位是政法类高职院校所有涉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教材分两编共9章。
-
宪法为何重要(美)图什内特 著,田飞龙 译一个屈指可数的法律学者对我国最为关键的一份文件展开了雄壮有力的重估。在这部令人惊叹且极不凡俗的作品中,哈佛大学法学教授马克·图什内特提出了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却产生了一个完全意外的答案。他认为,宪法重要,不是因为宪法框范了我们的政府,而是因为宪法框范了我们的政治。他坚定地表明政治家和政党——而非最高法院的裁决——是我们的政治体系中宪法变迁的真正引擎。这一预言式的教诲将会鼓舞所有的公民,他们采取直接的政治行动来界定和保护作为美国人的权利与自由。与其它法律学者将宪法单纯理解为美国民主的蓝图不同,图什内特教授聚焦于宪法作为政治论辩之制度性框架的具体方式。政府的每一分支都从宪法中汲取实质性灵感和程序性结构,但只有在存在落实有关变迁方案的政治意志时,这些分支才能够影响宪法变迁。因而,图什内特对宪法的政治理解并不要求公民们为了改善民族处境而关注最高法院每一个裁决的所有细节。相反,通过呈现国会与总统的关键性事实以及当下宪政体制的基本性质,他的《宪法为何重要》不仅揭示了宪法为何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而且——可能是更为重要地——揭示了宪法是如何显得重要的。
-
宪法修改与宪法变迁论(德)耶利内克著格奥尔格?耶利内克教授的《宪法修改与宪法变迁论》是最早对宪法修改和宪法变迁进行体系性研究的论著之一。他认为,德国国法学已具有相当程度的法学素养,需要通过政治学研究予以进一步补充和推动;在探讨处于国内外关系处于急剧转型中的宪法和政治生活的关系时更是如此。并且,还敏锐指出,国家首先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们虽受法律调整却非法律的创造——尽管人们可能希望宪法“万世不易”,并设置了刚性的修改程序,但它不仅可能因革命、制定法或其他方式而被修改,也可能因解释、政治必要性、惯例或者权力不行使而发生变迁。在对欧美各国议会制发展史作了进一步考察后,他指出,由于存在诸多缺陷,议会制的发展必然导致政府权力的强化,不过,即便议会制的政治价值大幅缩水,也没有谁能为先前的专制权力招魂复魄,议会也不会从形式上完全销声匿迹;更何况,新闻媒体、公民投票以及人民团体等直接民主力量的日益发展,已进一步取代和限制了议会的作用并影响和变革着国家和人民的关系。
-
俄罗斯联邦宪法司法制度研究刘向文,韩冰,王圭宇 著《俄罗斯法学研究文库·第1卷:俄罗斯联邦宪法司法制度研究》具有以下特点:独创性。本书在国内第一次以“宪法司法制度”为学术命题,从宪法视角分析司法与宪法法院制度的相互关系,拓展了传统的违宪审查制度研究的领域,提出的学术命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权威性。本书是作者对俄罗斯宪法司法制度长期跟踪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采用的资料,95%为第一手俄文文献,以保证学术论证与结论的客观性,其中不少是过去学术界所不了解的新资料。准确性。本书在阐述俄罗斯现行宪法司法制度内容时,均以俄罗斯现行宪法、法律、规范性文件的俄文文本为基础,使读者能清晰了解制度变迁的进程。同时,作者还十分注意从文本形成的历史、社会与文化背景出发,诠释规范内涵,力求在文本基础上解释制度建立的基础。全面性。本书不仅系统描述了俄罗斯(苏联)违宪审查制度的完整转型过程和当代俄罗斯现行宪法司法制度的确立进程,而且还详尽展示了目前俄罗斯宪法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体系完整,内容全面。实践性。本书从理论层面上对俄罗斯宪法司法制度进行研究,还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宪法案例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求动态性地揭示俄罗斯宪法司法制度的运转实践。
-
韩国宪法法院制度研究宋永华 著2004年,韩国宪法法院对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弹劾案的审理使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韩国宪法法院制度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韩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同时也走过了坎坷的宪政建设道路,宪法审查制度几经更迭,是当今世界唯一分别实行过宪法委员会制、宪法法院制和普通法院司法审查制的国家,被称为宪法审查制度模式的试验田。宪法审查制度的有无及其实效是衡量一个国家宪政发展水平的标尺。唯有1987年修宪后建立的宪法法院制度真正适应韩国宪政建设的需要,在维护宪法、巩固宪政、保障人权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宪法法院也因此在韩国国民和国家机构中树立起宪法守护者的权威地位。本书立足于韩国宪政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从韩国宪法法院制度的源流、宪法法院制度规范与宪法法院制度实效等三方面展开研究。本书通过描述韩国宪法法院制度的产生、变迁和发展历程以揭示韩国宪政建设的困境与出路;通过论证韩国宪法法院审判权的生成过程和宪法法院的宪法地位以展现宪法维护机制与宪政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介绍韩国宪法法院的组织体系、审判权及其行使程序以全面展示宪法法院制度的内涵;通过对典型判例的解读以阐明韩国宪法法院制度的宪政效用。最后在全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韩国宪法法院制度建立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揭示了韩国宪法法院制度的启示性意义。
-
宪法学李光懿,马绍红,杨志芳 等 编《宪法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法学专业本科教学16门主干课程之一。学习本课程,了解和掌握宪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于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宪法学》内容主要包括宪法总论、宪法的历史发展、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家标志。
-
宪法与行政法论坛王学辉 编《宪法与行政法论坛(第5辑)》主要内容包括:论北京大学2003年“教师聘任制改革”的违法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横向配置之反思与重构、行政法学视野下的精神病人法律制度分析、危险防止型行政不作为中的责任承担问题研究、公众参与视角下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重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