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保靖县民族志保靖县民族事务局 编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及《湖南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的规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照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基本原则,努力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专志特色和民族特色,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
家徽里的日本史[日] INDEX编辑部 著;鲁雯霏 译家徽是日本典型的文化符号,每种图案都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历史传承。它起源于平安时期,原本只是绘制在贵族牛车上的记号。到了战国时代,家徽的数量和式样迅速增多,成为了各路武将鲜明的个人特征之一。进入江户时代以后,家徽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从公卿武士家走进了庶民生活,商号、寺庙、神社、歌舞伎世家等都有专属的纹饰。到了现代,家徽仍活跃在冠婚葬祭等仪式和地方活动中。
《家徽里的日本史》中收录的家徽图案多达千种以上,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脉络,依次介绍了家徽的构成元素、传承路径和代表家族。最后一章中还按照花朵、植物、武将、动物、自然现象、器物和几何图案等七大主题对家徽进行了分类。 -
杜玉亭学术文选杜玉亭 著《杜玉亭学术文选》收集了杜玉亭先生五十余年学术生涯中有关“经典”的论著二十余篇,体现了先生广泛的研究领域,不懈的探索精神及深厚的学术造诣,在民族学及其他学术领域的研究著作中有独到之处,对繁荣民族学研究及促进该研究领域的中国化有积极作用。
-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研究陈子丹 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研究》以云南省档案部门近年来开展的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保护试点工作为例,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保护及其资源建设问题。全书在明确口述史、口述档案、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介绍了白、哈尼、傈僳、佤、壮、羌族口述历史档案,探讨了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阐述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管理方法与整合途径,回顾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工作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保护与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思考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和构建边疆多民族口述档案资源体系等问题。该书属于专门档案管理或口述档案与口述档案工作的研究成果,对构建民族口述档案学的学科体系和充实完善口述历史学、口述档案管理学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
战国日本2[日] 茂吕美耶 著逆流而动的悲剧武将,有所不为的性情忠臣,共同谱写战国日本最动人心弦的命运交响曲!时代最耀眼的舞台不属于他们,但面对无情的命运和强敌,他们不加辩解也无须求饶。山本勘助——王尔德说过:“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独眼跛脚的勘助,何处寻伯乐?上杉谦信——百战百胜的一代军神,却终生蜗居一隅。比起天下霸业,他真正想守护的又是什么?黑田半兵卫——有时候人拼命为另一个人效力,不为名利,就单纯想得到一个赏识笑容或肯定眼光而已。甲斐姬——一将功成万骨枯,当无数男子沦为硝烟弹雨中的炮灰,又有多少女人身不由己、甚至被迫拿起武器?直江兼续——当主君以沉默保身,文武两兼的天下第一陪臣挺身而出,尽管换来的,是半辈子的颠沛流离。伊达政宗——战国第一的奥州猛虎,在时不我与的局势下委曲求全,却从不曾忘记东北雪国的荣誉和理想。石田三成——秀吉忠心耿耿的谋臣,从容不迫地顶下所有罪名,堪称滚滚历史浊流中的一道清流。以下克上的年代,从来不乏悲剧人物。历史无情,一朝把人推到最耀眼的舞台上,转眼便又灭灯而去。当时代把你遗弃,困于他人之股掌,曾经的运气、以为自己能做点什么的雄心,就像秋天的落叶一去不复返,也就在这时,你真实的性情和人生才像冬青树一样,开始萌芽。从来不乏新颖独到观察的Miya,继有滋有味的风情轶事后,将焦点对准了战国日本命运潮起潮落的七组人物。成王败寇的偏见层层剥去后,那些阴影下的模糊面孔、不曾想见的生活与命运,便在作者娓娓道来的精彩故事中,得以一一浮现。
-
乌撒简史王继超乌撒这片古老的土地,既是彝族的发祥地之一,又是各部彝族的迁徙中转地和逐鹿地。很早有阿朱提和支嘎阿鲁的家族把持着,政权和族权合二为一的“家族制度”,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合二为一的“则溪制度”是乌撒地区的主要特色,也是完成“千年土司”神话的根本制度文化。乌撒的区域内流传着很原始很粗犷的彝族戏剧《撮泰吉》,《撮泰吉》在我国古老的戏剧剧种中独树一帜;其民族艺术特色尤别具一格。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地方文化史学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因而进入了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回鹘时代杨蕤 著《回鹘时代——10-13世纪陆上丝绸之路贸易研究(精)》由杨蕤*。梳理10—13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回鹘人在丝绸之路上的“主角”作用,成为一股控制国际商贸活动的新兴力量,具体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从官方朝贡贸易的内容看,西域九姓胡(昭武九姓)主宰了唐朝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时期,这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宋代以降,官方的朝贡贸易基本以回鹘民众为主体,其几乎控制了西北地区或丝路东段贸易;二是从丝路的地理空间上看,回鹘商人的足迹遍及华夏中原和塞北草原;三是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内涵看,回鹘积极参与陆上丝绸之路不仅仅局限于商业贸易的范畴,已经扩展到文化交流的层次。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笔者给本书戴了一顶“小花帽”:回鹘时代。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何明,李志农,朱凌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术集刊: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17辑)》主要内容包括东南亚研究,宗教人类学,公共政策研究,边疆闻题研究,节日研究,民族经济研究,研究综述。
-
民族史考辨二龚荫民族研究文集龚荫 著《民族史考辨二 龚荫民族研究文集》作为作者文集的续集,共分四个部分,即民族问题研究、民族政策研究、土司制度研究、民族政权研究,收录了作者关于民族史相关问题研究的论文共计73篇。《民族史考辨二 龚荫民族研究文集》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明代蒙古史论集[日] 和田清 著;潘世宪 译《北方民族史译丛:明代蒙古史论集(套装上下册)》是由17篇研究明初的蒙古经略、兀良哈三卫之研究与内蒙各部落的起源的论文组成。《北方民族史译丛:明代蒙古史论集(套装上下册)》作者和田清、潘世宪利用翔实的资料作为基础对明初的蒙古经略、兀良哈三卫的形成发展、明代的北边防务、明代蒙古族著名人物等做了深入研究,实为明代蒙古史研究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