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大国重器的诗意文化黄西蒙 著本书以解读我国若干项知名“大国重器”项目名称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为引,意图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挖掘经典文化意象背后的趣味知识,呈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中国智慧,给读者带来思想与文化的启迪。本书选取了二十二个“大国重器”项目的名字,包括天问、嫦娥、鲲鹏、天宫、祝融等,深度挖掘期其命名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知识。全书内容不仅是对历史的展示,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展现了科技命名的背后,融于中华民族血脉基因中的文化精神。
-
九色鹿·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美] 丹尼斯·塞诺 著丹尼斯·塞诺(1916~2011)是20世纪后半期欧美内亚语言与历史研究的泰斗级学者,其影响至今不衰,依然是同一领域数辈学者赶超的对象。本书在塞诺自己推荐的以英文撰写的内亚史论文中选出20篇予以汉译,可以稍稍反映他在内亚史领域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书后还附有塞诺自己编订的论著目录。
-
命以镌石琼英 著本书是作者在自己家乡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玉树自治州结古镇新寨村,经过为期13个月左右的田野调查后撰写的村落民族志。本书由导论、正文及结论三部分组成。导括本书研究的缘起、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等。正文分五章:章介绍了新寨村的空间分布、村名的由来、“七户人家”传说及村落历史等情况;第二章对新寨村的人口、婚姻和家行了详细的调查;第三章以“吉哇”组织为研究,对新寨村历和现有的社会组行了梳理;第四章从嘛呢石刻制对村民们生计产生影响的原因和过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嘛呢石在新寨村内村行的交换情况。在本书结语中,作者指出,嘛呢石作为文化产品,通过在新寨村内村行交换,对村民们的生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村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
-
昆吾人西迁哈密研究李文涛,李麦产位于我国新疆东部的哈密,是一块具有悠久历史、显赫地位的宝地。在恢弘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哈密成为中原王朝进出“西域”的重要节点以及经营新疆的关键支撑,是中西文化文明互动互鉴、交流交融的“锁钥”“咽喉”,寻觅哈密这块土地上的人类活动迹象及其历史遗存,具有一定的考古和史料价值。昆吾人在公元前1600 年,经历河西走廊,纵跨千万里,来到哈密,在此定居、开发、繁衍,成为目前所知的在哈密地区早留下清晰身影、准确族属名称的开发者、居住民。作为夏商时期较为活跃的一支族群,昆吾族群对夏朝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书共有8个篇章,通过串联夏、商时期的一些考古材料(如遗迹、遗址、遗物等),通过比较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哈密地区的天山北路文化与焉不拉克文化文化,以及处于它们中间的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之异同,坚持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适当借鉴民俗学和人类学等方法,系统梳理文献中关于昆吾族群的族源、嬗变等内容,并从考古学角度对昆吾族群向西北移动并到达新疆哈密地区的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研究昆吾族群及其迁徙至哈密,可以让我们对先秦史以及哈密本地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对研究夏商等历史、认识先秦族群移动,以及研究东天山历史等,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以色列导论巴里·鲁宾(Barry Rubin)著,关媛、李兰兰 译《以色列导论》全面介绍了以色列,清晰描述了这个国家的过去及其时常引发争议的现状。本书由著名中东史学家巴里·鲁宾编著,内容涉及以色列的历史、土地和人民、社会、政府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六大主题。这是目前仅有的完整介绍以色列的导论性书籍,适合希望对以色列及其丰富文化加深理解的普通读者和学生阅读。本书基于对以色列拥有广泛一手资料的学者的研究,简单明确,清晰明了,为读者提供以色列的全面知识。每章后附有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扩展阅读。
-
张治中回忆录张治中 著张治中:“我于一九四九年冬开始写回忆录,是想把过去六十年一本大账清理一下,作为自我检查,好为进入新社会为人做事的体验参证。这篇回忆录是个人自述性质,只是把我亲自接触的事实写下来,其他非我亲自接触的事情,虽偶尔顺带一笔,亦极简略。我写这篇东西,严格地要求真实。不夸张,不掩饰,更不愿稍犯自我吹嘘之嫌。我生平自律,绝不说假话;且过去已有六十年岁月在混乱、苦闷、黑暗环境中度过,错误丛生,遍体创伤,何有自我吹嘘的余地。为求真切地表达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对每一问题的叙述,是就当时的立场和观点写的。当然,我在解放前根本说不上以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来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只是有一事,就写这一事,至于对这一事的写法在我思想认识上是否正确,也未计及。”
-
中国藏学年鉴中国藏学年鉴编辑委员会 编暂缺简介...
-
张家界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概览刘兴亮,戴楚洲,戴澧兰 著本书运用民族史学、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的原理,从纵向上追溯张家界市的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四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历史源流,从横向上描述张家界市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四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服装、建筑、婚姻、生育、丧葬等文化习俗,以及其诗文、歌谣、故事等文学成就。本书对于保护张家界市历史遗迹、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
抗战大后方的四川陈延湘,徐学初 著该书是 “中国抗战大后方分省研究丛书”之一,作者为四川大学教授陈廷湘、徐学初。该书对抗战时期大后方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运用资料收集法、文献考证法、对比分析法及统计学等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四川在中国抗战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与战前四川局势、川军出川抗战、抗战时期的四川政局、抗战中的四川经济、抗战时期四川科教文卫的建设、抗战时期的四川社会、迎接抗战胜利等为内容,论述了抗战中四川军民的贡献,是一部研究抗战大后方历史的史学力作。
-
乡村振兴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研究方堃 著本书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基于对湖北“一州两县”10个特色村寨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系统探究乡村振兴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现状及瓶颈,在比较借鉴发达国家乡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新时代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重点、难点及路径选择。突破传统民族村治研究的逻辑,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生观”,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的“共建观”,政府、市场和社会合作治理的“共治观”,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共享观”,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共荣观”等新理念新观点,嵌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