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草原帝国勒内,格鲁塞 著《草原帝国》不仅记述了匈奴、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也描写了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等草原儿女的骁勇善战与雄才大略,他们闯入发达的历史文明地区,在与农耕民族发生冲突、破坏农耕文明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丰富而多样的文化。 当然,还有他们对整个世界文明、格局、秩序与历史进程带来的影响。
-
族群边缘李积庆 著本书从族群边界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畲族形成、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承认族群客观历史文化的同时,重点研究历史上“他者”(主要是汉族)对“畲”的社会定义以及“自者”(主要为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族群认同的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本书可作为民族文化研究者和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
战争特典013赵恺《条顿骑士团全史》是“战争特典”系列丛书又一力作,《天国王朝:十字军全史300年》姊妹篇。本书以欧洲历史观,全景式呈现三大“圣战骑士团”之一的“条顿骑士团”,在十字军东征漫长的百年间从崛起到没落的完整历史。本书首次采用“年鉴学派”的叙事手法,系统地讲述欧洲各大政治体在“十字军东征”、“北方十字军”、“蒙古西征”以及面对“立陶宛—波兰联邦”崛起过程中的选择和博弈,生动还原历史细节,再现了萨拉丁与狮心王的对抗、骑士团与蒙古西征大军的交锋等战争场景,展现了“条顿骑士团公国”这个中世纪政教合一军事强权的荣辱兴衰。
-
死路生境李小敏 著基于对川滇边界的前所乡两个纳日村落的日常生活、知识生产与社会空间的考察,这本村落知识民族志试图探讨空间性与知识生产的关联及其在国家化与优选化背景下呈现出的多维样态。这一地域位于藏彝走廊,历目前是多族群流动的通道,同时又是中央政权控制和汉藏文化传播的边缘。基于“生活世界”的理论,笔者尝试将纳日及与其密切互动的其他族群(汉、普米、壮、彝等)置于生活场域的时空构成中去理解其意义。此项研究探讨了纳日文化及其多元文化传统,指出在这一社会中流动并非晚近才出现的事实。在长时段内,这一区域兼具“通道”和“边缘”的双重性质,多维度的历史意识和多面向的空间观念,共同塑造了地方文化的多元性。通过对纳日文化中丰富的空间性表征和空间能指意涵的分析,书中讨论了作为家屋社会的纳日社会中空间性如何参与到知识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当中,并随着多重文化力量的博弈形塑着地方历史心性,历史记忆又如何以空间表征的形式呈现,重塑该族群的认同和自我意识。在川滇边界,土司政治作为帝国羁縻政策的重要一环,其建构本身就源自于帝国的空间想象。自清末以来,帝国向民族一国家的转化及更大格局内的空间挤压,使得这一区域的族群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改变。在地方层次上,人、物与观念在空间中的流动与混杂,影响了文化结构中空间性的表征,并改变了地方上的政治与文化格局。《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重点研究了土司政治及清末以来这一政治和文化制度所面临的冲突与挤压,尤其是彝族向本地的迁移及枪械和鸦片的进入所造成的影响。假如我们放宽历史感的视界,可将这个地区视为一个“移民社会”。这本民族志考察了各族群在仪式中表征的谱系地图,指出其空间象征意义对于建构族群历史意识、重塑族群认同所起的作用;认为在研究者注目于其复杂多元性时,其历史意识和空间观念就形成了一对不可分割并相互定义的主轴。它们是构建“生活世界”的基本维度,又是一种被实践出来的文化结构。通过对纳日人日常生活和仪式空间的分析,《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探索了在其文化传统内部存在的多元性,如社会内部分层及其呈现出的复杂表现形式;讨论了并存的知识传统如喇嘛和达巴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了当地各族群认同的多元维度,以及这一多元性又是如何通过空间表征得到呈现。在横贯区域史的近代文献研究和口述史研究基础上,《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尝试揭示以空间叙事为线索组织的一部地方区域史以及交织在其中的复杂族群文化关联互动,同时借此“反思现代性”,从空间政治的角度对国家化和现代性进程作反思。为理解多元知识传统的并存和共生,这本知识民族志从空间性的维度考察知识生产的过程,并观照这一过程如何被组织进更大的框架之中,地方及其行动者如何在多样知识传统背景中灵活应对,以探索地方性知识的能产性问题及多元知识传统的共生可能。《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在研究取向上呈现以下三个比较鲜明的特征:其一,历史意识和空间观念的双轴解释框架;其二,日常生活和微观社会情境的观察;其三,互补的多元性及多元认同维度。
-
满学论丛赵志强 编暂缺简介...
-
满学研究2何晓芳 编《满学研究2》是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国满学研究院主编的一部文集。文集收录了满学研究方面的14篇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内容涉及该领域的文化哲学、文化变迁、民间文学、语言文化、满族自治县等方面。作者皆为满学研究领域里知名专家。论文和调研报告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
地缘与族群范恩实 著《地缘与族群:辽代以前蒙古草原与东北地区族群发展与互动研究》的主题是“辽代以前蒙古草原与东北地区族群关系研究”。在学界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这样的题目,但是相关的研究成果却并不算少。特别是在民族史研究框架下有关蒙古草原族群与东北地区族群间的政治、军事关系的研究不少,例如慕容鲜卑与夫余、高句丽关系研究,突厥与靺鞨、渤海关系研究,契丹与渤海关系研究,等等。与以往研究相比,《地缘与族群:辽代以前蒙古草原与东北地区族群发展与互动研究》除了做一个整体的考察以外,所关注的重点与以往也有所不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两大相互毗邻、又有着迥异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之间,各历史族群在起源上有何种联系,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彼此相异的文化面貌,各族群问互动发展背后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哪些,等等,并尝试探索蒙古草原与东北地区族群互动关系的宏观规律性。
-
聚落与变迁汪榕在云南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创造和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拥有各民族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还有各民族 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
-
族群空间与地域环境朱圣钟《族群空间与地域环境——中国古代巴人的历史地理与生态人类学考察》从族群空间与地域环境的视角,对曾经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古代族群巴人从历史地理学和生态人类学角度进行了考察,通过多种研究手段综合运用,复原并梳理了巴人族群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过程以及巴人时代巴地气候、植被、动物、水文、矿产资源等地理原貌及其变迁过程,并运用生态人类学相关理论阐释巴人族群地域系统内巴人族群与地域环境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动态的巴人族群生态系统模型。
-
毛南族百年实录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编本书是根据全国政协文史委组织编纂的文史资料书系协作课题安排,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牵头,以政协文史资料“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原则,记录了毛南族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功绩、经验和教训,以及毛南族聚居和自治地方的沧桑巨变,展现了当地人民乐观向上、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歌颂了其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近现代历史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呈现了与众不同的风俗民情。书稿通过“亲历、亲见、亲闻”的编纂手法,发挥了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民族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为民族发展历史记录了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