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中国毛南族研究文献题录冯涛 著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而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更是被称为“三南”,素有“毛南之乡”之称,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都安等县。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族人聪明、勤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的文化艺术。毛南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当丰富,真实地反映了毛南族人民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基于此,本书对有关毛南族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搜集和整理,旨在弘扬我国多样性民族文化宝库中优秀的毛南族文化,在回顾前人研究贡献和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为当下和今后毛南族研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工具和参考。
-
电视实践金玉萍 著;黄旦 编《电视实践:一个村庄的民族志研究》研究的是新疆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村庄——托台村村民的日常生活电视实践。研究主要使用民族志方法,运用日常生活实践理论,从托台受众的电视实践出发,考察其使用方式、特点及意义,并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从中发现电视实践是否和如何呈现受众的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重构日常生活。《电视实践:一个村庄的民族志研究》在研究方法及内容上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所研究的对象是电视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并发挥持久影响的村庄,研究问题具有长期性和代表性。《电视实践:一个村庄的民族志研究》适合从事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该专业师生,以及对新疆维吾尔族社会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鲜卑部落联盟研究苗霖林,杨昕沫 著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鲜卑的源流与兴起;早期鲜卑部落联盟;晚期鲜卑部落联盟;鲜卑部落联盟政权体制;鲜卑部落联盟国家;鲜卑族政权的消亡及其影响。
-
祭祀经文篇罗世荣,陈宗玉《祭祀经文篇(上 投确数)/彝文文献经典系列》是彝族礼经中解释“哪史”图,交代祭礼的基本礼仪、程序的部分,其中也有不少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发明用火、农牧兴起、金属冶炼、丝绸纺织等方面的记载。
-
地域认同与社会交往阿布都哈德 著本书是一本基于主体人类学视角田野民族志。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社会内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社会关系“重心”限定在同乡人内,在一些重要的社会交往领域如:仪式性交往(婚丧嫁娶等仪式)、情感性交往(挚友圈的活动)以及为获取一定社会资源而进行的“目的性”交往中,同乡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被重点“利用”的关系。人们在地域认同观念下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以此来谋求、维护一定的社会资源。除此之外,社会个体的地域属性、地域背景也成为区分社会个体的一种社会标签。
-
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李海叶 著慕容鲜卑及其所建诸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少数民族及政权,它承上启下,对此后的北朝历史有深远影响。李海叶编写的《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 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分五个部分,从一个较长时段考察了慕容氏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与东部鲜卑及其它北方部族的融合、最后融入中原汉族社会的过程。本书对前人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东部鲜卑问题、诸燕政权结构和变迁、慕容鲜卑之遗裔在北朝隋唐的发展融合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对推进慕容鲜卑的研究有较重要意义。
-
东北军传奇钱进 著《东北军传奇》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再现了东北军从诞生到覆灭的历史,并对东北军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复杂政治形势和参与的各场大小战役,进行了客观、生动、形象的描述,尤其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残酷史实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析。同时,本书还讲述了张学良在家仇国恨的交织下,把一腔热血化作满腔报国志、由一个军阀公子哥成长为一代枭雄的曲折历程,以及经历“西安事变”后壮志难酬的悲凉结局。
-
中央军传奇张庆军 著《中央军传奇》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再现了国民党中央军从成军到覆灭的历史,并且对中央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与所处的立场进行了客观的讲述,如抗日战争时期为国家民族而浴血疆场,解放战争时期充当蒋家王朝的打手和反共的急先锋。同时,本书还反映了国民党中央军各级将领的作战指挥艺术和性格特点,展示了他们的谋略、勇气与狡猾,其中既包括陈诚、胡宗南、汤恩伯等枭雄,也包括杜聿明、孙立人、王耀武等名将。
-
历程·回忆·成长《历程·回忆·成长》编写组 编《历程·回忆·成长:纪念创刊60周年》为纪念《民族画报》创刊60周年而结集出版,内容包括对画报社发展历程的回顾及老同志和年轻人在从事这项民族新闻出版事业中的回忆和感悟,全文共4个部分,并有附录,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及史料价值。
-
西北民族论丛周伟洲 编《西北民族论丛》是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以中国西北民族史、西北民族与邻国经济文化交流史、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等领域为研究重点。本辑内容包括高昌国与突厥之间关系研究、御制平定西藏碑刻校录、米兰壁画与东西方艺术关系考论、游牧部落曾经是什么等,且所有文章都是本集刊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