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法)劳格文,谭伟伦法国汉学家劳格文教授连续四十年调查研究我国农村社会,以地处福建、江西和广东的客家聚居区为个案,与中国地方合作者共同努力,开展中国传统地方社会文化调查。这场调查经历中国改革开放、农村城镇化、中国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巨大变迁与全球化的外来冲击,劳格文教授等抢救了客家地方文化资料,取得了一套中外对话的重要成果。四十年,一万四千六百天,劳格文常年深入我国闽、粤、赣农村,从理论上坚持非西方中心的中国文化研究模式,从实践上坚持不脱离本地民众和本土学者团队的学术研究,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从未半途而废。他把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传递给世界上不同语言、不同肤色和不同文化的人们。本书细致梳理了劳格文和他所带领的团队的研究成果,精编为四册,分别为:《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一)•闽西客家社会——长汀》,《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二)•闽西客家社会——宁化》,《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三)•江西客家与非客的社会》,《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四)•粤东粤北社会》。
-
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法)劳格文,谭伟伦法国汉学家劳格文教授连续四十年调查研究我国农村社会,以地处福建、江西和广东的客家聚居区为个案,与中国地方合作者共同努力,开展中国传统地方社会文化调查。这场调查经历中国改革开放、农村城镇化、中国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巨大变迁与全球化的外来冲击,劳格文教授等抢救了客家地方文化资料,取得了一套中外对话的重要成果。四十年,一万四千六百天,劳格文常年深入我国闽、粤、赣农村,从理论上坚持非西方中心的中国文化研究模式,从实践上坚持不脱离本地民众和本土学者团队的学术研究,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从未半途而废。他把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传递给世界上不同语言、不同肤色和不同文化的人们。本书细致梳理了劳格文和他所带领的团队的研究成果,精编为四册,分别为:《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一)•闽西客家社会——长汀》,《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二)•闽西客家社会——宁化》,《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三)•江西客家与非客的社会》,《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四)•粤东粤北社会》。
-
我和我的祖国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 ... 著开国大典、原子弹爆炸成功、女排夺冠、香港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神舟飞船载人航天以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阅兵仪式,本书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全民记忆深刻的七个历史事件作为切入点,通过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七位著名导演的艺术创作,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了个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表达了炎黄子孙深切的爱国之情。
-
周秦少数民族研究蒙文通 著《周秦少数民族研究》原为蒙文通先生任教四川大学时的讲义,原题《周秦民族史》,1958年由龙门联合书局出版,改作今题。全书分八章论述周秦时代之地理形势、周民族之南移、西戎东侵、南方民族之移动、赤狄东侵、白狄东侵、东北貉族之移动、秦西诸族之移徙,于民族迁徙之迹、民族关系之状、民族融合之势,及对其他问题之分析考论,多为近世学者所少道及者,极具学术价值。
-
游牧者的抉择王明珂著 著本书探讨的对象是华夏最古老的一个边缘:华夏北方边缘。作者以人类学的游牧社会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早期中国北方多元的游牧社会作出新考察。作者指出,汉代中原王朝与其北方游牧部族的互动曾形成三种不同的华夏边缘,也是三种人类生态本相:蒙古草原的匈奴、甘青高原河谷的西羌、东北森林草原的鲜卑与乌桓。作者期望通过情境化与反思性的历史知识,使读者对历史事件及民族社会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游牧者的抉择》试图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族群划分方式究竟是如何形成?怎样去理解不同族群(民族)之间关系进而理解我们自身民族发展过程? 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以及考古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进行了思想与逻辑的推断和论证。作者向读者揭示出,北亚“游牧者的抉择”,其实并不全然出自他们的主观意志;它们背后还存在某种更为深沉、恒久的历史动力,始终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游牧者们看似自由自的“抉择”行为是某个人群所处的特定资源环境,及其在与该人群的互动中生成发育起来的各种社会政治结构。 “游牧”不只是一种生产、消费与交换之经济手段,它还需要特定的社会组织、社会价值观来与之配合。在这些社会组织与价值体系下,人们基于种种群体认同与利害关系下的情感、动机,与一层层外在世界人群互动而产生种种言行与事件表征;这些表征强化原有的社会体系,或导致社会变迁。 本书中的反思性研究,却无意针对全面还原历史真相及因果关系本身,而是要将一系列相关历史事件之由以展开的根源,追溯到中原王朝的资源边界与游牧各人群的不同人类经济生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而最终,作者希望能形成的是对整个华夏民族彼此历史的反思和理解。
-
河北回族史吴丕清 著,鞠志强 编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历史上许多民族曾在这里交汇融合,繁衍生息。千百年来,回族人民与其他兄弟民族血肉相连,同舟共济,共同创造了河北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在抵御外侵、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
仫佬族研究文集吴国富 著本文集收录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作者发表在各期刊和收录在著作中、关于仫佬族历史文化研究的论文或著作章节,总计14篇,涉及仫佬族的族称、族源、形成、历史发展、文化传承及民族关系、民族识别、地方经济、社套发展、文化遗产及英传承保护等方面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
死路生境李小敏 著基于对川滇边界的前所乡两个纳日村落的日常生活、知识生产与社会空间的考察,这本村落知识民族志试图探讨空间性与知识生产的关联及其在国家化与优选化背景下呈现出的多维样态。这一地域位于藏彝走廊,历目前是多族群流动的通道,同时又是中央政权控制和汉藏文化传播的边缘。基于“生活世界”的理论,笔者尝试将纳日及与其密切互动的其他族群(汉、普米、壮、彝等)置于生活场域的时空构成中去理解其意义。此项研究探讨了纳日文化及其多元文化传统,指出在这一社会中流动并非晚近才出现的事实。在长时段内,这一区域兼具“通道”和“边缘”的双重性质,多维度的历史意识和多面向的空间观念,共同塑造了地方文化的多元性。通过对纳日文化中丰富的空间性表征和空间能指意涵的分析,书中讨论了作为家屋社会的纳日社会中空间性如何参与到知识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当中,并随着多重文化力量的博弈形塑着地方历史心性,历史记忆又如何以空间表征的形式呈现,重塑该族群的认同和自我意识。在川滇边界,土司政治作为帝国羁縻政策的重要一环,其建构本身就源自于帝国的空间想象。自清末以来,帝国向民族一国家的转化及更大格局内的空间挤压,使得这一区域的族群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改变。在地方层次上,人、物与观念在空间中的流动与混杂,影响了文化结构中空间性的表征,并改变了地方上的政治与文化格局。《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重点研究了土司政治及清末以来这一政治和文化制度所面临的冲突与挤压,尤其是彝族向本地的迁移及枪械和鸦片的进入所造成的影响。假如我们放宽历史感的视界,可将这个地区视为一个“移民社会”。这本民族志考察了各族群在仪式中表征的谱系地图,指出其空间象征意义对于建构族群历史意识、重塑族群认同所起的作用;认为在研究者注目于其复杂多元性时,其历史意识和空间观念就形成了一对不可分割并相互定义的主轴。它们是构建“生活世界”的基本维度,又是一种被实践出来的文化结构。通过对纳日人日常生活和仪式空间的分析,《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探索了在其文化传统内部存在的多元性,如社会内部分层及其呈现出的复杂表现形式;讨论了并存的知识传统如喇嘛和达巴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了当地各族群认同的多元维度,以及这一多元性又是如何通过空间表征得到呈现。在横贯区域史的近代文献研究和口述史研究基础上,《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尝试揭示以空间叙事为线索组织的一部地方区域史以及交织在其中的复杂族群文化关联互动,同时借此“反思现代性”,从空间政治的角度对国家化和现代性进程作反思。为理解多元知识传统的并存和共生,这本知识民族志从空间性的维度考察知识生产的过程,并观照这一过程如何被组织进更大的框架之中,地方及其行动者如何在多样知识传统背景中灵活应对,以探索地方性知识的能产性问题及多元知识传统的共生可能。《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在研究取向上呈现以下三个比较鲜明的特征:其一,历史意识和空间观念的双轴解释框架;其二,日常生活和微观社会情境的观察;其三,互补的多元性及多元认同维度。
-
满学研究2何晓芳 编《满学研究2》是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国满学研究院主编的一部文集。文集收录了满学研究方面的14篇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内容涉及该领域的文化哲学、文化变迁、民间文学、语言文化、满族自治县等方面。作者皆为满学研究领域里知名专家。论文和调研报告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
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李鸿宾 著这部书稿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墓志所见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的最终成果。 本书选取高车·拓跋、吐谷浑和粟特三个族群的个案为样例,将墓志资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并在充分参考中外同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三章对唐朝时期的外来族群在中原汉地的活动情况及其所反映的胡汉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证,旨在阐释唐朝多族发展走向之诸种相貌及其因果关联,进而映现那个时代社会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