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著作
-
古今图书集成图集陈梦雷 蒋廷锡 著预售须知:因为该书较为贵重,需要提前预订并预付全部书款,无质量问题,将不予退货。为了使您尽快收到货品,建议您单独提交订单,我们会单独送货。咨询电话: 010-51571183/84/85 《古今图书集成图集》是以国家图书馆所藏雍正内府铜活字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为底本影印编纂而成。内容包括天文星象、疆域图记、山岳形势、神仙传奇、花草树木、禽虫鸟兽、青铜器皿、农桑水利、冠服配饰、乐律舞蹈、货币量具、仪仗礼器、城制苑囿、军阵战备、百家考工等,以“图片博物馆”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与文化形态,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形貌提供了直观地参考。作为帝王“钦定”的图书,这些图版皆是当时一流的画家和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之作,表现了画功高超、雕版精美的特点,集中反映了清代康雍时期版画的风格和艺术成就。因此,它对古代文化研究者、书画爱好者而言,均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
翁方纲经学手稿五种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翁方纲,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金石学家。翁方纲生平研精经术,常谓考订之学,以衷于义理为归,为清干嘉学派重要学者。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有翁氏经学手稿五种,为《易附记》、《书附记》、《诗附记》、《礼记附记》和《春秋附记》,系翁氏晚年奉差守陵,温研诸经,将数十年所记,加以校核,分卷编次,统名曰《附记》。这批手稿当时未经刊刻,后光绪年间《畿辅丛书》曾收入《诗附记》、《礼记附记》等四种,但其所据为残本,且有所改编,已失翁氏原稿旧观。此次将翁氏手稿影印出版,对揭示翁氏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及其它在经学上的成就,将大有裨益。 本书收录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翁氏经学手稿五种:《易附记》、《书附记》、《诗附记》、《礼记附记》、《春秋附记》,系翁氏晚年奉差守陵,温研诸经,将数十年所记,加以校核,分卷编次。此次将翁氏手稿双色影印出版,对揭示翁氏在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及其他在经学上的成就大有裨益。
-
张耒及其诗歌创作研究韩文奇张耒同苏轼、苏辙及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陈师道的交游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意,透着精神品格的交融与磨砺。熙宁四年(1071)是张耒与苏轼交游的起始点。元丰八年(1085),二人师弟子关系已经明确。此后张耒抱着对苏轼的景仰之情一直追随其左右。张耒始从苏辙游的年龄有十七、十八岁两说,似皆可成立。他追随苏轼左右,但并未中断或疏远同苏辙的师弟子关系,也未淡化二人的情谊。晚年居陈时所作《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当是他和苏辙文字交往的终结点。张耒与黄庭坚的交游始于元丰八年,二人关系融洽。元祐初期唱酬颇多,崇宁元年(1102)前后主要迫于政治原因两度中断唱酬,然友情如故。张耒与秦观的交游始于元丰二年(1079),元祐年间交往密切,绍圣后被迫中断交往,但情谊依旧。《送秦观从苏杭州为学序》当作《送秦觏从苏杭州为学序》,此文是张耒为秦觏从苏轼学而作,迄今多种版本皆误。张耒与晁补之初会于熙宁七八年间。元祐元年(1086)后开始了密切交往,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互为知己。张耒与陈师道的交游当始于元祐元年,时有酬唱,文字交往止于元符三年(1100)。 儒学思想是张耒学术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
-
列子景中 译注《列子》一书,《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列子》八篇,班固自注日:“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到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下旨设“玄学博士”,把《列子》等四部道家著作并列为经典,作为学子应试科举的必读书。《列子》当时被尊奉为《冲虚至德真经》。不久,柳宗元、高似孙相继提出《列子》之伪,之后应者云起,《列子》遂判为伪书;甚至连《列子》的题名列御寇也被否定,高似孙的《子略》云:“岂御寇者,其亦所谓鸿蒙、列缺者欤?”于是列子便归于不曾存在的神怪杜撰之列。近人梁启超、郭沫若、杨伯峻、严北溟诸学者均支持《列子》伪书之议,似乎已成定论。既然是伪书,就要找出作伪者,先是说《列子》作注的张湛是作伪者,但因证据不足,又认定作伪者为王弼,又由于证据不足,便改为系出于魏晋人之手。
-
听南情瑾讲《论语》张保文,许庆元 著有人以蚕吃桑叶而吐丝来比喻南怀瑾先生,他把自己读过的书融会贯通,变成一种教化,使它应用于社会人群。听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会比传统的阅读更多一层意趣,多一个打开现代心理困惑的通途。《论语》隐然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博大精深需要反复咀嚼方可品出。南怀瑾先生的贡献,在于他不是孤零零地把《论语》的章句解释一番,而是联系历史背景及现实生活进行印证、体悟,深入浅出,其许多心得可谓独树一帜。南怀瑾先生字里行间的精妙思想令人心折,使每一个真诚的听者如沐春风,从容进入《论语》的丰饶世界。孔子离我们有多远?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论语》离我们有多远?2500多年的历史宝藏其实一直近在咫尺。“半部《论语》治天下”,薄薄一册书卷却积淀了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 《论语》是集合了孔子生平讲学和门下弟子言行的一本智慧语录,其中所体现的先贤圣人的思想,贴近普通人的现实生活,点明了人生的真谛。千年时光并没有改变人生的本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生命的绚烂最终将归于平淡,充实而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
何新国学经典新解系列何新 著何新国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
庄子孙通海 译注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宋国蒙人,曾为蒙地漆园吏。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前期,与魏惠王、齐宣王同时。当时周朝名存实亡,诸侯纷争,战事仍频,社会动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身处政治黑暗、尔虞我诈、民不聊生的环境中,庄子感同身受,对昏君乱相及趋炎附势之徒无比的憎恶,而对苦难中的平民弱士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本书节选《庄子》的精华部分,以权威版本核校,出注,翻译,引领读者品味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
宋代疑经研究杨新勋 著疑经是我国古代经学史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在宋代获得了迅猛发展。《宋代疑经研究》从经学与文献学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宋代疑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又以欧阳修、二程、郑樵、朱熹、王柏等两宋学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疑经表现,整理出宋儒疑经的主要成就,进而论述了宋儒疑经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宋代疑经与经学、文献学的关系,最后对其影响作了说明,对其成就、不足作了客观评价。《宋代疑经研究》是一项有关宋代疑经的全面、具体而深入的研究性成果,写作严谨,持论有力,将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产生良好的推进作用。
-
书目答问补正(清)张之洞 著,范希曾 补正《书目答问补正》是张之洞于同治十三年(1874)任四川学政时,因“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而“告语生童而设,非是著述”。此书共著录图书两千二百余种,设经、史、子、集、丛书五部,下又分小类、子目若干,突破了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又于各书下注明卷数、作者、通行易得本等,间有简明按语,指示读书门径。未有附录二:一别录,举初学可用群书读本:二分类列举清著名学者的姓名、籍贯。张氏在其所作《书目答间略例》中说:“此编所录,其原书为修《四库》书时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可见此书有补《四库全书》之用。但由于张氏所处的时代及自身的局限性,是书不收小说、戏曲及所谓的“越轨”书,亦为一大瑕疵。另外其中的疏漏讹误亦不在少数。《书目答问补正》设经、史、子、集、丛书五部分,下又分小类、子目若干,突破了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又于各书下注明卷数、作者、通行易得本等,间有简明按语,指示读书门径。《书目答问补正》对意欲了解研读国学的普通读者有着重要的参考阅读价值。
-
墨子李小龙 译注本书以王焕镳的《墨子集诂》为底本,因其书为集解性质,故所收极为丰富,一册在手,众善毕集,可以参照诸家,择善而从。而且,王之按断亦多精义,许多前人莫衷一是的问题,他都有别具手眼的考论。当然,也有个别地方似未得当,则参酌吴毓江《墨子校注》或张纯一《墨子集解》甚至孙诒让《墨子间诂》正之,偶尔也参以己意。此外,谭家健的《墨子选译》严谨而得当,故亦有所取资。关于正文,一般情况,以底本为主,不作改动,以尊重原貌。全书正文对话与引用极多,层次过于繁复,为避淆乱,兹从王焕鏣书不用引号标识,译文亦从此。其实,全书在各段对话与引用前均有相应提示语,不用引号亦可明白,如用引号,反徒生滋扰而已。《墨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奇书,它主要介绍了墨家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宗教思想和军事思想。在这里,它极力主张:兼爱、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本书以王焕镳的《墨子集诂》为底本。内容有原文、译文、注释等。是一本方便理解《墨子》的良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