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著作
-
周易本义[宋] 朱熹撰《周易本义》是朱熹的重要著作,也是易学目前继王弼注、孔颖达疏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皆奉为正宗,对后世影响极大。朱熹提出的“《易》本是卜筮之书”的易学观,《本义》卷首的九图,至今仍是学者热议的话题。可以说,不读《周易本义》,就无从了解易学在宋明以后直至当代的发展源流与脉络。本书以世界书局影印武英殿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此次推出的是简体横排精装本。
-
唐七言诗式黄侃编选,熊礼汇 辑评《唐七言诗式》是黄侃先生编选,武汉大学熊礼汇教授点校、辑评的一部唐代七言诗歌选本。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册为古诗、中册为李杜、下册为律绝,收录唐朝38位诗人168首作品。其中七言歌行83首,七言律绝85首。黄侃精选认为可以作为唐代七言范式的诗歌,按照作者时代先后编次,较为系统、直观地反映出唐代七言诗的发展脉络。黄侃借唐人七言之诗显现其“诗式”特征,并示人创作如何“得体”“合格”之术,蕴含着他丰富、深刻而又自具特色的诗学观念和学术见解。该书为首次点校整理,对每位作者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每一首诗都精心选辑了不少历代评点资料。正文后附有熊礼汇的《〈唐七言诗式〉浅说》一文,对本书的创作背景、学术价值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另有刘永济、黄侃的两篇文章。此次出版,可为专业学者研究、一般文学爱好者学习提供极大便利,为研究黄侃的文学成就提供一份新的资料。
-
绝妙好词[宋]周密 选辑;[清]项絪 笺;[清]查为仁、厉鹗 笺《绝妙好词》所选词人凡一百三十二家,大体依时代先后编次,以张孝祥起首,止于仇远。原本录词三百九十一阕,今传本散佚六阕,残词一阕。成书时间至少在宋亡十年之后。《绝妙好词》素以“去取谨严”“典雅精粹”著称,这是周密秉持两浙江湖词人的审美趣味,对南宋一代之词进行别择的产物,借以展现沦亡故国的风雅之正。查为仁、厉鹗在项絪笺疏的基础上增删修改小传,广征博采本事、轶事、佳句和集外词等。本次整理以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查氏澹宜书屋刻本《绝妙好词》笺为底本,广校诸本,亦备采项絪笺疏,旨在为广大爱好者呈现一版丰富、权威、好读的《绝妙好词》。
-
冉觐祖集[清]冉觐祖 著清人文集汇编整理。冉觐祖是清初理学名家,中州大儒。一生专守程朱之学,不遗余力地加以倡导、复兴。中进士后任翰林院检讨,因不为所好,三年后即请辞官归里,在嵩阳、请见两书院聚徒讲学。又穷二十余年精力,为《诗经》《尚书》等五经加以详解,撰成《五经详说》,被上呈康熙皇帝御览,成为一段学术佳话。生平所交游,大都为经世致用之士,与清代第一廉官张伯行尤交好。冉觐祖虽然撰述甚夥,然而刊刻行世者不多,尤其是他的诗文,散佚比较严重,现在流传的很多都是抄本。此次据国家图书馆藏抄本为底本,广搜博采,从各种地志、文集中又勤加搜罗,总计30余万言,按文体厘为十九卷,外集二卷,并附录其年谱一种。
-
词则【清】 陈廷焯 编选,钟锦 点校陈廷焯以《白雨斋词话》闻名,跟况周颐、王国维一起被看作近代最重要的三位词论家。但和另外二位相比,他一生僻处泰州一隅,从未进入当时社会的主流,交游不广,门人零落,声望均得自自己的著述,相当不容易。《词则》是《白雨斋词话》之外,陈廷焯现存最重要的著作,但一直未有整理本,限制了其应有的影响。陈廷焯的声望主要是靠《白雨斋词话》的刊行而确立的,这部词话正是在《词则》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词学理论概括。本书是由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影印陈廷焯《词则》手稿为底本,精心细校而成。词正文的标点依照词律,句中顿处用顿号,句末用逗号,押韵处用句号。评语、圈点都按原稿录出。原稿评语写在页眉相应位置,加之和圈点对应,大多能够确指所评的具体词句,但有时也不容易肯定。整理本将评语一概置于词末,但以注码标出相应位置,读者仍需和圈点比对以确定所评词句。原稿圈点除了施加在全句之上外,还有以点和半圈断句的情况,这表示对当句的负面批评,希望读者留意。校勘的顺序是,先校陈廷焯选录时所据原书,再校诸家词的通行本。《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全元词》、《全明词》、《全清词》所择用之版本,及诸家别集定本,视作通行本。校勘的原则,一是校订陈廷焯的笔误,二是校出通行本常见的异文。
-
山海经全集李彦龙暂缺简介...
-
万卷楼国学经典庄子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为庄子的代表作品,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庄子》中的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想象力强,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富含幽默讽刺的意味,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对后世文学有很大的影响。该作品也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读者阅读方便, 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同时,配以题解、注释及译文并辅以精美插图,使全书更具时代感。
-
太乙金华宗旨吕洞宾华胥子暂缺简介...
-
文心雕龙译注刘勰《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至二年(501—502)间。 《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部分。总论含上编的《原道》至《辨骚》五篇,明确提出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是全书的“文之枢纽”。文体论含上编的《明诗》至《书记》二十篇。其中前十篇是论有韵之文,后十篇是叙无韵之笔。讨论的文体约三十五种,就其源流演变及其不同特征等分别进行了论述。创作论含下编的《神思》至《总术》十九篇,剖情析采,论述了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批评鉴赏论含下编的《时序》至《程器》五篇,论述批评鉴赏的方法和态度,品评历代作家的才能与贡献等。最后一篇《序志》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和原则。 《文心雕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学论著,由于书中所论多涉及文学创作,故现代学者又多视之为现存最早的一部用中文撰写的综合性的文学批评专著。作为一部体大思精之作,它既总结了先秦以来文学创作的经验,又继承和发扬了前人文学理论的丰富遗产,在文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产生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认为它可以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媲美。
-
碑帖鉴定概论仲威 著此书是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仲威先生关于碑帖鉴定方法论的总结,是作者三十多年来碑帖鉴定实战的经验所得,是碑帖鉴定领域内首bu概论性、综合类的研究专著。此书的写作,得益于上海图书馆的海量碑帖收藏和众多善本精品,非寻常图书馆、博物馆研究人员所能胜任。此次出版,除了订正旧版之讹误或不明确之处,补充近十年来的新发现、新领悟之外,还添加大量精美图版,采用高清全彩印制,让本书内容更加严谨、丰富,图版更加精彩,故称“增订版”。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章“碑帖鉴定总论”,第二章“碑帖拓本的形式与内容”,第三章“碑帖拓本的称谓”,第四章“碑帖鉴定的参照点”,前四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介绍了碑帖鉴定的方法和步骤;第五章“碑帖作伪手段与防范策略”,详细揭露各类碑帖造假和作伪手段;第六章“碑帖名品的鉴定案例”,名碑依时代排列,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篇,名帖则依类型,分为丛帖与单贴,一一介绍各碑帖的刻拓时代、原碑状态、版本流变、递藏情况、书法艺术、鉴定要点及掌故等;附录部分收录了碑帖拓片的国家鉴定标准、关于古今碑帖收藏风气变化的采访稿,以及本书配图细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