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著作
-
儒藏179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學《儒藏》編篡與研究中心編暂缺简介...
-
原钞本顾亭林《日知录》顾炎武明末清初大学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所著《日知录》,是其本着“明道、救世”的宗旨,经年累月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梁启超推崇《日知录》为“清学之开山”,认为其中之精要实乃“四、五百年来思想界之一大解放也”。《日知录》传世较广的三种版本,即清康熙间潘耒刻本、乾隆间《四库全书》钞本及道光间黄汝成《集释》本均因清廷文字狱的高压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删削,而民国间发现的张继旧藏“顾炎武《日知录》传世善本”( 原称《原钞本顾亭林〈日知录〉》)则是接近稿本的一个版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兹据原钞本高精影印行世,以期为学术界、读书界提供接近原貌的《日知录》文本。
-
儒藏107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著"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
-
儒藏127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學《儒藏》編篡與研究中心編暂缺简介...
-
儒藏247 精装繁体竖排《儒藏》编纂中心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儒藏精华编二四七册收录元代虞集的《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一书。虞集为元代文章巨擘,生平为文万篇,行于世者十之二三。集在世时,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大夫之碑版,很多出于其手。其现存著作,多收录在《道园学古录》五十卷、《道园遗稿》六卷中。这次整理,《道园学古录》以明景泰七年本为底本,以《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影印《雍虞先生道园类稿》、四库本为校本,并参校了《四部备要》等本。《道园遗稿》六卷,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元刊本为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四库本为校本,并参校了蜀本《道园诗遗稿》。校点者为龙德寿。儒藏精华编二四七册收录元代郑玉的《师山先生文集》《师山先生遗文》一书。《师山先生文集》及《遗文》是郑玉的诗文全集,文集中较为充分地表达了郑玉的理学思想和文学主张。这次整理,以明嘉靖本为底本。此本所收诗文全,且刻工精良,绝少漫漶处。以元至正刻明修本为参校本,以四库本为校本。校点者为李鸣。
-
儒藏149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學《儒藏》編篡與研究中心編《孔子编年》四卷,清代狄子奇撰。狄子奇,江苏溧阳人,约生活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孔子编年》《孟子编年》是他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年安雅斋刻本为底本,以光绪十三年浙江书局刻本为校本。《韩吏部文公集年谱》一卷,北宋吕大防撰。此书是韩愈年谱的创世之作,甚为简略,但对后世所编韩谱的影响及对韩愈研究的贡献不可小觑。是书历代多有传刻,本次校点以《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影印民国元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宋代庆元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雍正七年马氏小玲珑山馆复宋刊本、咸丰五年刊《粤雅堂丛书二编》本为校本。《柳先生年谱》一卷,南宋文安礼撰。仿《韩谱》体例,略具作者出处梗概,以柳氏诗文目录附各年之下,间考前人之失。历代亦多传刻,本次整理以雍正七年马氏小玲珑山馆复宋刊本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咸丰五年《粤雅堂丛书》本为校本。《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年谱》八卷、《卷后》一卷、《遗事》一卷,清顾栋高撰。本次整理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求恕斋本为底本,参考前人的整理本,并据传世文献作少量他校。武澄撰《张子年谱》为现存张载年谱中之最早者,考辨颇持之有故。本次整理,以道光二十二年《张子全书》中刊录《张子年谱》为底本,“本事”部分以同治九年张述铭重刻本为校本,并校以《宋史》和《行状》,“外纪”部分则校以《续资治通鉴纲目》。《王荆公年谱考略》,清蔡上翔编。此次校点整理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蔡氏存是楼原刻本为底本,因此本为后世所有传本的底本,故不做版本对校,书中凡引用他书者,作参校。
-
儒藏156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學《儒藏》編篡與研究中心編暂缺简介...
-
儒藏091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學《儒藏》編篡與研究中心編《春秋經解》十五卷,北宋孫覺撰。孫覺平生著作甚豐,經學方面,在《春秋》上造詣尤深。覺自認《春秋》乃孔子"代天王行賞罰"之文,因此,其《春秋經解》一書極力推究聖人褒善貶惡的微言大義,宣揚尊王攘霸、中原正統思想,對三傳折衷取捨,多個人臆斷。 此書为首次校点。 《春秋传》,宋胡安国撰。胡安国,南宋入元著名经学家、理学家。《春秋传》一书为胡安国疏解《春秋》之书。胡认为六经之中唯《春秋》出自先圣孔子之手,天下事物无不备于《春秋》,但自从被王安石诋为断烂朝报,《春秋》久不列于学官,遂致学者不得相传习。故胡氏潜心《春秋》,博取诸家,苦心经营三十余年,终成《春秋传》三十卷,并于高宗绍兴六年进上,流传遂广。是书视《春秋》为"史外传心之要典",以"尊君父、讨乱贼、辟邪说、正人心、用夏变夷"为宗旨,借《春秋》寓意,引申议论时政,以期振奋朝纲、攘夷复仇。故此书不仅有宋朝浓厚的理学色彩,同时在当时还具有现实意义。故自元延祐二年立于学官,成为了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曾与《左传》、《公羊》、《穀梁》并列称为《春秋》四传,影响元明两代三百余年。
-
儒藏126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學《儒藏》編篡與研究中心編暂缺简介...
-
儒藏058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學《儒藏》編篡與研究中心編《儒藏》(精华编五八)收录北宋陈祥道《礼书》一书。陈祥道是北宋经学家、礼学家。《礼书》一百五十卷,是陈氏竭尽心力的巨著,体大思精,卷帙浩繁,其撰写初衷是为朝廷制礼提供参考。《儒藏(精华编58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就资料的搜集而言,可谓完备,陈氏本人尤其擅长通过资料的编排,探究礼制发展演的轨迹。书成即得到当时学者范祖禹等人的赞赏。其后学者更是对其推崇备至,甚而与濂洛关西相提并论。《礼书》是后代礼学研究者绕不开的一部礼学著作,目前尚无整理本,《儒藏》属于首次对其进行校点整理。校点所据底本为中华再造山本影印国家图书馆藏元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本、文渊阁四库本、郑州大学图书馆藏嘉庆本为校本。校点者杨天宇、梁锡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