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著作
-
《战国策》研究文献辑刊宋志英 著暂缺简介...
-
传世藏书黄勇 主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典籍纷繁,可承可传。哪些才是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传世藏书?当代读者应当如何选取、阅读、汲取其中的丰厚营养?这些都是困惑我们的问题,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深刻思考。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征求多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我们在编纂这部《传世藏书》时确定了如下几个原则:真正经典,文白对照,规模适中,装帧精美。这样就把篇目选择精益求精、适合现代读者阅读和收藏需要等重要的方面都考虑在内。现在呈现给大家的这部《传世藏书》,依然采取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分类方法,在整体规模的把握上,在具体篇目的选择上,都尽可能地贴近现在读者,不求大求全,但求精求专。经部只选取了中国传统最为经典的儒家十三经的内容,史部选择的是二十四史中的名篇佳作,子部以秦汉诸子为主,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贾谊、王充等先秦汉代重要思想家的著作都包罗在内,集部只选择了三位无论古今都文名赫赫的大家——李白、白居易、苏轼的最好的文集。每部分上中下三册,共十二册,置之案头可读,收于书架可藏。本书在编选过程中,参考了不少相关研究成果,囿于体例,无法一一列明,在此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劳动表示由衷的敬意。限于学力,书中不当之处难免,敬请方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感知保护中心 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化,具有举世公认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拥有浩瀚的古籍文献。从最古的甲骨刻辞、 青铜器铭文、石刻文算起,到简帛书和写、 印在纸上的书籍,中华古籍文献历时三千多年,其历史之悠久,数量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世所罕见。这些珍贵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 著《天工开物(插图本)》是《四库全书》之一。《四库全书》编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华典籍3461种。如此浩瀚典籍仅分经(儒家经典)、史(各类史书)、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诗文)四类。其后《四库》之名既具有中华经典集成的寓意,同时也具有古代图书分类的含义。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经典所蕴含的智慧,越来越为世人瞩目。丛书策划者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力求使用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读解心得的方式,让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所以丛书得名《家藏四库》。
-
英藏法藏敦煌遗书研究按号索引申国美,李德范 编国家图书馆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翻阅了二万余种中外文敦煌研究资料,汇集了大量英、法等地收藏的敦煌遗书的研究信息,集成了这部拥有10万条数据的《英藏法藏敦煌遗书研究按号索引》,填补了敦煌学研究中此种工具书的空白。按遗书的编号进行排列,即在每一编号下汇集了该号文献的研究信息,可以使人们按号了解敦煌遗书个案数据的研究和利用情况。
-
合校水经注(北魏)酈道元 著,(清)王先谦 校《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撰著的一部具有广泛史料价值的历史地理典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舛讹之处和经注混淆的问题,自明末朱谋起,开始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水经注》。清代随着考据学的兴盛,有更多的学者研究校勘此书,其中尤以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的成就最为卓著。为便利学者使用,清末王先谦以戴震校定的殿本为底本,附注朱赵两家的校本异文,另外还吸收了孙星衍、董佑诚、卢文、丁履恒、谢钟英等的校勘成果,编成《合校水经注》一书。王书包含了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以前的几种最重要的校本,繁简得当,是最便于读者使用的读本,故刊行以来风行学界。为满足学界需要,出版社以光绪十八年思贤讲舍刻本为底本影印《合校水经注》一书,以飨读者。
-
四书五经(战国)孟子 等著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是儒家的九部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它们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这次出版的《四书五经》,是《中华经典普及文库》之一种,白文点校本。为确保其文字的准确可靠,《四书》以中华书局版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盈子集注》)为底本;《诗经》以中华书局版的《诗经注析》为底本,参校周振甫先生的《诗经译注》;《尚书》以中华版《十五经注疏》为底本,参校其他排印本;《礼记》以中华书局版的《礼记译解》为底本;《周易》以中华书局版《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参校其他排印本;《左传》以中华书局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为底本。
-
中国古代地方法律文献甲编杨一凡,刘笃才 著本编收入秦、汉、唐、宋、元、明地方法律文献65种。中国古代清以前的地方法律大多失传。本书所收文献均为明代和明代以前的地方法律,是编者历时多年,查阅了上万部古籍后从中选辑的。这些文献除几种外,均为古籍善本,其中出土文物2种,宋刻本2种,元刻本1种,明刻本和抄本35种,清嘉庆以前刻本和抄本20种。本书作为中国学者编纂的首部古代地方法律文献汇集,在许多方面填补了馆藏空白,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法制特别是民间事务管理法律制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千字文》全解李小龙 注解《千字文》编成于公元6世纪中叶,距现在已经近一千五百年了,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篇启蒙读物。它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的百科知识全书。因此,它成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一部启蒙教材。直至今天,这部优秀的启蒙教材仍然有着很高的价值,它不仅仅是普通的启蒙读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史的入门教材。大体来说,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教孩子认字。《千字文》全篇整整一千个字,很神奇的是,这些字一个都不重复。有人统计说它重复用了六个字,其实是不对的,如“云腾致雨”和“禅主云亭”,这两个“云”在古代并不是同一个字,前者是乌云的云,古代写做“雲”,后者是说话的意思,才写做“云”。不但如此,这一千个字还多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及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所以,使用率也很高。用它来识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积累词汇。《千字文》不仅提供了使用率很高的单字,而且,其词汇也极为丰富,语言优美,辞藻华丽,还有。很多是我们常用的成语,如寒来暑往、吊民伐罪、知过必改、空谷传声、临深履薄、川流不息等等。事实上,由于它四字一句,意蕴丰厚深远,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几乎每句都可以作为成语来使用。第三,学习典故,熟悉历史人物与事件。全文从自然环境说起,再到远古传说、个人修养、历史地理、制度文化等等,整篇主题清晰,章句文理一脉相承,层层推进,几乎是句句引经,字字用典,非常严谨和完整,把作者写作年代以前的帝王将相、历史名人、重大事件、名胜古迹甚至伦理道德都写到了。仅就这一点来说,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以它做教材最为合适,也最为高效。第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有些启蒙读物仅仅介绍一些历史事实,这是远远不够的。事实必须有文化作为内涵与依托,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触摸到中国古代那博大灿烂的文化脉搏。《千字文》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比如在介绍自然环境时,说到了中国古代的历法;介绍个人修养时,说到了中国古代的忠孝观念、贵贱尊卑等;此外还有农本思想、中庸思想等,这对于孩子今后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面貌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第五,学习做人的道理。《千字文》把对孩子道德培养融入到它所介绍的历史文化知识中去,如“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耽读玩市,寓目囊箱”就分别说了孟子、史鱼、疏广、疏受和王充的故事,与此同时,也说明了“中庸”、“见机”和好学的品质,不但向孩子讲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有潜移默化之功,这比枯燥空泛的说教要有力得多,而且,因为此书编写较早,封建伦理道德还没有发展到宋明时期“存天理、灭人欲”的僵化与荒唐的地步,所以,也就没有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说教。这里所说的道理,如“夙兴温清”;“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笃初诚美,慎终宜令”等等,都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在今天也是每一个人所应坚持的操守。
-
《百家姓》精解刘清滢 注解《百家姓》是我国古代儿童开蒙要读的书之一,也是其中流传最广、时间最久远的一种。最初的《百家姓》列出了四百三十八个姓,都是比较常见的,有单姓,也有复姓,四字一句,句句押韵,像一首四言诗一样,阅读和记忆起来非常方便。关于这本书的作者,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是由北宋初年一个杭州人编著的。因为宋朝皇帝姓赵,而杭州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都城,吴越王姓钱,所以《百家姓》以“赵钱”开头。《百家姓》问世以后,广受欢迎,成了古代儿童的必备启蒙读物,渐渐家喻户晓,一代代流传下来,有仿写的,有改编的,有增补的,还有为它做注解的。这一方面说明它适宜于儿童的启蒙教育,另一方面也说明姓氏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人是最重视祖先、家族的,直到今天,人们初次见面,问的第一个问题常常就是“您贵姓”。姓不仅代表一个人,还承载着浓重的家族、地域内涵。从简单的一个姓氏,我们能看到历史上的政治、文化、民俗的许多东西。所以,古人教育孩子,首先要让他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解自己的根脉,然后才能受家、爱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家族的形式和姓氏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让孩子了解我国独特的姓氏文化,仍是孩子早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姓名学是每个国民不可缺少的文化知识。读了《百家姓》,孩子们不仅集中识认了许多字,还能熟悉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并为姓氏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凝聚力所影响。本书选用《百家姓》中一百五十六个比较常见、内容丰富的大姓,用“姓氏来源”、“历史名人”、“故事与典故”三个栏目来演说它们的历史和名人故事。我们相信,本书一定会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有所收获。首先,各姓氏起源的介绍可以扩展孩子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能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各姓氏名人的介绍涉及到许多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是孩子的榜样,能让孩子对自己的姓氏产生自豪和自信,激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再次,书中的姓氏故事大都选自神话传说、成语典故、民间故事、名人轶事,里面还有一些相关古迹、文物和民俗的介绍,读来既生动有趣,又能启迪孩子们的思维。最后,书中介绍的姓氏小常识,对扩大孩子的文化视野是很有好处的。因为这些常识既是姓氏文化的ABC,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中国儿童都应从小知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