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著作
-
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江庆柏辑录清代及民国年间所编有关清人的地方性传记资料。所收传记资料凡九十多种,所收人物超过二万五千多人,几乎涵盖全国各省。并附录人名索引和字号索引。此书已列入增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又为国家清史项目。 资料全面 内容丰富 价值巨大 《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丛刊》,由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江庆柏研究员主编,已列入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出版类项目,即将由广陵书社出版。本丛刊按地区收录有关清代人物传记资料。凡通代性地区人物传记集,选取其中的清代部分;凡非传记专著但包含大量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的著作,辑录其中的传记部分。所收传记资料凡九十多种,所收人物超过二万五千多人,几乎涵盖全国各省。并附录人名索引和字号索引,以方便查询。 “清代地方人物传记”是指以地区为单位,专门收录有关清代本地区人物传记资料的著作。这类著作收录的人物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们的基本特点是人员广泛,叙述详尽,内容丰富,有着全国性的人物传记著作(如《清史稿》)没有的优势。它是研究清史,重修清史的重要史料。随着重修清史工程的启动,清朝的人物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清代的地方人物文献资料也将得到更多的利用和发掘。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提供了丰富准确的人物资料。由于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大多由本地人士撰写,他们熟悉地方文献资源,热爱本地文化,所以一些地方人物传记写得尤其生动具体,充实详赡。它们能提供其他人物传记所不能提供的资料,能提供大量其他文献缺载的人物史实,而且这些传记资料相对准确。例如崇祯十六年进士、山西翼城人上官鉝,在重要的清代传记文献中,包括《清史稿》、《清史列传》、《汉名臣传》、《国朝耆献类徵初编》,以及今人所编《清代职官年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清人别集总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等,全部错作“上官铉”,且其事迹也语焉不清。而在常赞春所编《山西献徵》中,其资料就十分准确完整。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有助于清代文献整理。例如,目前最完备的清人文集目录著作《清人别集总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里面,都有一部分作者的生平资料或缺载或不完整,其中许多就可以据地方人物传记集予以补充或订正。如张调元、张谐之、赵金鉴、侯运昌、祝庆蕃、莫瞻菉、钱九韶等等,其生平事迹在《中州先哲传》里都有详尽的记载,而莫瞻菉、钱九韶等的生卒年份也只有在《中州先哲传》里才有记载。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有助于清代的学术研究。例如在《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图书进献者中,有编修曹锡龄呈送家藏本纪昭撰《毛诗广义》、《养知录》两种。纪昭为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堂兄。曹锡龄之所以呈送纪昭著作,和曹锡龄及曹锡龄之父曹学闵与纪昀的关系特殊有关。曹学闵曾与纪昀同馆共事且甚相契,曹锡龄与纪昀则有一段师生之谊。《山西献徵》卷六《曹慕堂先生事略》附《曹锡龄事略》、《曹镜源先生事略》明言曹锡龄受业纪昀之门。由此可知,曹锡龄呈送纪昭著作,绝非偶然。纪昭卒于乾隆三十五年,是四库所收作家中卒年最迟的之一。显然,如果没有曹锡龄父子和纪昀的这一关系,纪昭著作要收入《四库全书》,且同时入选两种,是很困难的。曹锡龄与纪昀的师生关系,据编者考查,只有在《山西献徵》中才有明确记载。从曹锡龄献书之事中还可以发现,在《四库全书》私人呈送本中,有一部分在京官员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抓住朝廷向全国征集图书的机会,让自己家族的著作收入了代表国家最高声誉的文化府库。如张若渟呈送张英《文端集》、张廷玉《澄怀园全集》,方维甸呈送桐城方氏三世著作等,都可以看到家族献书的影子。而其间的亲属关系,在马其昶所编《桐城耆旧传》中都有明确记载。再如《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卒年最晚的作者,据编者考证,是直隶任邱人边连宝。边连宝卒年有乾隆三十三年和乾隆三十七年两种说法。据边连宝《随园诗草》及《大清畿辅先哲传》卷二十一本传,边连宝应卒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此为四库开馆前一年。由此也可以看到,四库征书,不仅注重历史文献,也颇留意当代文献。边连宝卒年的考定,对四库学研究有一定意义。而《大清畿辅先哲传》的记载,对边连宝生卒年的考定起了重要作用。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有助于新修清史有关表志的编纂。如以清朝进士为例。清廷的开科取士选拔了大批国家需要的管理人才,清廷严厉的科场纪律大致保证了取士的公平、公正性。清朝进士体现了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从政能力,在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也都有突出的贡献。清朝进士成为清朝社会重要的建设力量、文化力量。但在著录清代进士最完备的文献《国朝进士题名碑录》和查考清代进士最重要的工具书《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中,多少存在着遗漏或误刻等问题。例如顺治四年进士季芷、孙自式、陈谦生,分别被误写作李芷、邹自式、徐谦生;顺治十六年进士赵济美、刘士泓、屈超乘,分别被误写作赵济姜、刘士弘、屈起乘;康熙三年进士李世惪、吕振、裴袠,分别被误写作李世惠、吕桭、裴裘,等等。凡此类讹误,均可据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及其他相关地方志等予以订正。这些资料有助于新修清史《历科进士表》的准确编写。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中还保存有相当完整的个人著作资料,有助于新的《清史艺文志》的编纂,也有助于对旧有的有关清人著作目录的校订。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亦有助于清代区域史的研究,有助于研究清代区域人文资源对区域文化的发展、交流、融合所起的重要作用。一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往往与一地人文资源的兴衰紧密相关。地方人物传记资料的编辑出版,展现了地方的人文成就,提升了地方的文化知名度,也吸引了更多人对本地的关注。此丛刊可为目前日益深入的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总之,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是多方面的。但由于文献分散,不容易查找,就限制了许多学者对这部分资料的使用。本丛刊的出版,将为广大研究人员集中提供珍贵的资料,使这部分人物传记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本丛刊与台湾明文书局出版的《清代传记丛刊》可互为补充。
-
刘鹗集(清朝)刘鹗《刘鹗集(上下册)》是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整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刘鹗集》的任务是将流传至今的能找到和能让我们利用的刘鹗本人的著作编纂成册,给国家清史编纂提供真实的依据,给有志于研究刘鹗的学者提供可靠的资料,为关注刘鹗这一历史人物的人们提供了解他的素材。《刘鹗集(上下册)》是近百年来第一次将刘鹗各类著作材料汇集在一起的一部专集,是目前唯一的一部刘鹗的著作集。《刘鹗集(上下册)》在编纂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资料出现,我们尽可能收入;不断有新的线索出现,本“集”不能尽收。因为收集不“全”,故只能称之为“集”,不敢用“全集”二字。但已是迄今收集最全的一本集子。《刘鹗集(上下册)》的出版,在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学术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刘鹗集(上下册)》出版在刘鹗诞生一百五十年之际,是对刘鹗的最好纪念。
-
清代文字狱史料汇编本社古籍影印室 编文字狱是清代前期重要的文化现象,对清代学术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文字狱史料汇编(套装共14册)》共14册,收录了《清代文字狱档》、《庄氏史案考》、《谢梅庄先生遗集》等16种珍稀史料,涉及康、雍、乾三朝数十起文字狱案,对研究文字狱乃至清代学术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
高校外语专业青年教师论文选戴炜栋由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与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界》合作,进行青年教师教学论文征集活动,在高校外语专业中开展这样的活动还是第一次。它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受到全国高校外语专业青年教师的热烈响应。仅在征稿期间收到的论文就有数百篇之多,从中我们看到了青年教师对教学科研的热情。本论文集,作为《高校外语专业青年教师论文选》第一辑,所收论文主要是英语专业,以及包括部分大学英语青年老师的论文,正在编撰之中的第二辑将以除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种为主。通过不定期地出版相关论文集,有志于外语教学的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从而有力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
经史子集概要顾荩臣《经史子集概要》原名《国学研究》,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以广义的经目为范围(包括《十三经》等),论述各经的内容、体制、优劣等。史部以《二十四史》为范围(从《史记》至《明史》),论述史学的来源、史部的种类,剖析各史的内容、优劣。子部以周秦诸子为范围,论述古代诸子的大概情形、各子书的内容,并于我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和嬗递,加以简要分析和说明。集部以自汉以来及《四库全书》有著录的重要作家文集为范围,分“总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与“诗文评类”进行论述,并于各集的抉择去取、各家的学问根源,加以简单说明,以使读者明了集部的概状。
-
战国策植俊峰,胡建华,屈进 译注《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苏秦、张仪,勇毅之士聂政、荆轲,高节之士颜胭等,都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
青年精品文摘2姚娟、曾玲这本充满智慧的书,正是你成功奔向自己理想、轻松快乐生活的一盏明灯。通过阅读它,将会使你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会使你更有信心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会给你以无穷的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青年精品文摘》会给你以慰藉……
-
韩非子李维新法家是我国古代与儒家、道家齐名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韩非子》则集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子》全书共十万余字,分为五十五篇。就其主体而言,它实在是一部政治学巨著,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管好臣民、稳坐江山、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亦即古人所谓的“帝王之学”。
-
山海经李荣庆、马敏《山海经》全书共约31000字,记载了约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种神怪奇兽,它不仅是广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也是读者大众了解古代文化、历史、民俗等知识的宝库。 《山海经》是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地理书籍,尽管是地理书,但它充满了神话与传说,表现出了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其中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更是妇孺皆知。《山海经》成书于西汉以后,共十八卷,它对了解我国春秋至西汉以后的地理、历史、民族、神话、宗教、动植物等有重要的价值,书中记事多荒诞不经,不仅使自古及今的学者研读不衰,更给一般的读者带来神秘奇幻的艺术享受。
-
贞观政要(唐)吴兢《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诤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