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著作
-
思偕境 文进时王宏印本文集主要集中在翻译学领域,包括文学翻译、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翻译批评、典籍翻译、民族典籍翻译、翻译学方法论、跨文化传播学等论题。这些文章曾在《中国翻译》《民族翻译》《上海翻译》《英汉语比较与翻译》《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等刊物和文集上发表,有一定影响和持久的学术价值。由于每个人学术研究的独特领域和论题与方法的独特性,这本论文集在内容上显现出独特价值。本人力求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打通文化学与文本研究、民族学与典籍翻译研究、翻译学与传播研究、哲学思辨与实证研究等领域,并尽力选入视野宏阔、细节精彩、可读性强的文章,以求 表现出鲜明的学术个性。
-
学习者英语情态语音数据库及其应用何家勇《“学习者英语情态语音数据库”及其应用》为同名数据库配书,是国内一个学习者英语情态语音数据库。《“学习者英语情态语音数据库”及其应用》分5章,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信息和标注方法。该数据库收录了16804个录音文件,标注文件16804个,标注文本字符约92万。该库收录了小学、初中、高中、本科(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专业)5个层次,147人的英语学习者,以及作为参照的母语者32人(英国人23名,美国人9名)在表达礼貌、真诚、热情等14种情态时的高品质录音。研究者可对本库中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学习者的语料做各种情态的语音和韵律分析。
-
教育转型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育模式研究张云教育的转型发展对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快英语教学的转型速度,创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提升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促进高校学生英语专业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对转型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且透彻的研究。本书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高校英语教学现状,以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阐述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探讨教育转型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方向与策略。同时本书着眼于教学实线,尝试构建高校英语听说读写教学新模式。
-
认知构式语法理论视角的现代汉语研究田禹本研究首先把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进行了比较。认知语言学和传统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核心区别可以从范畴论角度进行区分和判断。通过实证研究,认知范畴论从身心合一性、意义开放性、范畴认知性、范畴原型性、范畴心理现实性以及语义概念性六个方面逐一颠覆了传统范畴论的核心基础,在语言研究方面有了新的发现和成果。我们认为,人类语言能力是其认知能力的一部分。结合认知范畴论的新发现,我们把语言范畴的特点归纳为如下六点:语言与思维、认知存在一体性;语义具有寓身性,它并非客观存在;语义具有概括性和认知性特点;语言范畴存在原型效应,其所有成员间存在家族像似性;语言范畴基础级成员存在使用优先性;语言构式的形式与功能的组合性。与Goldberg的研究路径一致,我们把语言的表征实体定义为构式。通过梳理学界相关文献,我们把认知构式语法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提出“构式语法理论”假设,对构式进行定义,以及从英语的论元结构层面对构式进行论证,并对其多义和原型性、语义表征特点和表层概括性,以及部分能产性进行分析;第二阶段是提出“构式系统即语言系统”假设,对构式从语素、词、词组、论元结构及论元结构组层面进行全面论证,并从构式习得、构式概括等方面进行解释;第三阶段是进一步从语用角度对构式系统进行论证,从而从语用方面对构式进行进一步的阐释。
-
综合英语教程 教师用书1邹为诚,李伟英本套教材修订的整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课程思政要求,选取更加符合新时代审美的语言素材,融入**英语教学研究成果,打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教材。单元话题紧扣当代大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如人与自然、性别平等、人生选择等;文章选材兼顾思想性、人文性和科学性,体裁多样,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满足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材料输入从数量到质量、从深度到广度的全面需求。练习题编排合理,重视话题讨论、小组活动、表演等交际活动。增加视频教学板块,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学科知识和语用知识。本书是套系中的第1册教师用书,共15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各个部分的教学指导及答案。同时,为方便教师授课,教师用书还同时提供课文译文,音视频文本,电子课件等多种形式的教辅资源。
-
社会科学任务型学术英语写作王春岩本书为“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系列教材”。教程针对社会科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项目式”学术英语写作的指导。教程采用广义专门用途英语概念,同时关注写作认知过程和学术英语的语言特征,引导学生分步完成研究选题、数据收集分析、报告写作和展示活动,并提供Endnote使用方法、APA格式讲解、小组互评、写作能力评价等实用的教学与研究工具。本书适合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
-
中国翻译文学域外之旅马会娟《中国翻译文学域外之旅》这本书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的中国文学外译作品及其代表性译者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其中包括8位中外译者:英国汉学家译者艾克顿、霍克思,美国汉学家陶忘机,外国专家艾黎,中国译者林语堂、熊式一、张爱玲和孔慧怡。从翻译实践、翻译研究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八位译者不同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翻译能力等情况,探讨了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译者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深入研究这些译者的翻译作品,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提高译者对中国文学的翻译能力有着较高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中国学生的英语高频程式语的加工优势及教学现状钟志英本书主要内容是在“基于使用的语言学”(usage-based linguistics) 理论框架下,对中国大学生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英语高频程式语加工优势及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n \n全书共有十章,上篇共有五章,以程式语“整体加工假说”为理论,使用E-prime编程,结合语料库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范式,从心理现实性的视域对中国学生的英语高频程式语加工状况进行多维度勘探,包括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两种模态、理解和产出两种视角、深加工和浅加工两种类型设计任务等等;下篇五章使用语料库方法、开发词块量量具测试等方法考察高频程式语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英语处所谓语构式的认知研究韩淑俊英语处所谓语构式表达受力者受力移动进入处所后的相对静态状况。过往研究集中于谓语动词的名词本源及名转动机制,忽视语法构式作用。本书从构式视角探讨处所谓语构式语义特征及形成的认知理据,发现处所谓语构式是致使位移构式所表征的处所明示致使位移事件再范畴化为动处合一致使位移事件的形式产物,再范畴化过程受到认知机制(认知识解、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的促动和语境的调控,本书结果增强了范畴化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有助于解释其他语言中的相关结构。
-
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李志刚《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一书系统阐述了英语词汇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涵盖了英语词汇学的各个主要研究领域,如词源学(英语词汇的来源及发展史)、形态学(英语词汇的内部结构分析及各种主要和次要构词法)、语义学(英语词汇的各种意义、词义的变化机制、词汇意义和语境的关系、英语词汇意义之间的关系、语义场理论及语义成分分析法等)、英语词汇的搭配、词典选择和使用,以及词汇的学习和记忆等。本书还有丰富的附录内容,包括术语表、常用词根词缀、英式/美式词汇对等词表、外来词表和常用名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