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
黄侃国学文集黄侃黄侃(1886-1935),字季刚,号量守居士,蕲春青石岭大樟树人。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中秀才。1903年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常与同学田桐、董用威(董必武)、宋教仁等议论时政,畅谈革命。1905年,他被湖广总督张之洞以“故人子”,给予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同年,他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秋,归国组织反清活动。1911(清宣统三年)初,黄侃在武汉参加“共进会”与“文学社”的反清活动,写时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江汉震动,革命士气为之大震。民国建立,黄侃在上海主办《民生日报》。1914年秋,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后,相继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等校,讲授词章、训诂及经史之学,前后凡22年。其间,他关心国家大事,爱国之情,一如既往。1914年,袁世凯幽禁反对复辟帝制的章太炎于北京,他至禁室与章同住,以示抗议。其师刘师培借研究学术之名,邀请学术界知名人士开会,动员拥袁称帝,他愤然相斥而退会,与会者亦随散。“九·一八”事变发生,他拍案作《勉国人歌》:“四百兆人宁斗而死兮,不忍见华夏之为墟。”号召全国民众奋起御敌。黄侃治学勤奋,以愚自处,主张“为学务精”、“宏通严谨”。他重视师承,但不墨守师说,常以“刻苦为人,殷勤传学”以自警。虽是名声赫赫之学者,且身体虚弱,仍致力学术而不倦,“惟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发愿50岁后才着书。所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远绍汉唐,近承干嘉,多有创见,自成一家。在音韵学方面对古音作出了切合当时言语实际的分类。晚年主要从事训诂学之研究。黄侃著作甚丰,其重要著述有《音述》、《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日知录校记》等。
-
后汉书集解(清)王先谦 撰《后汉书集解》,一百二十卷。清末王先谦撰。王先谦(一八四二――一九一七),字益吾,号葵袁,室名虚受堂。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会。历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湖南城南书院院长、岳麓书院主讲等职。反对维新变法,组咒南学会。一九○七年受清廷嘉奖,授内阁学士衔。一九○九年任湖南谘议局议长,地方自治筹办处会办。辛亥武昌起义后,迁居乡间,闭门着书,曾罗致文人,从事古籍和历史文献的编校刊印工作,以清室遗老终。一生著述一千五百余卷,编辑二千余卷,为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作出重要贡献。汇刻《皇清经解续编》,辑刊《南菁书院丛书》(多天文历法、数学科技史方面著作)。于经学撰有《尚书扎傅参证》、《诗三家义集疏》、《释名疏证补》。长于校勘,精究版本,于史籍用功尤多。着有《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新旧唐书合注》、《合校水经注》、《荀子集解》、《荘子集解》等。编印《十一朝东华绿》。另有《日本源流考》等。着有《虚受堂文集》、《虚受堂诗存》等。《后汉书集解》为王氏的重要著作之一。范晔《后汉书》傅世,为之注者颇多。王氏以汲古阁本为底本,与殿本详加校勘。
-
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黄侃 批校《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上下)》白文断句,系黄侃先生手稿。侃字季刚,湖北鄿春人,是近代著名文字、音韻、训诂学家。他对于先秦古籍如《周易》、《尚书》、《毛诗》、《三禮》、《儀禮》、《禮记》)《三傅》(《秦秋左氏傅》、《公羊傅》、《榖梁傅》)、《尔雅》等书,所费功力尤深。于《易》、《书》、《诗》咸撰有札记,散见于日记中,惜在抗日战争时失去泰半,《三禮》纔存《禮学略说》一卷,《尔雅》校语今悉録入《尔雅言训》中。 《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上下)》低本为一九一四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先生之批校,约於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0年進行,一九三二年又改正一遍。在此这前,尚有一部初校本,约於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二一年比校,一九三0年冬復阅改正。两本断句相同,其他符識稍異,现特附记说明。
-
十三经导读白玉林, 党怀兴主编本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支柱的十三部经典著作进行全面介绍和疏解的一部教材。它可以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有关“十三经”的基本知识,从而把握儒家思想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其中涉及到的礼仪、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十三经”在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的影响和走向,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经学、小学诸学派不同的学术成就,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学术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本书对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诸经的内容、成书背景、编撰情况及其版本源流,进行了较详细的解说。本书既可用作大学本科生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读者学习国学的参考辅导读物。
-
水浒全传(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本是一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著,一百单八将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早已是深入人心。《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李逵等人物形象。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身份和经历刻划人物性格;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中生死存亡的关头来描写人物性格,还善于运用比较法、反衬法来突显人物性格。《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章回小说,也是迄今为止这类题材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说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张伯伟 编ig">《域外汉籍研究集刊》为年刊,以学术研究为主,收入域外汉籍中有关语言、文学、历史、领域等之学术论文。第二辑主要涉及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汉籍研究领域,新增“稀见资料介绍”(影印日藏《括地志》残卷并跋)、“文献汇编”栏目。本辑论文学术质量高,份量也更厚重,如,孙猛撰《(经部、史部、集部)失考书考》文和张伯伟撰《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文。针对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本辑有曹家齐撰《略谈的史料价值》和蔡毅撰《从日本汉籍看补遗》两文。此外,兴膳宏撰《日本汉诗史上的空海》一文,以诗体作为研究的重心,考察从奈良朝至空海同时代的平安朝前期的诗作状况,明确了空海在汉文学史上的贡献,堪称佳作。
-
菜根谭(明)洪应明著;马凤华,何芹译评善用环境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寂寞刺痛心灵的同时,也掘出了生命的泉水。“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谛;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一个被历史忘记的普通人,用他平淡的人生去感悟生活真谛,生成了这部为历史所不能忘却的奇书——《菜根谭》。《菜根谭》中充满了思辨,充满了经邦治国的谋略,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菜根谭》中,儒释道融为一体,心学与禅学是其核心。它不是洪应明一人的智慧,也涵盖了洪应明视力所及的前人妙语。它展示的不是某一生活侧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道皆在;栽花种草,赏月弹琴,小景可观,这是完整的生活。它所面对的不是某一种人,而是芸芸众生。人们可能地位不同,学历不同,性格不同,但都能从中有所吸取。《菜根谭》是不同人的共同选择。
-
《论语》注评阎韬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要讲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学术。要讲孔子的思想学术,必须先要了解《论语》。比照现代世界上的国际间文化潮流,对于自己民族、国家和历史,确定今后应该要走的路线和方向。因此若能使一般陷于现代社会心理病态的人们,在我们讲的文字言语以外去体会,能够求得一个解脱的答案,建立一种卓然不拔,矗立于风雨艰危中的人生目的和精神,这便是我所要馨香祷祝的了。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编集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论语》注评》主要参考详审了历代前人对《论语》的注释,比较参酌,择善而从。对于歧见纷纭的句子,我们还尽可能翻阅了解放后的有关论文,选择我们认为妥帖的解释引作注译。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的讲述。不仅配有原文,而且还有生动具体的译文和注释,内容新颖,蕴意深邃而又妙趣横生!
-
李辰冬古典小说研究论集李辰冬 著李辰冬的主要著作有《红楼梦研究》、《三国水浒与西游》、《陶渊明评论》、《文学新论》、《杜甫作品系年》、《尹吉甫生平事迹考》、《诗经通释》等等,其中尤其是他的小说研究作历年多次再版,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大陆,后来在中国台湾及海外都有很大影响。.在小说研究领域,如果说胡适、鲁迅等是“五四”现代学术的第一代的话,那么李辰冬则属于第二代。以胡适、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家提倡白话和白话文学,他们推崇白话小说,并在他们的研究中引进西方思想和研究方法,取代那些旧式的随意鉴赏、直觉评论以及猜谜式的索隐,使小说研究获得了现代学术的品格。用胡适的话来说,“这种工作是给予这些小说名著现代学术荣誉的方式;认定它们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文学研究需要有文学理论的指导,而文学理论又必须有科学的历史哲学做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通透和准确地解说文学。...
-
经子解题吕思勉此书有益初学之处凡三:切实举出应读之书,及其读之之先后,与泛论大要,失之肤廓,及广罗参考之书,失之浩博,令人无从下手者不同,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