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
周易八卦图解施维唐家三少自述,父亲曾经告诉过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英雄梦,或许这就是我创作小说的源泉和动力吧。从小,我就特别爱听长篇故事,《三国》、《水浒》、《说岳>就是我的摇篮曲。不听一段我就睡不着。长大后,我也一直醉心于小说里的奇异世界。2004年2月,刚刚过完23岁生日的我突发奇想,看了那么多小说。为什么不自己写一篇?就这样,《光之子》诞生了,虽然它很不成熟。却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好评,读者的肯定令我甘之如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我又用五个月的时间创作了《狂神》。《狂神》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不仅在幻剑书盟排行榜上位列点击率第一长达一年的时间,而且台湾的出版商纷纷找上门,出版后也取得不凡成绩。每天一上网就看到成百上千条留言,都是焦急等待小说更新的读者留下的。能成为从人期盼的人物,能为他们带去快乐,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梦想。但是,这就是现实。因为我对梦想和未来就像《狂神》一样——一个“狂”字贯穿始终,狂神
-
国学导读刘兆祐等著《国学导读》旨在论述国学的内涵以及国学研究的方法,获取资料的方式与研修国学的基本常识,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每部分对相关的国学名著与典籍做相当细致的介绍与梳理,并对国学的基本论著、基本流派与学术观点作出点评,对于初涉与学术观点作出点评,对于初涉国学的读者来说,可谓“曲径通幽”,而对于国学研究者,本书亦有纵深性的解读与提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山海经的智慧长卿 著神话的尽头,历史的开始,沿着中华湮灭的文明,探究千古奇书的谜底;打开历史尘封的记忆,找寻远古先民的智慧!本书从生物学、地理学、民俗文化及历史考据等方位对《山海经》进行综合审视,其科学、犀利的论断堪称一种新的、但却是符合历史逻辑的解读。最精彩的是,作者基于“读图”或“读连环画”的原理,把《山海经》中支离破碎的图片连缀成完整的故事,并以其严谨研究和私家侦探般的缜密推理,将其中隐藏的智慧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澄清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误解和迷信。《山海经》是一部数千年来无人能破译的天书,历朝历代都当作怪力乱神之说,更被曲解成巫术、神话之大全,更有甚者认为它是后人杜撰的伪作。然而其朴素、真实的一面,却被人们彻底地遗忘。本书作者独辟蹊径,从生物学、地理学、民俗文化及历史考据等多方位进行综合审视,其科学、犀利的论断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最可称道的是,作者基于“读图”或“读连环画”的原理,把《山海经》中支离破第一线的图片连缀成完整的故事,并以其严谨研究和私家侦探般的缜密揄,将其中隐藏的智慧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澄清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误解和迷信。《山海经》中的世界,充满了种种的不可思议,但它是那么的真实,仿佛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
-
Q版史记韩冬著《史记》是一本光辉万丈的巨著,如果摆在图画里的桌子上,应该在其周围画上若干黄色的呈四周发散状的黄线方才完整。其后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都将《史记》当作模仿的对象,都把作者司马迁奉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可惜这么拉风的一本书却并非人人都能读懂,只因晦涩的文言和略显枯燥的内容。在全国人民忙着与时俱进的今天,《史记》更显得有点曲高和寡,令人望而却步了。本书用逗到非常的方式演绎了《史记》,尚未出版,就被众多网友誉为“逗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堪称居家旅行、访亲探友、泡妞钓凯之必备良书。每日三次,每次三十页,可保你青春长驻,内涵飙升。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逗到今,瞬间飙升你的内在品质!司马迁的《史记》,贯穿经传、综理百家,叙述了三代而下以至汉代的史事,为中华民族保存了公元前三千余年的历史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自家的历史文化,《史记》是必读之书。作者以轻松搞笑的形式,娓娓道出《史记》的精彩之处,从而为大家扫除了阅读和理解的障碍,使得《史记》能够被雅俗共赏,让大家在故事中了解中国古代这三千多年来的文化和历史。
-
挺经的智慧(清)曾国藩原著;司马哲解译《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 令人遗憾的是,曾国藩没能完成他的这部《挺经》就告别了人世。该书的部分内容散见于曾国藩的著述及其弟子、幕僚的著述中。 现在我们所见的《挺经》,是后人从《曾国藩全集》、《曾国藩年谱》、《经史百家杂钞》以及曾氏弟子,幕僚的著述中整理出来的。全书按李鸿章所讲的“挺经十八法”,共分为十八卷。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有人称之为“圣相”。有人称之为“罪臣”,后人毁誉相差如此之大,使其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谜”一样的人物。如何破解此谜,《挺经》则是最好的突破口。
-
国学入门朱维焕著本书是由作者讲授“国学入门”时所备讲义之精华整理而成。其文究国学之根柢,贯其枝叶:首先阐明何为“国学”,接着从考据之学、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和历史之学四方面加以详细考察,疏证剖析、详尽窍实,博于搜采、深于考证、审辩通微,集众说之长。此书足为后学者深入国学研究之津筏。...
-
《洛阳伽蓝记》译注周振甫《洛阳伽蓝记》和《世说新语》、《水经注》以及《颜氏家训》并称为南北朝文学四大巨著,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洛阳佛寺四十余年的兴衰史,遍数洛阳各大佛寺的来历、规模、建制以至奇谈怪闻等情况,同时兼及北魏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风土人情和掌故传说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周振甫先生以著名学者周祖谟先生的校释本为基础,将《洛阳伽蓝记》全文译成现代汉语,同时作了详细注解,为我们欣赏和研究这部巨著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范本。
-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郭川、李金影图书目录 《论语》 孔子 (春秋公元前551-前479) 《道德经》 老子 (春秋生卒年不详) 《庄子》 庄子 (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 《孟子》 孟子 (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 《墨子》 墨子 (战国约公元前468-前376) 《荀子》 荀子 (战国约公元前313-前238) 《韩非子》 韩非 (战国公元前280-前233) 《孔子兵法》 孙武 (春秋生卒年不详) 《左传》 左丘明 (春秋生卒年不详) 《楚辞》 屈原 (战国约公元前340-前278) 《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战国?-公元前235) 《史记》 司马迁 (西汉约公元前145-前87?) 《汉书》 班固 (东汉32-92) 《论衡》 王充 (东汉27-约97) 《嵇康集》嵇康 (三国·魏约223-约263) 《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约365-427)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403-444) 《文心雕龙》 刘勰 (南朝·梁约465-约532) 《六祖坛经》 慧能 (唐代638-713) 《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1019-1086) 《苏东坡全集》 苏轼(北宋1037-1101)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南宋1130-1200) 《传习录》 王阳明 (明代1472-1529) 《焚书》 李贽 (明代1527-1602) 《日矢口录》 顾炎武 (明末清初1613-1682)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明末清初1610-1695) 《读通鉴论》 王夫之 (明末清初1619-1692)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清代1792-1841) 《人间词话》 王国维 (清末民初1877-1927) 书摘 怎样读《论语》 任何一个有很长历史的民族,其文化都会有自己的根基,5000年中华文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应该而且能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量。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根基十分重要,一个中断了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也不会有凝聚力,甚至丧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可能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尊重。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但是,如果中断了民族文化之根,不打自垮。 《论语》不但是一部哲学经典、史学经典,而且也是一部文学经典。《论语》的语言凝练、简洁、隽永,全文才1万多字,而凝固为成语的就有200 多条。例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见义勇为”、“任重而道远”、“过犹不及”、“祸起萧墙”、“欲速则不达” 等等,已成为语言中的经典,直到今天仍具有生命力。 读《论语》我们还可以学到比喻、对比、排比、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技巧,提高文学修养。 读《论语》我们不仅会被其深邃的哲思、隽永的语言所折服,而且还会被它对人物性格惟妙惟肖的刻画所打动。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的豪爽、冉有的谦和、公西华的好学、曾皙的洒脱,一一都如见其人。一句“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让我们看到孑L子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万世师表”,而是与学生亦师亦友,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可爱的老人。由此可见,读《论语》并不枯燥,而是十分生动有趣的。 怎样读《论语》呢?首先要虚心。朱熹说:“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现今许多读书人对待中国的古籍常犯一样通病。专门去批判古人,他们不是从古籍中汲取智慧,而是把自己看做高高在上的法官,把古籍当做囚犯来审问,还自以为这是“创造”的表现。这样读《论语》只是徒增枝蔓,是不会有收获的。古籍当然是有漏洞的,古人也不是不能批判,只是先虚心读懂古籍的原意,先要客观地读,不要带上先入之见。正如朱熹所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先立说”、“硬去凿”,这是初读《论语》的人要避免的。 其次,读《论语》要先从识字开始。《论语》当中有些文字,表面上看古今不异,但实际含义却“风马牛不相及”,这就应该选一本注释比较好的本子。读的过程中,一开始不要急于看译文,先看原文,再把注释看透,然后再回到原文,不要依赖译文去理解原文。这样刚开始会慢一些,“十目一行”;不用急,《论语》读下来,速度会快起来,到“一目十行”。我不赞成先看今人对《论语》的“别裁”、“今释”一类的书,这类书不是不能看,而是要在对《论语》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之后再去看。所以先要通读乃到读通《论语》原著,再看“别裁”、“今释”一类的书,自己的脚跟站稳了,心中有主见,不至于人云亦云,空谈无根。 中国的文化典籍是有结构的,《论语》既是元典,又相对比较简洁、流畅,易读易记。《论语》读通了,接下去读《孟子》等其他典籍就容易了。 (张儒平) P4-5
-
易传全译刘大钧、林忠军《易传》之名,最早见于战国:人们将解释《周易》的文辞,称作《易传》,又称《十翼》??现在《易传》己成为《周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易传全译》是当代易学大师刘大钧教授、林忠军教授的最新力作,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关于《易传》诠释的读本??乃为易学研究者、爱好者探寻《周易》奥秘的必备入门书。 最初为《易传》古经作传解的文字,究竟起于何时,已不可考,据史料记载,汉代系统以《易传》解释《周易》经文的,为西汉人费直,现在《易传》己成为《周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是当代易学大师刘大钧教授、林忠军教授的最新力作,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关于《易传》诠释的读本,其尽量将《易传》原文本意信实可靠地译为现代汉语介绍给读者,凭借此书,或可由浅入深,先窥其门户,然后登其堂奥矣!此乃易学研究者、爱好者探寻《周易》奥秘的必备入门书。
-
论语和我吴新成读《论语》的人渐渐多起来了,怎么读,却大有不同。孔子不说大道理,只说怎么做。所以读《论语》,重在一个“行”字,虽然也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但若是不能行,还是不能称为懂了道理。由此看来,读《论语》,是可以不必通读的。这本小书,仅选了《论语》全书的三分之三,归为十八个专题,意思就在于方便我们中的大多数来“读”。孔乙已说“回字有四样写法”,而我们只要会一种写法,写好,也就够了。今天我们读《论语》,需要借力,这书流传了两千五百年,每一章都有几种、几十种注疏解说,我们或者只要知道其中一种,认真去体味,大概也够了。因为读《论语》重在行,则凡解说应当利于行。这是一。其二,说到行,不离孝、悌、忠、信,但若有行得孝、悌、忠、信,却是个自己救自己的“自了汉”。《论语》里有着对人类社会诸多方面最高理想的标准和追求、有着对中国传统学术最高学理的涵盖和探索,注意及此,才是善读《论语》的真正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