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
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陈以爱著《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对北大国学门历史的阐述,并不仅仅是为了说明围绕着现代学术体制建立和发展之相关问题,因为正如《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一开始就指出:国学门的成立,是整理国故运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这一学术运动的兴起与扩展,同样是现代学术文化史的中心课题。
-
南部新书(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共有十卷,北宋钱易撰,被收入清乾隆时编集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旧本卷首题{笺后人},尽以姓谱载钱氏出笺铿也。易字希白,吴越王宗之子,真宗朝官至翰林学士。是书乃其大中详符间知开封县时所作。皆记唐时故事,间及五代]。又说:[晁公子读书志作五卷,焦竑国史经籍志作十卷,今考其标题,自甲至癸,以十干为纪,则作十卷为是,公式所记,殆别一合并之本。]案四库所录晁氏郡齐读书志是袁本,但检卫本也止有五卷,是如提要所说是合并抑有缺失尚未可知。而宋史艺文志录此书已作十卷,则并非到了明人焦竑才著录此十卷原本。
-
国学研究袁行霈主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本卷内容包括“再读晚唐苏谅妻马氏双语墓志”、“祅教东传长安及其在陕西的遗痕”、“元朝诏敕制度研究”、“伍子胥故事丛考”等文章。
-
书韵楼丛刊本社编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治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们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代更是古内诗歌最发达的时代,唐诗成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精神遗产之一,影响久远而巨大。明清时俗谚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通俗地形容了唐诗对人们学诗的典范作用。“三百首”的数量,除了遥接“诗三百”的典故之外,还巧妙地表达了人们对读唐诗取精用宏的态度。
-
墨子考论秦彦士著本书为科研课题《〈墨子〉城守诸篇新注》的前期成果,除了对《墨子》思想的研究之外,特别注意墨学对当代思想文化建设启示意义的揭示。
-
易经新说何元坦著《易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一座思想内涵极为丰富的精神宝库,我们理应迎难而上,挖掘并弘扬它。我们只有将《易经》的古训遗教真正领会了,为今人所用,才不辜负先祖的殷殷之心,才不愧为中华民族的龙的传人。读《易经》好似打一场持久的攻坚战,既要有勇气和毅力,又要有智慧和方法。
-
淮南子物语张春晓文;阿桂图《淮南子物语》脱胎于讲述哲学思想及对大自然探究的《淮南子》,《淮南子物语》用一种全新的讲故事的形式,以现代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再现了此书的文化精髓。
-
闲情偶寄(清)李渔著精美印刷,收藏经典,增有精美书签,双色图文,并附详细译文、赏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丛书,精选中国历代经史子集名著百部,内容涵盖古代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历史巨著和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著名选本,以古籍名著今译的形式奉献给读者。本套丛书采用图文双色的形式推出,人们在欣赏,赏读文字的同时,又能看到著名的山水画,所选图画皆出自《芥子园画谱》、《一品堂画谱》、《三希堂画宝》等画集。观赏玩味之时赏心悦目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们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为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我们特推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丛书。这套丛书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精选我国历代经史子集名著多种,以古籍名著今译的形式出版。我们首先重点选取我国古代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历史巨著,又兼及历史上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著名选本。考虑到普及的需要,考虑到读者的对象,就每一部名著而言,除个别是全译外,绝大多数是选译;即对从该名著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予以译注,译文力求准确、畅通,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使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愿意去读,都能读懂,以便从中得到教益。
-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明)凌蒙初暂缺简介...
-
四书五经常万里编《大学》(春秋)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实现这三个修养目标,必须按照八个条目来循序渐进地实行。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春秋)孔子在古人心目中,此书是修身治国的宝训。因此,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中国人的圣书。它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持久的影响,后人称之为“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庸》(春秋)子思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劂中。《孟子》(战国)孟轲孔子以后最有影响的一位儒家大师。被世人奉为“亚圣”。唐代思想家韩愈认为,孔子的精髓惟孟轲传承,“柯之死,不得其传”,足见孟子的地位。《尚书》(战国)孔子是我国现存最古老而完整的史书,它是对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历史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保存了我国上古时代极为珍贵的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南宋蔡沈在《书经集传序》中所说:“天下大经大法,皆载此书。”《周易》(商)姬昌编著历代帝王用它卜知朝代更替,江山短长;居官者用它爻知仕途吉凶;百姓用它封卜旦夕祸福。《诗经》(春秋)孔子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礼让》(西汉)戴圣人人各有欲望,争则纷乱,礼则安邦。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相敬,天下可治。《左传》(春秋)左丘明适时地提出了“夫民,神之主”和“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主题,记载并肯定了邾文公、郑子产、齐晏婴等政治家所提倡的“重民”思想。大胆地阐扬和维护平民利益,重视“人事”作用,敢于怀疑“天道”权威,字里行间洋溢着古代民主思想的风采与人文精神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