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
声律启蒙 探源精解车万育 著;王润安 注《声律启蒙》探源精解是学习汉语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的优秀实用读物,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话典故、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山河景物、器用饮食、鸟兽花木等。原著的精美语句多源于古代的诗、词、文、赋,有的是引用原话,有的是化用句意,都蕴含着某种事物或某个典故。本书编者力求准确地找寻到每句话、每个典故的来源与出处,并探究出全句话的含义,以展现其精深广博的文化内涵。阅读此书,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丰富文学、历史知识,初步掌握创作诗词和撰写对联的语言技巧很有帮助。
-
日讲[清]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钦定 著;[清] 陈廷敬,李光地,叶方蔼,张廷玉等 编;李孝国,杨为刚 等 注;[清] 陈廷敬,李光地,叶方蔼,张廷玉等 编纂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在宋代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康熙皇帝亲政以后,非常重视经史等传统文化典籍的学习,于康熙十年,力主将经筵大典变更为经筵日讲,选择当时的高官重臣作为日讲官,选取四书五经及《通鉴》等治乱兴衰之典籍而“讲贯?绎”,希望借助经筵日讲让内阁各部重臣自上而下学习汉儒经学,统一认识,甄别治国方略,拨乱反正。从康熙十年四月开始,到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止,通过长达十五年的日讲学习,康熙皇帝对儒学的思想体系和精神实质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并吸收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作为自己制定政策的主要依据,结合当时的国情,施仁政于天下。 由康熙皇帝主持的这次中国历史上的超长帝王读经,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讲义资料,康熙甚为重视,命进讲大臣等将之整理成书,刊印成册,以此作为未来的皇帝、皇族、大臣们学习儒家典籍的教科书。《日讲解义》、《日讲解义》、《日讲解义》、《日讲解义》等刻于康熙年间,《日讲解义》刻于雍正时期,唯《日讲解义》因卷帙繁多,直至乾隆十二年才刻印成书。 这一系列日讲讲义,在此后数百年历史变迁中曾遭逢意外,《日讲解义》不幸散失,只存余下五种,使我们今日无法得见这套珍贵儒家典籍教材的全部。不过对于余下的五种,都独自成书,依然是一套绝品的经典。 本书就是以现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日讲四书解义》、《日讲解义》、《日讲解义》、《日讲解义》、《日讲解义》、《日讲解义》为底本,采用简体横排的形式出版,原文进行了点校,对难以理解的词语也加以进一步的注释,以求让这套经典重新焕发生机。
-
礼记全鉴东篱子 著《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礼记全鉴》对《礼记》进行了翻译、解读,对艰深晦涩的文字注音、解释,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并应用。
-
诗经诠解孔子 著《诗经》全面展示了西周开国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全貌,对于后人考察周代的历史、宗教、文化、习俗,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极多,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诗经诠解》重新编译了整本《诗经》。
-
三十六计诠解孙允武 著《三十六计诠解》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庚相沿用,有心人便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今天,《三十六计》丰富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军事斗争的范畴,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管理、科技、体育乃至人生哲学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立身处世、指导生活的重要智慧源泉。
-
国学概论马瀛 著这是一部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有关国学的专著。我国以儒佛道三家思想为基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学东渐之后产生了危机,如何面对这个传统,认真地加以整理使之在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扬光大,的确是一个世纪以来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不厚古非今,亦不妄自菲薄,在章太炎、钱穆等国学大家的研究成果之上重加厘正,以通俗、浅近的语体介绍了中国近三千年传统文化的沿革、发展。
-
《庄子》智慧全解丁一 著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的哲学并称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论。在政治上也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历代知识分子认为老庄哲学,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 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 贴近人们的内心。它处在儒家的严规与佛家的禁欲之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呼吸的空间,它的率真,坦诚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给予了世人 大的心力。《庄子》一书数十万字,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已经发展到非常高深的水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因此,《庄子》无论在我国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古文观止译注阴法鲁 著《古文观止》共选录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二百二十二篇古文,是一本流传甚广、影响甚大且传世不衰的文章选本,原为为当时的学童和其他读书人编纂的一本古文启蒙读物,旨在初步了解古文的内容、文体、风格,增长历史、文学知识,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提高古文阅读能力。这本译注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师生共同执笔,对每篇古文都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白话文翻译的工作。底本采用中华的排印本,同时参照清乾隆年间映雪堂刻本加以比勘。题解部分交代选文背景、中心内容,并对选文作简单评价;注释部分言简意赅;译文文笔优美,便于今天的读者学习、欣赏。
-
诸子箴言何书明 著《诸子箴言》撷取诸子经典著作中值得学习与体会、思考与运用的箴言。读了这些箴言,我们就会感到诸子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发出了响彻千古的声音,穿越时空,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和新的帮助。
-
国学问答黄筱兰,张景博 著本书采用问答体裁,编者共设计了400余个问题,一题一问,每问在数十至一二百字之间,概括地向读者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以及主要流派、典籍,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国学入门书。内容涉及经学、诸子、史学,各代学术源流,主要著作及版本知识,传统小学基础,以及小说、戏剧、诗歌各流派、风格、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