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
中华谋略经典注 著,孙建民,黄朴民,马瑞 译《三十六计》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集韬略计谋之大成,不仅对前代的兵家谋略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而且结合《易》理予以哲理性、创造性的发挥,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实用对联全鉴迟双明 著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与诗词曲一样具有高度文学性和美学意义,而它的实用性则是诗词曲所无法比拟的。春联增加喜庆的增加节日气氛,婚联赞颂婚姻的美好,寿联祝愿老人长寿,挽联则寄托对逝者的缅怀。
-
中华谋略经典黄朴民 译《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相传为春秋末吴国将军孙武所撰。凡十三篇,六千余字,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该书总结了春秋时代的战争经验,强调“慎战”“知道”等军事思想,揭示出战争的本质和一些重要规律,对后世的政治、军事、哲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方式诠释传统兵书经典,是一部优秀的兵学经典普及读物。
-
飞花令全鉴迟双明 著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河北电视台《中华好诗词》栏目率先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用于两位选手间的对抗赛,之后《中国诗词大会》等诗词综艺栏目也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
-
中华谋略经典黄朴民 译《吴子》一书全面、深刻地总结了战国前期丰富的实战经验,是继《孙子兵法》之后又一部体系完备、思想精辟、价值巨大的兵学名著,举凡治军原则、教育训练、军纪军法、选将任将等问题,此书均有深入阐述,其中不少思想直到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司马法》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兵书,是中国兵学文化的总源头,也是我国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第一座巍峨的丰碑,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
-
国学概说陈璧耀 著本书为介绍传统国学基础读物,分绪论、经史子集概说及附录三部分内容。绪论介绍了“国学”的概念、命名缘由及国学的分类与派别;经史子集概说为全书主体,共四个章节,全面论述了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的基本特征与发展历史,对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著作的思想内涵、学术文化影响等加以介绍,兼顾知识性、资料性与学术性;附录则包括常见国学名词简释和国学最基本的阅读书目。 本书重点突出,内容充实,脉络清晰,系统性强,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传统学术的概貌,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
曾胡治兵语录全鉴迟双明 著《曾胡治兵语录》是清代曾国藩、胡林翼有关治军、用兵方面的言论而编成的一部语录体兵书,由蔡锷辑录,曾作为黄埔军校教材。全书分为将才、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治心等章,系统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
-
中华谋略经典黄朴民 译《尉缭子》,约成书于战国晚期,现存共二十四篇。前十二篇主要阐述战争观以及战争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攻守权谋和具体战法、作战指导等问题,后十二篇主要阐述治军原则和各种军制军令。本书也可说是战国时期三晋地区尤其是秦国战争实践的理论总结,思想精辟,内容丰富,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兵学文化遗产。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问答体形式写成的兵书,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九十八次问答。具体内容为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论题广泛,见解深刻,与大多数兵书不同的是,本书多结合战例阐述兵学哲理,主要以唐以前的著名兵家言论、战例,联系唐朝前后经历的战事,来论述奇正、虚实、攻守、列阵及军制等问题。
-
诸葛亮兵法全鉴迟双明 著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司马懿与他多次交兵,赞叹他是“天下奇才”。本书包括将苑、便宜十六策、兵要十则、诸葛亮传四大部分。为了便于读者轻松阅读,本书开设了注释、译文、故事链接等版块,力求成为生动、通俗、无障碍的版本,使读者更好地领略一代军事奇才的智慧。
-
尚书周秉钧 注《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尚书》是儒家传统中的核心典籍之一,它记载了自上古尧舜时期直至西周初年的古史资料,是我国非常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在内容上,《尚书》典、诰、誓、命等四种体式记载了虞、夏、商、周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反映了上古华夏文化的各个侧面,是学习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但因其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后世常称为难读,现代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更是望而生畏。周秉钧先生是现代训诂学大家,在《尚书》学研究领域享有盛名,这本《尚书》于今古文各篇皆有收录,针对原文有详尽精当的注释及文意准确的白话译文,浅显易懂,较好地反映了《尚书》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