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
中华经典诵读 乐府诗选龚景素 校乐府是古代的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正式设置乐府,负责搜集民间歌谣,制定乐谱,以及训练乐工。凡是经过乐府谱曲、演唱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此外,后世文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所作的诗歌也被统称为乐府诗。乐府诗内容广博,题材丰富。《中华经典诵读 乐府诗选》精选了50首秦汉至唐朝的乐府诗歌,内容广泛,涉及劳动人民生活、征人离愁、徭役之苦、青年恋情、交际应酬、人生哲思等,对读者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和精神气质有一定的帮助。
-
王阳明全集[明] 王守仁 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儒家思想博大精深,王阳明思想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基因,是现代人学习儒家思想、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之一。 为了传承和弘扬王阳明思想,便于现代人阅读王阳明著作,我们以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集》为蓝本,精心编撰了这部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照的《王阳明全集》,全书共八册,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和附录六大部分。 这是一部适合所有人阅读的《王阳明全集》,是一部值得收藏的珍贵文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和工具书。
-
论衡王宁 编,岳海燕 校,高苏垣 注《论衡》是东汉哲学家王充的一部巨著,全书共八十五篇(其中《招致》仅存篇目)。作者针对当时社会流行的诸多虚妄之说进行论辩衡量,充分展现了其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 由于“全书浩繁”,为方便初学者阅读,原注者高苏垣先生从中选取其尤为重要者三十篇,且对所选篇目“披其菁华,芟其芜蔓”,进行精编。高先生有感于历代对《论衡》重视度不够,没有系统的校勘训诂之作,对《论衡》做了集注。 本书原注文辞精炼,内容丰富,既有对《论衡》文本的校勘,也有字词音义的解诂,还有对人物、掌故、地理、名物、典制等的阐释。书前有原注者所撰《绪言》,综合评介《论衡》其书及其整理研究史,简要交代本书编选的基本情况,“并就训诂、事类、校勘三者,举例若干条,列之于下,以略见董理是书之梗概”,对读者阅读本书和进一步研读相关著作都很有帮助。 新编承袭原本,查阅相关文献,对原文及注释做了校订工作,并在“新编导言”中着重介绍《论衡》的成书背景、思想内容及版本情况,冀能对读者阅读和使用本书有所帮助。
-
唐诗三百首[清] 蘅塘退士 著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
中华经典诵读 菜根谭[明] 洪应明 著,徐东舜 校《菜根谭》是一部明代清言小品文集,所收内容大多文辞优美,对仗工整,意味隽永,直指人心。它们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在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不仅能教人如何勘破世情,应对世事,亦能鼓励人磨炼意志、奋发向上,具有划时代的教育意义。
-
中华经典诵读 蒙求[唐] 李瀚 著,曹鑫 校《蒙求》系唐朝李瀚所编著,是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中华经典诵读 蒙求(拼音注释版)》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全书所讲的,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包括一些传说人物故事。不论是通俗程度、普及性亦或是可读性,都不失为古代蒙书中的佼佼者。
-
不战而胜翟江月 等 著《不战而胜——孙子的兵家智慧》是“中华传统智慧丛书”中的一册。本书主要解读《孙子兵法》的兵家智慧。《孙子兵法》是深受国内外读者欢迎和喜爱的不朽名著。《孙子兵法》本身篇幅较短,结构紧凑,因此本书的结构主要遵从《孙子兵法》的结构,分为十三章,每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侧重释读孙子原著,第二节结合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通过优秀将领的成功战例以及失败者的惨痛教训来解读孙子的战略战术和战争理论。
-
藏书珍藏版李楠 著“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作者凌蒙初。
-
藏书珍藏版李楠 著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命题,受到后人的广泛推崇。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等都是“阳明心学”的追随者。其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鮮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响。本套在尽量保留原版面貌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对全书做了精心的编排和修订。
-
文选叶当前,沐向琴 译《文选/古典名著普及文库》根据当时文学发展现状选录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后代注释、评点中不断经典化,自然值得细致研读。但经典的诠释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文选》中的作家、作品在不同时代显晦替变,其文体分类与今天的文学体裁则大相径庭,《文选》的选本如何取舍颇费斟酌。首先,在尽量多选取魏晋南北朝作家的基础上兼顾经典文学作品。如阮籍《咏怀诗》十七首、左思《咏史》八首、郭璞《游仙诗》七首等全部选录,避免割裂。作家的选择方面,像文学史上不太关注的曹大家、祢衡、王康琚、殷仲文、谢瞻、王僧达等人,他们的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文学视野。其次,在文体上,赋与诗歌是古今非常受重视的两大文体,故重点选录,而七、表、书、檄、辞、序、颂、铭、诔、碑文、墓志、祭文等体选录的相关篇目,亦有文化传承与开阔眼界的意义。最后,为避免重复而不得不割舍部分作品,如骚体的《楚辞》,专书注释与直解之作很多,论体的作品在《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等选本中也频繁选录,故均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