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繁体版)》是在一九六四年版《中国历代文论选》的基础上经过较大修改、增补,编写而成的,由郭绍虞主编,王文生任副主编,钱仲联参加校订全书并担任部分编写工作,顾易生参加阅读垒稿,李庆甲、张海108担任先秦及近代主要部分的编写工作,王文生、田念萱、黄屏担任两汉、魏晋南北朝及明、清部分的编写工作,顾易生、蒋凡担任隋唐、五代、宋、金、元部分及部分近代的编写工作。
-
有狼的风景(日)近藤直子著;廖金球译作者以另一种文化视野和眼光,以及女性评论家的纤敏的艺术感悟力,读解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既有独到而深刻的思想发现,又能把握作品陷秘的艺术底蕴,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种来自异域的新鲜别致的启发和借鉴。
-
边缘与暧昧王干著《边缘与暧昧》针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文化心理、文学关系、城市文学的叙述形态、文坛特点、文艺批评,以及文学作品等进行了探索。
-
鲁迅的文化视野阎晶明著真诚的敬仰和空泛的赞美,严谨的研究和过度的释义,无恶意的误解和有恶意的辱骂,鲁迅是一个无尽的话题,是一场永久的争论。《鲁迅的文化视野》紧密抓住鲁迅的“当代性”现象,回应着下文坛与学界引发的一系列关于鲁迅的争论。
-
散文研究贾平凹主编《美文》建刊已经百期,这一天应是我们的节日,热闹得如过小儿的满月和给大人祝寿。但华灯结彩、四方来贺于满月里的小儿是浑然不觉的,于寿诞的大人则是待客的忙活,搞不清了祝寿是他欢乐还是让他受累。八年了,纷乱的生活留下了整齐的百册杂志,生命是一杯苦涩的酒,每一期杂志都是嚼不尽的下酒菜。 在我的感觉里,女儿在幼时,我每天半夜回家,女儿已经睡了,脱鞋时看见客厅一大堆大人鞋中的那一双小小的皮鞋,心里就充满了温馨和爱怜。而女儿长大了,上学了,女儿带给我的却是养活她的沉重的负担和培养她的重大责任。《美文》创刊在1992年9月份,当时的散文创作并没有“热”的局面,相反,倒显得几分冷清。自70年代末开始逐步繁荣的新时期文学创作,诗歌和小说都得到了广泛而充分的探索与实践,惟独散文领域一片落寞。散文写作成为了小说、诗歌的附庸,报刊上的散文栏目仅成了一种文体的点缀,似乎是有一些职业的散文家,都知道他们著名,却并不清楚他们到底写了些什么。敢不敢创建一份散文杂志,许多人在质疑和反对着,空白使我们有了机遇,空白的恐惧也像影子一样拖在我们身后。独自的夜行人要大声歌唱着为自己壮胆的,于是创刊的第一期上,我们将“大散文’的字样赫然写在封面上。我们的本钱是杂志社的骨干人员,都是资深的编辑,更都是在当地颇有了声望的作家。提出“大散文”的观念或许在名称上并不完满,但绝对是面对了当时的散文困境,不满了对散文现状的沉沦,企图突围,引导写作,改造读者的一种共识。我们清楚,我们不是理论家,也不是要哗众取宠为刊物的生存而恶炒,只是以我们的能力做转化,就像把虫子要变成蝴蝶,把种籽要变成大树。可以说,“大散文’并不只是一个口号,它也是我们编刊的指南。 正因为我们人微言轻,是外省人办的外省杂志,一锅水在别人早烧开了,我们却得费多得多的柴禾,甚至是黑烟腾腾地冒了半天才澎起焰来。我们的工作首先在于对散文门户的独立,属于小说的还给小说,属于诗歌的还给诗歌,这样的工作不是将散文弄得纯而又纯,恰恰相反,却是要扩大散文的境界,拓展散文的路子。这些问题如果现在看来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当时走每一步却十分艰难,且引动了散文界激烈的争论。有人在嘲笑我们:《美文》上的文章就都是大散文吗?我们在做屋基的时候是不能说我们做了房子,但房子一旦盖起来,我们可以说屋基就是房子的一部分。我们前前后后开辟了各种专集,比如海外作家的,国内地域性作家的,某一个门类的,某一种题材的,竭力打破所谓专业散文家的圈子,竭力打破所谓文化人的圈子,不管什么人,不管哪一类文体,只要文章写得好,我们都吸纳,使散文不再成为专业散文家的象牙塔和文人的精神后花园,让它更有时代感和生活实感,宁愿粗糙,不要矫饰,敢不迎合,包括政治的、世俗的和时髦流行的,一定要激情和鲜活。我们办的是平民杂志,办刊的过程却使我们精神高贵,在如何建设现代汉语基础上的散文写作,如何对散文文体做重新审美。我们有过喜悦和困惑,当其主张和实践逐步得到了写作者和读者的普遍认同与支持,又被许多报刊遥相呼应后,我们方明白一个杂志越是有灵魂,越是能独立,越是有独立性,越有援助的道理。(节选) 贾平凹2000.8.25 西安
-
王朔辞典龙年著如果《大话西游》的台词令你吟念千回;那你在聚餐时侃侃这些词条,定让一桌子人喷饭不止,浪费了一桌好菜,不过,光笑也就够你“笑不完兜着走”,没准还会传染给上司们。书中绝大部分的词条源于“痞子大师”王朔的作品,大部分与王朔有关的事情解释清楚,不仅有趣而又新颖,机智、诙谐而幽默,而且它的现实性,往往能够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言人所不敢言,总能一针见血,一下子说到大伙的心里去,耐人寻味。调侃中每每令读者忍俊不禁,大叹“妙!妙极子!”
-
朱自清朱自清著;赵一夫选编朱自清先生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他的散文韵致无穷,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读之令人心醉沉迷。《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历来一直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在“五四”时期散文、小品“极一时之盛”“绚烂极了”的散文百花园里,有周作人的隽永,俞平伯的绵密,徐志摩的艳丽,冰心的飘逸,而朱自清先生则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钟敬文《柳花集》,群众图书公司1929年初版),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本书收入了其散文、杂记近80篇。
-
夏济安选集夏济安著1981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乐黛云先生编选的《国外鲁迅研究论集》,书中收录夏济安的《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一文,这是大陆读者和文学研究者首次知道夏济安的大名,知道夏济安在鲁迅研究方面的独到见解。但是,迄今整整十八年过去了,夏济安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等更为广大的领域里的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却仍不为大陆读者所知,这实在是件遗憾的事。
-
莎士比亚历史剧故事集(英)A.T.奎勒-库奇(A.T.Quiller-Couch)改写;汤真译本书被公认为是英国散文家兰姆姊弟改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的姊妹篇,其作者是很有名词的英国作家A.T.奎勒-库奇(1863-1944),他用散文形式改写了莎士比亚的10部历史剧中的9部,略去了《亨利八世》,另外加入了以古罗马为题材的悲剧《科利奥兰纳斯》和《裘力斯·凯撒》,故成11个历史故事。本书主线清晰,层次分明,既忠于原著,又有所创新。现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出版,很适合大学英语系师生和广大莎剧爱好者阅读。
-
周作人传钱理群著内容提要周作人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却在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时代,最后堕落为汉奸文人。周作人的一生,以悲喜剧色彩表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复杂性、曲折性与深刻性。本书作者以十年功夫,搜寻、发掘了大量史料,对周作人的政治、文化、人生选择,独特个性及其内含的丰富的历史、心理内容,作了精细的描述与精辟、独到的分析;同时展现了周作人与章太炎、蔡元培、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同时代人的复杂关系,以周作人为中心的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的广阔背景,力图通过周作人“一个人”看“一个时代”,以展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个重要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