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在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阅读过大量文学、历史方面的古籍,并且写了不少批语。毛泽东批读过的书,有些已经散失。编进这个集子的,是保存下来的毛泽东三十九部文史古籍的批语。毛泽东批语据中央档案馆收藏的原件刊印,保持原貌,只对有些没有标点的批语加以标点,对批语中的讹误衍漏径作订正。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有精湛的理解。他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在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阅读过大量文学、历史方面的古籍,并且写了大量批语,编进这个集子的,是保存下来的毛泽东读三十九部文史古籍近300条批读。简者数语、繁者数千言。批语根据中央档案馆收藏的原件刊印,为首次公布的珍藏文献。
-
新时期文艺新潮评析程代熙 主编本书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切入新时期文艺论争的热点,通过细致深入的梳理和剖析,澄清了一系列重要问题。著名文艺理论家陈涌说:"这本书对新时期以来搅动中国整个文学艺术界的风起云涌的"新潮"文艺作出了一个比较完全的描述和比较系统的初步总结。"
-
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与艺术天地孙静著陶渊明,魏晋风流的代表。他安贫乐道、崇尚自然,他的诗作促使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进人更纯熟的境地,是东晋诗坛绕不开的人物。在《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与艺术天地》一书中,作者在每一个中心主题下都精心选用陶渊明的诗歌作标题,概括陶渊明对传统文化的贡献、家世与生平、功业情结、理想憧憬及其内涵、田园理想及生活情态、“志意”及其内涵、隐逸的特点及思想根源、田园诗的特点及创作方法、美学观及艺术风格特色等,可谓匠心独运!
-
尤里乌斯·凯撒(英)莎士比亚(W.Shakespeare)著本剧的故事梗概如下:公元前44年2月15日在罗马共和国,“前三人执政”之一的凯撒已经独揽大权,正在庆祝平定庞贝的两个儿子在西班牙的反抗的胜利。追随者要拥立凯撒为王,他自己半推半就。执政官凯歇斯劝说以正直闻名的首席执政官勃鲁托斯和他结盟,联合其他一些贵族,来颠覆这个独裁者。勃鲁托斯虽曾是凯撒的好友,并得到他的提掖,但为保卫共和与自由的理想,在经过一番内心斗争之后,毅然担任了叛党的领袖。凯歇斯则比较讲究实际,而且怀抱着一定的个人野心。他是勃鲁托斯的妹夫,本来两人有些嫌隙,但这时看到成事有赖于勃的声望,所以听从勃的领导。勃鲁托斯信奉希腊斯多葛派哲学,清心寡欲,强调荣誉和责任感,轻信旁人,倾向于唯心主义;凯歇斯信奉希腊伊璧鸠鲁派哲学,注重生活享受,不信神怪,善用心机和权术,倾向于唯物主义。叛党于3月15日乘凯撒在神庙听取请愿之机,一拥而上,乱剑将他刺死。事后豁达大度的勃鲁托斯不但没有同意处死凯撒生前的亲信安东尼军官,反而允许他收殓凯撒的尸体并作悼念演说。安东尼巧妙地进行煽动,把群众不满凯撒的情绪转向反对叛党,纷纷要求为凯撒报仇。勃鲁托斯和凯歇斯等人被追逃亡,到小亚细亚招兵买马,策划卷土重来。安东尼同莱必多斯和凯撒的养子奥克泰维斯联合,成为“后三人执政”,统治罗马,并派兵剿叛。公元前42年秋腓利比一役,勃鲁托斯战略错误,全军覆灭,他穿剑自杀。
-
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等译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几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滋润着亿万人的心田,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成为全人类的一笔共同精神财富。他的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历代作家都将它视为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德国诗人歌德曾这样赞美莎士比亚:“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一生都属于他。我读完了第一部,我就像是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目看到了光明德莱顿称他“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柯勒律治和华兹毕斯等诗人都将莎士比亚视为浪漫派诗人的最高典范,给予无以复加的赞美。雪莱、济兹等人也是莎士比亚的崇拜者。伏尔泰、席勒、巴尔扎克、狄更斯、普希金、罗曼·罗兰等都对莎士比亚进行过模仿,作品中都留下了莎士比亚的影子。几乎所有的大音乐家,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等,都以莎士比亚的戏剧为题材创造过音乐作品。
-
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三)主要包括了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篇、亨利四世下篇、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这不是一场妇人的战争,可以凭着舌剑唇枪解决我们两人之间的争端;热血正在胸膛里沸腾,准备因此而溅洒。可是我并没有唾面自干的耐性,能够忍受这样的侮辱而不发一言。首先因为当前陛下的天威之前,不敢不抑制我的口舌,否则我早就知把这些叛逆的名称加倍掷还给他了。要不是他的身体里流着高贵的王族的血液,要不是他是陛下的亲属,我就要向他色然挑战。
-
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所拥护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他所相信的,是“开明君主”统治下自上而下的改革。他看不起群众,反对群众的暴力革命,因而在阶级矛盾激化时,他只好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解释为善与恶的冲突,寄希望于道德改善,但道德改善既难以实现,又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结果就不可避免地使作者自己的思想陷入重重的矛盾之中。莎士比亚的一系列重要悲剧除了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问题外,也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这种矛盾。这些矛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作为先进阶级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者共同的矛盾。
-
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等译真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你们说你们见我这样子,心里觉得很厌烦,其实我自己也觉得很厌烦呢;可是我怎样会让忧愁沾上身,这种忧愁究竟是怎么一种东西,它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我却全不知道;忧愁已经使我变成了一个傻子,我简直有点不了解自己了。您的心是跟着那些扯着满帆的大船在海洋上簸荡着呢;它们就像水上的达官富绅,炫示着它们的豪华,那些小商船向它们点头敬礼,它们却睬也不睬,凌风直驶。
-
楚辞与原始宗教过常宝著《楚辞与原始宗教》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系列”的一种。全书在充分利用已有的文献材料和考古材料的基础上,从原始宗教的特定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对楚辞的生成,文本形态和文化功能作了积极的探索。比如从文化史出发,结合《天问》的内容、形式,论其为一部巫史文献;指出《离骚》的诞生和它独特的结构方式都与某种巫祭仪式有关等等。在此基础上,《楚辞与原始宗教》着重提示了“香草美人”作为文学原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并细致地分析了楚辞的文化物质,以及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楚辞与原始宗教》的研究有益于更合理、更通畅地解读楚辞,有益于更进一步地理解这一特定的文化现象。
-
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选(俄)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刘季星,李鸿简译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著名的俄国作家。他于1844年开始文学生涯。作为小说家,以其《罪恶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鸿篇巨制早已享有世界性的盛誉。而本书汇其游记、随笔、抒情散文、评论、演说于一集,以不同时期的不同体裁、题材、风格,异彩纷呈地展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散文创作上的非凡成就。 本书系第一部中译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选集。选译二十九篇力作,约二十万字,其中绝大部分篇章为首次译成中文。 (编者:G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