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闲看水浒十年砍柴著梁山人中许多是被迫为寇的,但他们的组织结构和朝廷无异,他们的行事原则和官场无异。如果李逵不是做游戏而是真的坐衙寿张县,当了县太爷,他能给当地百姓带来公正么?显然不能。如果宋江真的能打到东京夺了皇位,世上就没有高俅、蔡京么?显然不会。本书从五个方面解读了《水浒》中所潜藏的历史社会学规则:第一编 江湖的控制术宋江一小吏,他能坐在忠义厅的第一把交椅,奥妙何在?也许很多人不喜欢宋江这样无趣的人。但任何人不是无缘无故能坐上头把交椅,宋江这样人物的成功在于及时恰当地整合一切有利于自己的资源。第二编 赌生存的技巧江湖上的人是不干净的,那么官府里的人呢?照样没办法独善其身。高俅以献媚宋徽宗起家,最后官至殿帅府太尉,这种媚上欺下的朝廷显贵,和童贯、蔡京是一丘之貉,自然没有干净的。而那些州县的地方官呢?照样如此。第三编 避免黑暗伤害的智慧一百二十回的《水浒》,写了许多官司,这些官司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一场官司是公正的,无一场官司不是受到权力和金钱的左右。司法的普遍不公,在《水浒》的世界里,已经成为“常例”。第四编 情欲的罪与罚对于宋徽宗和西门庆这样的男人来说,情欲仅仅是他们成功后的点缀和衬托,对李师师和潘金莲这样的人来说,姿色只是他们过得更好的资本而已。她们对情欲的要求,也许更基于人性,更纯粹。但罪与罚、咒骂与中伤总由女人来承担。第五编 末路时的决断攻打高唐州时,“头领林冲横八丈蛇矛,跃马出阵,厉声高叫:‘姓高的贼,块块出来。’”林冲主动出马,一为报柴进之恩,二是出于对高家的仇恨。迫使林冲、柴进两位梁山大功臣上山的为高俅兄弟,高俅才是梁山第一大功臣。
-
麻辣水浒老何著;刘明图段“绿林公司”的传奇历史,一部“替财行道”的财经寓言。在这里,水泊梁山108位好汉,皆为企业发展和职场生存博弈中的特定人群,有不同时期的CEO王伦、晁盖、宋江,有身为智囊的吴用、公孙胜,更有职业经理人林冲、武松、鲁智深……作者将“梁山泊绿林公司”作为一个企业经营的个案研究,是一本当代民营企业的史诗。折射现实,幽默犀利,将引起震动和争议。老何,30岁,英语教育专业毕业,从事过教师、策划人、企业经理等职业,出版过《大象和鼹鼠》等五本经营管理、通俗文化及英语教育读物。现蜇居京城,专事写作。《麻辣水浒》保留了古典名著《水浒》的小说文本原始色彩,更换了历史社会语境,把水浒英雄的故事完全解构,甚至进行了某种颠覆。在作者笔下,没有江湖好汉的铁胆神勇,也没有“替天行道”的冠冕堂皇,只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朴素经济学观点。108名好汉皆为职场生存博弈的特定人群,有自己明确的归属和层次。他们中,既有梁山草寇''''绿林公司''''不同发展时期的领导者王伦、晁盖、宋江等,也有身为智囊的吴用、公孙胜和柴进,更有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杨志、武松、鲁智深、李逵和时迁等人。看着这些熟悉的108个英雄的名字,我们恍如进入一个时光隧道,电光火石之间,历史与现实准确对接。作者将''''梁山泊绿林公司''''的历史作为一个企业经营的个案进行整体研究,深刻表现变革时代的全景画面,探究职场精英的人性话题。波折起伏的春秋笔法,''''王小波式''''的解构调侃,锋利睿智的盛世微言,都会给你带来深层次的思考,使你重拾阅读的快感。
-
笛声何处余秋雨著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笛声何处》是余秋雨将当年在台湾的演讲和十多年来对有关昆曲的文字整理成册而成的。在《笛声何处》中,余秋雨以文化的视角,散文的语言解读了《牡丹亭》《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四大昆曲经典,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老照片也将首次示人,如梅兰芳与“昆曲大师”俞振飞的合影,明清时期昆曲演出的剧场、演员介绍等,这些图片是有关人员千方百计搜集整理而来,弥足珍贵。自序: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十二年前,我曾向台湾的听众描述过这种笛声。应《联合报》之邀,在台北中央图书馆发表了一个有关昆曲的演讲。演讲之余,还与我所敬重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作了一次有关昆曲之美的长篇对谈,发表于《中国时报》。那是我第一次到台湾,《文化苦旅》还没有在那里出版,因此我留给台湾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昆曲研究者。十二年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我的主要精力投注在对人类各大文明废墟的实地考察上。忘了是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我得到消息,昆曲被联合国评上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消息,使我荒凉的心境间增添了一份滋润。我在万里之外,听到了来自苏州的笛声。不久又听到另一个消息,世界遗产大会将在苏州召开。苏州有这个资格,种种理由中有一项,必与昆曲有关,我想。回国后我又几度访问苏州。奇怪的是,似乎冥冥中已有安排,每次都遇到白先勇先生。他忙忙碌碌地往来于美国、台湾和苏州之间,只想把昆曲艺术再一次隆重地推向海内外。他向我介绍苏州昆剧团的演员和剧目时,如家人捧持家珍示客,这让我感到惭愧。我们常常与珍宝相邻咫尺而不知相护相守。所谓文化,就在这相护相守间。近年来,古吴轩着意重振苏州文化的历史荣耀,嘱我谈一谈昆曲艺术。这个建议使我的心情重归平静,慢慢地翻阅以前从事这方面研究时留下的一些文字,终于把十二年前在台湾的演讲和有关篇什整理成册,以襄盛举。文陋心诚,藉以献给美丽的苏州,献给那似远似近的悠扬笛声。目录:上篇两头脱空的尴尬不可思议的社会性痴迷上层文化的高浓度介入充分的理性自觉美学格局的多方渗透下篇魏、梁改革丰收的世纪世纪的丰收生机在民间
-
鲁迅名言录鲁迅著;蔡昇曾,郑智编选《鲁迅名言录》分别是我在北京鲁迅中学执教和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期间的同事。长期以来,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普及鲁迅著作、弘扬鲁迅业绩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鲁迅名言录》的出版,是她们第二次合作的新成果。她们就像鲁迅笔下的韦素园一样,既非名园的美花,亦非高要的尖顶,而只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但鲁迅学的崇楼广厦能有今天的辉煌,是跟她们这类劳作者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密不可分的。
-
吾师余秋雨哈马忻都著2003年初,作者开始写作这本书。写这样一本书的念头,早在 1999年就有了。那时余秋雨老师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摄制组出发去了南亚和西亚,作者正在国内参与制作一百集电视片《中国博物馆》(又名《藏着的中国》),担任总撰稿。在这部繁重的电视大片创作过程中,作者遇到了许多难题,包括历史观、方法论、艺术观等等一系列的冲突与沟通。与此同时,作者几乎走遍中国大地,探访了许许多多文明古迹。像以往一样,每当作者满心收获时,第一个就会想到给余秋雨老师写信,把自己最新、最真实的感受与他交流。正是这样的交流当中,作者对余老师今大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生存状态”,有了更贴近、更自觉的感悟,也产生了要写一本关于余秋雨老师的书的想法。余秋雨先生已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一方面,影响深人全国各地各阶层,享誉全球华语文化界;另一方面,引起少数文化人的激烈反弹。余老师说过这种反弹其实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一种勇敢突破原有格局、重新面对大地民众、亲自历险世界荒原的新兴文化生态。这种文化生态,在他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时已经开始酝酿建立,作为学生,作者想到作者们是最有发言权的,至少作者们认识余老师。书的写作过程很顺利,完全都是自己十几年来对余秋雨先生最真实最自然的认识和感悟,只是越接近完成,心里越不踏实,怕自己能力有限,让“吾师余秋雨”这个概念还不够完整、全面。最后,作者决定大胆向部分与余秋雨老师交往密切的校友和同学征稿,让作者们共同来书写作者们的老师余秋雨。于是,就又有了书的这后半部分。
-
借我一生余秋雨著简介:《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作者简介: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在繁多的头衔中比较重视上海市写作学会一职,因为这个学会由全上海各大学的写作教授们组成,专门研究“写作”究竟是怎么回事。 编辑推荐:《借我一生》是秋雨先生的生命之旅, 是他蔑视灾难、不断突破的精神历程,是以散文笔调贯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诗。他独创的文体交糅了体验与论述、激情与冷静、宏观与细节等诸多对立性因素,呈现全方位的表现力度。书摘:1我的父亲余学文先生,于今天中午去世。在上海同济医院的二号抢救病房,我用手托着他的下巴。他已经停止呼吸,神色平静却张大了嘴。好像最后还有什么话要说,却突然被整个儿取消了说话的权利。医生说,托着,时间长一点,就会慢慢闭合。那么,什么也不用说了,爸爸。闭合吧。闭合并不容易,一松手又张开了。爸爸是有脾气的,但在我面前从不固执,只不过现在他已经看不见了,不知道托他下巴的是我的手。他无法通过触觉感知我。触觉。突然想起,我几乎从来没有与爸爸有肌肤上的接触。小时候我跟着妈妈和祖母在乡下,他在上海工作,偶尔回乡一次,几乎没有抱过我。不是他不想抱,而是过于疼爱我的祖母和母亲担心他抱不好。等我长大,与各种朋友见面时会握手,但与爸爸相见却不会。我叫他一声,笑笑,他应一声,也笑笑。后来他行动不便了,走路时我会搀扶他,挽着他的胳膊,却也不会碰到他的手。他这次走得干脆,没有留下让我们给他洗澡、洗脸的机会。那么,只有今天,当他的生命已经停止,我才真正接触到他,他的毛茬茬的还没有冷却的下巴。爸爸的嘴渐渐闭合了。到今天我才那么仔细地看清,他牙齿洁白,没有一颗缺损。八十多岁能这样,让人惊讶,其实原因很简单,他毕生不抽烟,不喝茶,由于长年的糖尿病又不吃甜食不喝酒。那就更应该闭合了,爸爸,闭住你一口的洁白和干净。2大家都在默默流泪。连妈妈也只是捂着嘴在病床边吞声哭泣,肩膀抽搐着。她知道这是医院,隔壁还有病人在抢救,这儿的哭声会影响那些病人。 对于亲人的离去,余家并不陌生。祖父祖母生了十个孩子,祖父是上海一家著名民族企业的高级职员,薪俸优厚,养得起。但那年月的防病治病水平实在太低,先病死了三个,后来祖父自己也去世了,留下七个孩子给祖母。一个没有工作的妇女在完全断绝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要养活七个孩子是不可想象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劝祖母送掉几个。祖母断然拒绝,说了一句正巧与一部当代电影的片名一样的话“一个也不能少。”祖母懂得,那么多孩子,在培养上只能抓重点,大伯伯死后她看中了最小的儿子,我的叔叔余志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于是,她安排所有的孩子辍学做童工,大家合力让叔叔继续读书,至少读到高中毕业。然而,还是丧事不断。她想攥住每一个孩子,却不得不一个个放手,攥住和放手间的母亲的心,无法度量。直到晚年,她呼叫我们众孙子的名字时常常失口,叫了—个她的死去了的孩子的小名,看我们发傻,她立即更改,更改出来的又是另一个死去了的孩子的小名,一换好几个,一群她没能攥住的骨肉,我们无缘谋面的长辈。最后她才叫对我们的名
-
草根红学杂俎邓遂夫著这本文集,收录了作者1979—2003年间所零星撰写的红学研究论文及评论、题跋文章共40篇。在内容上是丰富的,几乎涉及到了红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在观点上亦非拾人牙慧,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所发表的个人意见;在文风上,生动活泼,雅俗共赏。为了满足一些读者和网友的要求,我把自己二十余年来有关《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研究论文及随笔漫谈结集为这本小书出版。却心血来潮地给它起了一个略显异样的书名——《草根红学杂组》。 贴上一个“草根”的标签,并非为了标新立异,倒像是恰如其分的对号人座。当然也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面对近年来在红学界愈演愈烈的门派倾轧,排斥异己,我一方面深感再陷入其间恐难应对;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就此罢手,永别红坛。故而决心步周汝昌先生后尘,索性远离那个学风日下而有欠公正的队伍,融人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更宽泛更自由的营垒中去。 其实,这个营垒历来就香烟不断,聚者甚伙。从根抵上讲,我打从步人红坛起,一直都是这个营垒中的一员。只不过这个营垒中的人们,从来就没有一个可以借以凝聚、惺惺相惜的旗号和阵地。但不能不承认,目前仍坚持在红学领域里“人自为战”的这类非主流、非正统、非专业的研究者或曰爱好者,其人数之多,潜力之大,影响之广,实不亚于某些自以为“正统”的人所把持操纵的少量“正规军”。而另一方面,正统人士对这类研究者的不屑、鄙夷、排斥、压制,也须臾不曾停止过。柔弱一点的,便只好偃兵息甲,避而远之;像我这样稍顽固的,虽也在我行我素地继续作战,终不免瞻前顾后,大有迅翁当年不得不“横站”以防背后冷箭之忧。堪称当代红学泰斗的周汝昌先生亦愤然宣布“退出红学界”,便是一个显例;近年于红学颇下功夫的著名作家刘心武所受冷遇和讥消,则是又一个显例。
-
鲁迅画传林贤治著鲁迅先生永远是中国读者关注的对象,人们渴望以最感性最直接的方式了解鲁迅。本画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鲁迅的思想、作品及生活有机结合,同时,把鲁迅先生的形象置身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及文化思想史的大背景上加以刻划,复原了一个既具历史深度又逼真如画的活生生的鲁迅。
-
阅读莎士比亚(英)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英)玛丽·兰姆(Mary Lamb)著;萧乾译;汪若图注原序这些故事是为年轻的读者写的,当做他们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的一个开端。为了这个缘故,我们尽可能地采用原作的语言。为把愿作改编成前后连贯的普通故事的形式,加进了一些词 句,—我们曾仔细斟酌,竭力做到不至于损害原作语言的美。因此,我们尽量避免使用莎土比亚时代以后流行的语言。年轻的读者将来读到这些故事所根据的原作的时候,会发现在由悲剧改编的故事方面,莎士比亚自己的语言时常没有经过很大改动就在故事的叙述或是对话里出现了;然而在根据喜剧改编的故事方面,我们几乎没法把莎士比亚的语言改成叙述的文字,因此,对不习惯于戏剧形式的年轻读者来说,对话恐怕用得太多了些。如果这是个缺陷的话,这也是由于我们一心一意想让大家尽量读到莎士比亚自己的语言。年轻的读者念到“他说”、“她说”以及一问一答的地方要是感到厌烦的话,请他们多多谅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叫他们略微尝尝原作的精华。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一座丰富的宝藏,他们得等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才能去欣赏。这些故事只是从那座宝藏里抽出来的一些渺小、毫无光彩的铜钱,充其量也不过是根据莎士比亚完美无比的图画临摹下来的复制品,模模糊糊,很不完整。这些故事的确模糊,不完整,为了使它们念起来像散文,我们不得不把莎士比亚的许多绝妙词句改得远不能表达原作的含义,这样一来,就常常破坏了莎士比亚语言的美。即使有些地方我们一字不动地采用了原作的自由体诗,这样,希望利用原作的朴素简洁叫年轻的读者以为读的是散文;然而把莎士比亚的语言从它天然的土壤和野生的充满诗意的花园里移植过来,无论怎样总要损伤不少它固有的美。我们曾经想把这些故事写得叫年纪很小的孩子读起来也容易懂。我们时时刻刻想着尽量朝这个方向去做,可是大部分故事的主题使得这个意图很难实现。把男男女女的经历用幼小的心灵所容易理解的语言写出来,可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年轻的读者看完了,一定会认为这些故事足以丰富大家的想像,提高大家的品质,使他们抛弃一切自私的,惟利是图的念头;这些故事教给他们一切美好的、高贵的思想和行为,叫他们有礼貌、仁慈、慷慨、富同情心,这些也正是我们自己的愿望。我们还希望年轻的读者长大了读莎士比亚原来的戏剧的时候,更会证明是这样,因为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教给人这些美德的范例。
-
再读鲁迅吴作桥,吴东范,吴虹贤编鲁迅的私下谈话在总的思想倾向、价值观、文艺观、人物褒贬等方面与鲁迅公开发表的文章一致或相谐的,但铁庸讳书,鲁迅私下谈话也有与其公开发表的文字的观点有很多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地方。这些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地方极大的增强了鲁迅私下谈话的神秘色彩及其真实性的永恒的魅力,它们传达出鲁迅无尽的亲切、机智、风趣、智慧、勇敢。大量的鲜为人知的信息,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更为有血有肉的,人性的,仿佛那呼出的气息我们都能感觉出来的真实的鲁迅。应当承认,鲁迅私下谈话也是鲁迅思想与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它们与鲁迅的创作、翻译、书信、日记鼎足而立,构成了他的遗产的全部观景,而这一景观由于新世纪阳光的普照而益见真实、丰满、绰约多姿和光彩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