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惜别(日)太宰治 著;于小植 译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时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藤野先生》
-
鲁迅的最后十年林贤治 著他并不像别的伟大人物那样,带给世间的惟是静止于历史的或一阶段的炫目的光辉;与其说,他带来的是“欣慰的纪念”,凯旋门,缤纷的花束,无宁说是围城的缺口,断裂的盾,漫天无花的蔷薇。作为现时代的一份精神遗产,它博大,沉重,燃烧般的富于刺激,使人因深刻而受伤,痛楚,觉醒,甘于带着流血的脚踵奋力前行。[前言]鲁迅死于20世纪而活在21世纪。这是一个奇异的生命现象。然而,他并不像别的伟大人物那样,带给世间的惟是静止于历史的或一阶段的炫目的光辉;与其说,他带来的是“欣慰的纪念”,凯旋门,缤纷的花束,无宁说是围城的缺口,断裂的盾,漫天无花的蔷薇。作为现时代的一份精神遗产,它博大,沉重,燃烧般的富于刺激,使人因深刻而受伤,痛楚,觉醒,甘于带着流血的脚踵奋力前行。1881年,鲁迅出生的年头,正好临近帝国的悬崖,是时间的断裂带。中国现代化,在民族的屈辱中蹒跚起步,许多陌生的事物,陆续出现在大队蠕动着的辫子和小脚之间。随着经济的萌动,政治改革的一次尝试——戊戍变法——旋起旋灭,蒙受血光之灾。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横亘在官员、士子和百姓面前的共同的问题。汉学家费正清用“沿海中国”和“内陆中国”的概念,阐述中国近代的两大传统。鲁迅的出生地,恰恰落在沿海中国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城镇:绍兴。它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它是越王报仇雪耻的故地,又是新书报最早流布的地方。在它四周,毗连大小村落,具有明显的边缘色彩。鲁迅的大家庭过早败落,对应于古老中国的命运,很有点同构的意味。由于祖父下狱事件的牵连,他曾经在乡下度过一段短暂的“乞食者”生活。祖父被判“监斩候”,由最高统治者于顷刻间的“钦点”决定一个人的生与死,这是荒谬的,但是又是天经地义的。权力的这种不测之威,使他自小便为一种无法言说的焦虑、耻辱和仇恨所抓攫。父亲的长期卧病和后来的亡故,无疑加剧了他的精神创痛;而作为长男,又不得不从中担当沉重的责任。家庭的两次变故,把他无情地推落到社会底层;从小康而入困顿,终致自我放逐,远走异乡,“把灵魂卖给鬼子”。生活的巨大落差,构成了他日后反抗现存秩序的广阔而深刻的背景。可以说,鲁迅来自传统中国的黑暗的深部,来自现代的源头,来自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第一波,来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的粗糙的摩擦面。鲁迅及其时代的关系,就整个现代化进程来说,带有某种“原型”性质。由于改革的缓慢,在一个长时段内,前前后后会产生许多彼此类似甚至雷同的事件;也就是说,在无限张开的现实当中,将仍然不断遭逢以往的幽灵。这种“同义反复”的东西,是最本质的东西。鲁迅始终抓住这东西,对于这个前现代社会,则抓住其中的死结:“吃人”。所谓“吃人”,即作为个人的从生存到发展的各种权利,全然遭到剥夺;用马克思对专制社会的概括,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然而,人们已经习惯于奴隶的非人的处境,麻木,苟且,逃避自由。对于现实,一是不敢正视,二是善于遗忘。鲁迅所作的斗争,不但在于揭露黑暗的事实,还要暴露各种企图掩饰黑暗的行为。可怕的是,这其间,除了官方的布置,还有“同人”的合谋,以及民众的参与。鲁迅天生敏感,激烈,不能容忍有害的事物。他极力使司空见惯的东西陌生化,使隐蔽的东西公开化,使稳定均衡的东西极端化和尖锐化,总之,他要使“黑暗的动物”现形,使“铁屋子”里的人们无法昏睡和假寐,使大家看见事实的实在性,使真理自明。鲁迅的全部努力,几乎都在于揭示时代的真相。所以,当我们重温鲁迅的文本时,就会诧异地发现:被揭露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未曾改变——鲁迅倾其一生都在促进其改变——的事实,已然包涵了一种猫头鹰式的洞见,犹如先知的预言。我们是谁?人还是奴隶?我们是否具备自由的意志和权利?
-
刘心武“红学”之疑郑铁生著《刘心武揭秘》出版后在广大读者中掀起红学热潮,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红学爱好者褒贬不一。究竟孰是孰非? 本书针对刘心武先生的“红学”(秦学)研究,从学术视角和平等交流的层面,提出一系列质疑和理性批评,主要证谬了刘心武“秦学”探佚的四个层次及其内涵,得出了“秦学”缺乏文献依据的结论。作者并结合多年对红学的研讨,阐述了《红楼梦》文本的叙事内容和曹家本事,提出研究红学的目的是探寻《红楼梦》的审美价值,领悟其博大的思想、文化和哲思。 相信读者能在与《刘心武揭秘》的对照阅读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
红星佚史止庵 著;鲁迅 周作人 译《红星佚史》里所讲的是古希腊的故事。这书原名为《世界欲》,因海伦佩有滴血的星石,所以易名为《红星佚史》。 《红星佚史》一九零七年十一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署英国罗达哈葛德安度阑俱著,会稽周逴译。该书周作人直接从英语翻译,一九零七年春完成。其中约二十首诗歌由他口译,鲁迅笔述。
-
断魂枪老舍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新文学,实谓华夏智慧面对现代语境破局之谋,无论就话语内涵还是文体形式来说,在文学史的长河中都是一个激烈的转身。有此剧变,而有一代风流,数辈绝妙文章。告别旧时“言志”与“载道”,新文学义无反顾踏入开启民智的“立人”之途,那个充满焦灼与苦闷、喧嚣与希冀的时刻本身就是饶有意味的一页。而今回头细看先驱者的文本,人的诉求依然激动人心——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彷徨求索的文学家们,是如此直面人生,向善求真,也竟如此违情越俗,踔绝无羁。惟因如此,在当下文化多元交融的现实语境中,现代文学愈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知识构成和审美记忆。????“名典书坊”着眼现代大家传世篇什,遴选最具阅读价值也最具人文承载之艺术精品,以作家个人各体创作为单册,拟将陆续分辑推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本社整理出版现代作家集册凡二三百种,曾先后编有“现代经典作家诗文全编系列”、“世纪文存”、“摩登文本”等现代作品文库。
-
域外小说集鲁迅,周作人 译一九零六年夏秋之际,周作人随鲁迅赴日本;一九二三年七月,二人失和。其间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他们更多呈现为一个整体,所谓“周氏兄弟”是也。《域外小说集》第一册于一九零九年三月出版,第二册于同年七月出版。一九二一年由上海群益书社出版增订本,署周作人译。其中鲁迅据德文转译三篇,余为周作人据英文翻译或转译。本书以群益书社一九二一年初版本为底本。
-
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著;季羡林研究所编简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8.6- )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屯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编辑推荐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
-
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周思源著本书是著名红学专家周思源先生的最新力作。该书选取曹雪芹精心刻画、同时也是读者十分关注的金陵十二钗为对象,从疑点入手,针对当前一般读者心目中可能存在的种种不正确认识,比如林黛玉为什么不可能上吊自尽?给秦可卿看病的为什么不可能是太医院的太医?贾元春为什么不是造成秦可卿之死的告密者等问题,提出一家之言。另外,本书还写了与十二钗有关的几个人物和刑事案件,颇有新意。
-
大话红楼(美)阿特著1.通灵宝玉2.梦醒红楼3.宝玉的名字4.女侠晴雯5.一片流云一片心6.和士玉7.猜谜8.智杀大蟒9.黛玉格格10.男人们的腰带11、君主立宪12.雍王府的阴谋13.一探荣国府14.改革之争15.宝玉大战弘历16.宝玉挨打17.宝玉到底是谁18.晴雯大战了因19.通灵宝玉之谜20.大侠甘凤池21.赵姨娘的情人22.山雨欲来风满楼23.花雨溶溶雾也红24.二探荣国府25.妙玉弹琴26.绣春囊的阴谋27.宝玉认母28.三探荣国府29.查抄大观园30.妙玉擒弘历31.不落金星归碧海32.十四阿哥战了因33.妙玉与柳湘莲34.尤三姐的命运35.凤姐看报36.围棋大战37.宝钗的身世38.血染红绫39.辣糊油的含义40.中秋诗社41.寻找黑材料42.大仇一定要报43.四探荣国府44.金玉姻缘45.调虎离山46.十四阿哥私会元春47.康熙的疑心48.始作俑者是谁49.傲骨凌霜千里梦50.十四阿哥勇擒年羹尧51.黛玉之梦52.雍亲王定计53.贾环袭爵54.钗于奁内待时飞55.黛玉提亲56.先下手为强57.康熙发怒58.宝玉舌战康熙59.曹雪芹名字的由来60.探春怀春61.林妹妹的病62.晴雯救麦克63.宝黛私奔64.李代桃僵65.黛玉见母66.宝玉大闹雍王府67.英雄迟暮68.天有不测风云69.雍亲王设计70.路遇刘老老71.藏宝洞72.沙丘之战73.世之奸雄74.毒酒75.年小妹76.探春夜送遗诏77.弘历抓麦克78.探春私奔79.刘老老的绕口令80.康熙之死81.宝玉再战弘历82.宝黛离京83.雍正夺嫡84.谁写的《红楼梦》85.宝钗和十四阿哥86.金簪雪里埋87.凤姐托女88.抄查荣国府89.十四阿哥进京城90.十四阿哥战雍正91.红袖伴游路论文92.杏花春雨江南93.九宫山的秘密94.湘云的归宿95.云岭之南96.神奇的地道97.星星月亮做媒人98.寻找藏宝洞99.玉带林中挂100.尾声
-
论红楼梦-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李劼本书是拟从历史文化和生命美学的高度重新解读《红楼梦》的史论专著。全书共分《贵族精神和审美定位》《总体结构及其存在论意味》《贾宝玉的死亡准备》《林黛玉的爱情期待》等十五章。作者摆脱了传统的阅读方法而从《红楼梦》所提供的真实图像和丰富的信息之中,解析出人类文化的历史命运。在王国维的悲剧说和胡适的考据说之后,标出了又一个新的学术观点,即从灵、梦、情的三维结构上探讨《红楼梦》的总体结构、叙述风格、人物造型、意象构建,及其之于整个历史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之于整个人类精神的反省意味。从一定意义上说,本书既解读了《红楼梦》,又解读了中国文化及其作为参照的西方文化之背景。本书前言自序在汉语语言文化历史上,我认为有二本书是天书,一本是《周易》,一本则是《红楼梦》。有关《周易》,我辈此生也许只能敬畏而无法阐释。所幸的是,我与《红楼梦》倒是颇有缘分。不仅是对小说的整个气脉,即便是其中的局部细节,我都能有心领神会之感。当然,这种解读和阐释具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悲凉,不管行文如何激昂,总也抹不去这样的萧瑟。我不知道整个文化轮回将如何了结,或者说如何走向,此系天机,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揣度。然而,就已经出现的种种文化迹象而言,我想人们或多或少总有些许感受。诸如王国维之死,陈寅恪所著《柳如是别传》,等等。我在1992年写的《悲悼〈柳如是别传〉》一文中,已深感从《红楼梦》到王国维之死再到《柳如是别传》之间的文化气脉之衰微。遗憾的是那篇文章在1993年《读书》第4期上发表时被删去了十分之七,致使许多读者没能理解我的感触。在我看来,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与贾宝玉最终悬崖撒手在文化上具有前仆后继的一致性;而陈寅恪为柳如是作传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推出大观园女儿世界又是一个息息相通的历史性呼应。审美向度的严重阙如和人文灵魂的空前缺席,使历史败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致使一些先知先觉者不得不首先承担死亡的命运。然而,文化气脉的这种走向,从另一个角度说来,似乎又有一种复兴的迹象。因为不管如何的衰败,整个文化依然气息尚存。历史上游牧民族的两次入主中原,结果都在军事征服之后不知不觉走向文化上的同化。佛教的传播,则产生了禅宗那样的文化命脉;近百年来西方文化的挑战,是否也为汉语文化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契机呢?本世纪以来,汉语文化经受了两次空前劫难,一次是三四十年代来自日本的军事入侵,一次是六七十年代的“文革”,结果都以奄奄一息的状态顽强存活下来。经过这一系列的重创之后,有必要提出一个文化救亡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