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文心雕龙研究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本辑出版费用得到美国林中明先生提供的张敬先生国学研究基金赞助。
-
说水浒讲哲学《说水浒 讲哲学》编写组 编一百四十年前马克思就说过,“哲学把无产队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从此以后,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人就一直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理论基础。但是,要真正使辩证唯物主义为全体人民所掌握,成为人人都能自觉遵守和运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至今还是一个理想。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八亿多农民、平均文化水平很低的国家,人民学习哲学不但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几千年来各种旧的习惯传统和各种愚昧、落后的精神枷锁的束缚。要想普及和提高全民的哲学修养,使人人都在思想上真正获得解放,这是一个比建设物质文明更为艰巨的任务,是只有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逐步实现的伟大理想。
-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中国读者和观众都非常熟悉的一个名字。虽然这位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的名字已在19世纪中叶中国出版的书刊上出现,但是他的作品直到本世纪初才被介绍给中国的读者。1903年,英国作家兰姆兄妹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第一次被译成中文,某中十个故事的文言译文被编成一个集子,题名为《解外奇谈》;次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林纾翻译的同一本故事集的全译本,定名为《吟边燕语》。而直到1921年,莎士比亚的第一个剧本(《哈姆雷特》)才被田汉完整地译成中文。至今,他的全部剧作已为中国读者的所熟悉,每一个剧目起码有两个以上的
-
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词语研究暂缺作者本书从社会学、人类学和比较哲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中国明清时代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心境。
-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中国读者和观众都非常熟悉的一个名字。虽然这位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的名字已在19世纪中叶中国出版的书刊上出现,但是他的作品直到本世纪初才被介绍给中国的读者。1903年,英国作家兰姆兄妹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第一次被译成中文,某中十个故事的文言译文被编成一个集子,题名为《解外奇谈》;次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林纾翻译的同一本故事集的全译本,定名为《吟边燕语》。而直到1921年,莎士比亚的第一个剧本(《哈姆雷特》)才被田汉完整地译成中文。至今,他的全部剧作已为中国读者的所熟悉,每一个剧目起码有两个以上的中译本。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莎学发展很快。1984年12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合正式宣告成立,并在北京和上海组织了1986年和1994年两届莎士比亚戏剧节。许多大学的英文系和中文系都把莎士比亚戏剧列为专业必修或专业选修课。莎士比亚已成为深受中国广大读者喜爱的外国作家。曹禺先生在1984年为中国莎学会会刊《莎士比亚研究》所写的发刊词中的一段话极好地描述了莎士比亚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
爱眉小扎徐志摩著眉,我的诗魂的资养全得靠你,你抱着我的诗魂,像母亲抱孩子似的,他冷了你得给他穿,他饿了你得喂他食—有你的爱他就不愁饿不怕冻,有你的爱他就有命! —徐志摩致陆小曼1936年,上海文坛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是二十世纪新诗坛祭酒徐志摩诞生四十周年和罹难五周年,徐地摩未亡人陆小曼为了纪念,出版了她整理编选的《爱眉小扎》,从而把她和徐志摩之间那刻骨铭心的倾城之恋,完完整整的公之于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也因此增添了一部唯真唯美的散文佳作。所谓“爱眉小扎”,指的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顶住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真心相爱、相许,所写下的一组日记和书信。《爱眉小扎》有两种版本。一种是1936年1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真迹手写本”,系题为“爱眉小扎”,署名“心手”的徐志摩1925年8月9日至31日、9月5日至17日的日记手稿影印本;另一种是1936年3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铅排本,除了收入除志摩上述日记之外,还增收了徐志摩1925年3月3日至5月27日致陆小曼信十一封和陆小曼1925年3月11日至7月11日所写的《小曼日记》。“真迹手写本”用上等连史纸,黑、蓝两色套印,十开丝线装,美仑美奂,限印一百部,极为珍贵。铅排本小32开布面精装,配以精美护封,同样素雅大方,惹人喜爱。《爱眉小扎》之所以引人注目,因为它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热的真情告白。在三十六载短暂而又浪漫的人生中,徐志摩先后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位女性产生情感纠葛,而最纯真、真动人的是他与张幼仪离异之后,与林徽因失恋之后,遇到了陆小曼,很快与陆小曼坠入爱河,爱得轰轰烈烈,爱得死去活来,爱得令假道学震惊,爱得使后来者钦羡。这一切在《爱眉小扎》中表露得明明白白,显示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得以再真切不过的感受徐志摩和陆小曼两颗活泼泼的爱的灵魂。尽管徐志摩反抗名教,追求理想的真爱,“从茫茫的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的努力,最后以不完美的情感悲剧而告终,但他的爱情历程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困惑和悲哀,从而也就超越了一般名人的风流韵事,而且有了文化的内涵和省思。
-
三只熊列夫·托尔斯泰著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幼稚天真的小姑娘。她在树林里迷了路,来到了三只熊的家。于是,她喝了他们的粥,坐了他们的椅子,睡了他们的床。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孩子回来了:谁动了我们家的东西了?这还了得!情急之下,小姑娘只好怆惶而逃,说不定她还惦记着甜甜的粥,舒服的椅子和软绵绵的床呢!
-
茅盾说神话茅盾撰暂缺简介...
-
列夫·托尔斯泰文集(俄)列夫·托尔斯泰(Л.Н.Толстой)著;倪蕊琴选编;冯增义,宋大图等译本产品包括:《列夫·托尔斯泰文集1》、《列夫·托尔斯泰文集2》、《列夫·托尔斯泰文集3》、《列夫·托尔斯泰文集4》、《列夫·托尔斯泰文集5》、《列夫·托尔斯泰文集6》、《列夫·托尔斯泰文集7》、《列夫·托尔斯泰文集8》、《列夫·托尔斯泰文集9》、《列夫·托尔斯泰文集10》、《列夫·托尔斯泰文集11》、《列夫·托尔斯泰文集12》、《列夫·托尔斯泰文集13》、《列夫·托尔斯泰文集14》、《列夫·托尔斯泰文集15》、《列夫·托尔斯泰文集16》、《列夫·托尔斯泰文集17》共17本。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
鲁迅房向东著鲁迅的一生,为中国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伟大的。但是在他生前与死后却不断遭到各种恶意与非恶意的非议与诬蔑。本书作者自称是鲁迅著作的热心读者,为了捍卫鲁迅,他利用多年业余时间,完成了《鲁迅与他“骂”过的人》一书,于1996年出版,该书在一年多时间里销售已逾万册。近期作者又写了这本姐妹篇:《鲁迅:最受诬蔑的人》。两书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鲁迅与他的论敌的论战,而后者则是针对鲁迅去世以后,一些文人墨客对鲁迅的种种非议、攻击、谩骂和诬蔑。本书同样会受到读者的欢迎。看过很多的评论鲁迅的文章,颇为高兴,中国有那么多人热爱鲁迅,理解鲁迅,人间正气,浩然长存。鲁迅死了那么久,仍然有那么多人咒骂,证明他威灵犹在,仍同活着时那样使某些人不舒服,也证明鲁迅不朽。忘了是布瓦洛还是拉辛说过:“世上没有被捧成的伟人,更没有伟人会因咒骂而变得渺小。”鲁迅正验证着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