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威廉·福克纳研究肖明翰著本书大体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寻了福克纳的生平相,讨论了他同美国南方社会、文化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他的创作手法同他的世界观的统一以及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渊源,从而为后面分析他的创作构造一种历史、文化和思想框架,第干部分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创作手法等方面宏观研究了福克纳创作和艺术成就,第三部分具体分析福克纳的六部重要的代表作品。选择讨论这六部作品,一方面因为它们是公认的福克纳的最重要的部分,篇幅约占一半。书后附有一个参考书目以利有兴趣者进一步研究查阅。
-
闲话闲说阿城著《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以一个超现实的新中国为号召,当然凡有志和有热情的中国人皆会趋之,理所当然,厚非者是事后诸葛亮,人人可做的。这个超现实,也是一种现代的意思,中国的头脑们从晚清开始的一门心思,就是为迅速变中国为一个现代国家着急。凡事标明“现代”的一切观念,都像车票,要搭“现代”这趟车,不买票是不能上的。“无为而无不为”我看是道家的精髓,“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热铁别摸;可知道了规律,就能无不为,佚可以用铲子,用夹子,总之你可以动热铁了,“无不为”。后来的读书人专讲“无为”,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境,只是越讲越酸。我个人是喜欢孔子的,起码喜欢他是个体力极好的人,我们现在开汽车,等于是在高速公路上坐沙发,超过两个小时都有点累,孔子当年是乘牛车握轼木周游列国,我是不敢和他握手的,一定会被捏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成仙了,仍要携带世俗,就好像我们看中国人搬进新楼,阳台上满是旧居的实用破烂。不识字的中国老百姓也晓得“敬惜字纸”,以前有字的纸是要集中在一起烧掉的,类似一种仪式,字,是有神性的。记得听张光直先生说中国文字的发生是为通人神,是纵向的,西方文字是为传播,是横向的。我想中国诗发生成熟得那么早,而且诗的地位最高,与中国字的通神作用有关吧。这样地对待文字,文字焉敢随便变化?白西易讲究自己的诗通俗易懂,传说他做了诗要去念给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听,这简直就把通俗做了检验一切的标准了。做诗自己做朋友看就是了,为什么会引起生存竞争?看来唐朝的诗多商业行为的成分,不过商品质量非常高,伪劣品站不住脚。中文里的颓废,是先要有物质、文化的底子的,在这底子上沉溺,养成敏感乃至大废不起,精致到欲语无言,赏心悦目把玩终日却涕泗忽至,《红楼梦》的颓废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最后是“落了个白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见原来并非是白茫茫大地。作者简介阿城以《棋王》、《孩子王》、《树王》小说作品,奠定文坛地位的阿城,诞生于1949年的北京。自1984年起发表创作,早年虽为知青文学的代表,而后风格更形开阔。陆续推出“遍地风流”、“新笔记小说”系列,以及电影剧本、评论、杂文等等。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并应邀旅居威尼斯两个月,写成《威尼斯日记》。一个人能历得多少世俗?又能读得多少小说?况且每一篇小说又有不同的读法。好在人人如此,倒也可以放心来讲。世俗里的“世”
-
九三年(法)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著;桂裕芳译本书围绕共和军平定旺代地区保王党人叛乱,再现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热情歌颂了革命。
-
批评之路(加)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著;王逢振,秦明利译弗莱作为二十世纪屈指可数的大师级思想家和理论家,其贡献和成就表现在诸多方面,这里仅作一简略概括:(1)作业位文化哲学家和或文化革新者,弗莱毕生致力于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生活费,使其在国际文化理论界独树一帜;(2)作为加拿大在国际宁主界的主要发言人,他的学术思想和批评理论曾一度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其后又逐步被再度“边缘化”的历程,但到了临近世纪末的今天,人们又发现了他的理论潜在价值;(3)作为一位有着世界性影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所开创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曾一度与马克思议和精神分析学在五六十年代的西方论界形成过“三足鼎立”的局面;(4)作为一位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元批评理论家和比较文学研究者,他的理论对结束“新批评”在英语文学和文论界实际上的一统天下和比较文学超不科研究的兴趣有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
周作人文类编周作人著;钟叔河编二、十卷共收文二千九百五十四篇,包括:1.周氏自编文集二十八种(书目附后)所收文约一千二百篇(重复收入者以一篇计);2.周氏已编成未及出版的《木片集》和《饭后随笔》所收文四百馀篇;3.集外文和未刊稿一千三百馀篇。三、各卷均以所收篇名之一作为书名,十卷书名及分类主题范围如下:1.《中国气味》(思想·社会·时事)2.《千百年眼》(国史·国粹·国民)3.《本色》 (文学·文章·文化)4.《人与虫》 (自然·科教·文明)5.《上下身》 (性学·儿童·妇女)6.《花煞》 (乡土·民俗·鬼神)7.《日本管窥》 (日本·日文·日人)8.《希腊之馀光》 (希腊·西洋·翻译)9.《夜读的境界》 (生活·写作·语文)10.《八十心情》 (自叙·怀人·记事)四、每卷按文章内容分为若干辑,每辑分若干组,详见各该卷前的“本卷说明”。同一组的文章,依写作(发表)时间先后排列。属于补充、续说、改写性质的文字,则作为附文,直接排于有关文章之后。五、所收文章,除了文学性的散文随笔外,还包括学术文、序跋文、演讲辞、应用文、儿童文学作品等,但以单篇文章为限。整本的专著不收。公务性质的文字和讲辞也不收。书信、日记凡曾入文集公开发表,及虽未发表而特具文学或史料价值者,亦予收入。六、翻译作品只收单篇散文,小说、戏剧等不收,整本的散文译作(如《枕草子》《如梦记》等)亦不收。七、文章均保持完整,绝不割裂删节;间有涉及其他主题,或成段转引别篇文字者,皆加脚注或编者按语说明。唯有《我的杂学》《十堂笔谈》等几篇,因属综述性质,本来分有章节,则将其各节视为独立的各篇,分别编入有关各卷,原章节无题目者并酌加标题,以符“类编”之义。八、每篇文章,均注明最初发表于何时何处(报纸注明年、月、日,期刊注明年、月、期数,图书注明初版年份、出版者)及所用署名,未曾发表者注明为未刊稿,集外文注明“未收入自编文集”,集内文分别注明收入何集。九、文末原来注明了写作时间地点的,一仍其旧;附记、补记等,也一仍其旧;其未注明者从阙。十、文章均尽可能作了校勘,校记以尾注形式排在各篇后面。据不同版本(包括报纸、期刊)对校所改正的错字不出校记。无别本可校,及引文一时无从觅得原书,由编者校改之处,则一律注明原刊(原稿)作某某,今改作某某,以明责任。十一、作者原注,本来著于文中者,除译文《希腊神话诸神世系》一篇情况特殊外,一律移作尾注,仍标明为作者(译者)原注,以示区别。十二、周氏文章中引文极多,为使读时醒目,已将较为长段的引文用另种字体排印,与此有关的分段、标点因此略有变通,特此说明。十三、类编十卷,均可单行,故卷前一律赘以“弁言”和“全编凡例”,非敢故为重复。十四、编辑工作,历时十载,补遗辑佚,力求其全,唯能力有限,犹恐漏阙,恳求海内外同志继续提供,以便再版时加入,裨能更臻完善。
-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撰;汤志钧导读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而后者也正是当今学术界,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相信这一设计,会比单比原著,或笼统抽绎当时学风特点,来得更切近可靠。原著是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导读为鞭辟入里的精赅之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也许是本丛书有别于坊间同类丛书不可替代的特点而弥足珍藏。汉人将庋藏要籍的馆阁比作道家蓬莱山,有“汉家石渠阁,老氏蓬莱山”之称,后世遂称藏书阁为“蓬莱阁”,因借取而为本丛书名。
-
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江林昌著《楚辞》研究早已是一门显学,近些年尤其很“热”。据汤炳正先生说:“从1977年以来,《楚辞》研究中出版专著已逾百部,在海内外种类报刊上发表论文已逾两千篇。《楚辞》研究的历史非常之远,汉代学者已经给它作注,但就屈书抉微发覆,揭露出前所未知的历史事实的,却是王国维。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又促进了他提出影响深远的“二重证据法”。有关这一点的情况,值得我们在这里作一回顾。
-
水浒传(明)施耐庵,(明)罗贯中著;林峻校点《水浒传》是一部集全许多口传,说书艺人唱本、戏曲,并经过文人不断加工整理而成的小说。它描写北宋时期一群平民及中下级乡绅、官僚、军官因为不堪忍受官府、朝廷的剥削、压迫、欺凌、奋起反抗,上梁山聚义的故事。全书情节曲折感人,形象逼真生动,一百零八将各具神韵,语言通俗雅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一部备受欢迎、雅俗共赏的著名长篇小说。
-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王瑶编著本书内容包括:梁启超的文学史研究、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文学的奠基人、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吴格在曲学研究上的贡献、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研究方法、胡适的文学史研究、郭沫若对现代学术思想的贡献等。
-
历代小品文观止夏咸淳,陈如江主编这套丛书共分诗骚、先秦两汉文、历代小赋、历代小品文、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唐宋八大家文、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几十册,收录作品2000余篇,总计500万字。在编写体例上,它不同于时下流行的各类文学选本和鉴赏辞典,除传统的作者简介、注释外,另辟(今译〕、〔点评〕、(集说〕诸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