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著沈先生解放后封笔弃文是中国文学的不幸,却反倒成就了文物与艺术研究的幸事。其中分量最大的就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而这本两百来页的研究论集,光从目录上,就可以看出作者兴趣之广,见地之独到,比如《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谈皮球花》。书前“代序”为汪曾祺先生的《沈从文转业之谜》,不可不看。从写小说到改治文物,而且搞出丰硕的成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沈先生个人说,无所谓得失。就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是划得来的。本书中沈先生详细地阐释了艺术与文物之间的关系,充分展示了自己在放弃文学创作之后对中华艺术与文物的兴趣爱好及对此深刻的理解。
-
二十世纪先秦散文研究反思常森著本书将以传统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冲突为背景,深入探讨二十世纪先秦散文研究理念艰难确立的过程;将对二十世纪先秦散文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范式,诸如地理时势决定论、存在决定意识的理念、元素分析法、文化人类学研究法,以及作为考释方法的边缘化、核心化、系统化等,做认真的提炼和深入的反思(同时还将论及传统的评点);将细致剖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将文化人类学高标为国学研究第三重证据以及第三重论证法所蕴含的研究理念的深刻变异,以探讨学界在这一方面进行科学定位的原则和方法。
-
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柳永著;陶然编本书分青楼幽怨、浪子心曲、离情别绪、羁旅愁思、咏物抒怀等九类,对柳词进行评点和注释。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编著郭沫若曾经在1964年6月专为该书所作的序中评价:工艺美术是测定民族文化水平的标准,在这里艺术和生活是密切结合着的。古代服饰是工艺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资料甚多,大可集中研究。于此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种兄弟民族间的相互影响。历代生产方式、阶级关系、风俗习惯、文物制度等,大可一目了然,是绝好的史料。遗品大率出自无名作家之手。历代劳动人民,无分男女,他们的创造精神,他们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毅力,具有着强烈的生命脉搏,纵隔千万年,都能使人直接感受,这是值得特别重视的。沈从文先生花费了半生心血,历经磨难,整理好的关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文稿曾在文革”期间遭遇冲击,被定性为黑书毒草。其惨淡经营起来的藏书和资料全部损失,本人也遭到各种迫害。1969年冬,这位年近70、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同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农村,养猪种菜。但他并未灰心丧气,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超人的记忆力,在手边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和笔记的情况下,硬是将满脑子里的丝、漆、铜、玉、花花朵朵、坛坛罐罐反复回忆温习,把图稿中疏忽遗漏或多余处一一用签条记忆下来,写成此书。沈先生回忆那段生活,曾风趣地说:在农村五七干校期间,对我的记忆力是个极好的锻炼机会,血压一度上升到二百五十,还是过了难关,可能和我用心专一,头脑简单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涉及的时期起自殷商迄于清朝,对三四千年间各个朝代的服饰问题进行了抉微钩沉的研究和探讨,全书计有图像700幅,25万字。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本书所叙是服饰,但又不能仅以服饰论之。从服饰这个载体,不难窥见中国历代朝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哲学、伦理等等诸多风云变迁之轨迹。这也正是全书的宝贵价值所在。以服装而论,它的产生,可能出于捕猎、应付战争的需要,为避免利爪与矢石的伤害,或出于伪装与威吓,人们向某些有鳞甲与甲壳的动物学习,即所谓孚甲自御的办法。便用骨针率先缝制这种原始的军事服装胸甲一类局部衣着,并由此演化出一般日常服装。保护生命、拼形御寒、装饰自身,乃是服装最主要的功用。本书以札记形式,考证、记录、梳理、升华,博大而精深,朴实且生动,读后给人以历史的和审美的享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沈从文在一生中,靠顽强自学成才,驰骋文化领域,建树辉煌。以共和国成立前后为界,他先做文学家,写出了《边城》、《长河》等蜚声海内外的文学佳作;后突然激流退不,应该说他仍然是一名文化战线上的猛士转而从事古代服饰研究,很快成为一位古文物大家,写作出版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甘于寂寞,坚韧不拔,不卑不亢,埋头苦干,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不怀迟暮叹,还喜长庚明。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这,就是沈从文先生留给世人的超越其著作文本之外的宝贵精神财富。
-
陆小曼诗文陆小曼著;柴草编本书中陆小曼的作品,均出自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报刊书籍及陆小曼的手稿,包括《哭摩》、《云游》序、《爱眉小札》序等。
-
郁达夫郁达夫著;李兰江选编三叔郁达夫是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同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创始人。但是自从全国解放后,仅仅在一九五二年出版过一本薄薄的选集。而在文学的讲堂上,如果提到他的名字,也只把他当作一名“颓废”作家而一笔带过,图书馆中也很难见到他的书。因此直到八十年代初,四五十岁以下的中青年几乎不知郁达夫为何许人。三叔郁达夫是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同为新文学运动的创始人。三十年代在上海时,郁达夫曾对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说:“I am not a fighter, but only a writer,”他又曾说过:“能说‘失节事大,饿死事小’这话而实际做到的人,才是真正的文人。”本书编者所选主要是郁达夫早期和中期小说散文作品,正如论所者说,浪漫主义的感伤颓废是他早中期作品的主调;但是他的率真和大胆暴露正是对丑恶现实的反抗。
-
莎士比亚悲剧集(英国)莎士比亚著作者莎士比亚无疑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戏剧创作史的丰碑。阅读《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四部最为少男少女青睐的悲剧,你将看到被妖言和野心诅咒的麦克白,轻信而羞愤的李尔王,犹疑在复仇与拯救之间的哈姆雷特;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更让人感叹奋不顾身的爱情魔力。据说这是性格的悲剧,但在你眼里,也许不仅仅是这些。
-
文心雕龙研究张少康编给20世纪中国学术做总结,此举曾被毫不犹豫地断为“狂妄”(因当初对此项工作感兴趣者,多非博学鸿儒);没想到风云变幻,才几年时间,“学术史”竟成了时尚话题。于是,又有高人出面冷嘲热讽———都什么时代了,还在摆弄那些“老古董”。如此一波三折,宏图尚未真正展开,已被中国学界“消费”得差不多了。其实,学术史研究之回首往事,既倍感痛苦,又进展缓慢,吃力不讨好,难怪其“风声大,雨点小”。对于踌躇满志、正忙着“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学界来说,最响亮的口号,依然是“拿来主义”。
-
中日古典悲剧的形式张哲俊著暂缺简介...
-
柔石评传王艾村著本书是目前内容最为丰富的柔石传记。作者以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有关柔石生平和思想的大量资料进行了仔细研读,并结合实地调查,对一些重大史实作了辨析和考订,提出了富有新义的见解。文史爱好者可以从书中看到上一个世纪初优秀青年的理想和追求,研究者则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柔石研究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