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形象的叙述与想象研究戴哲本书将中国城镇化以来(以1978年的农村改革为开端)有关农民形象的文学叙述及相关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探究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如何对农民形象展开想象,讨论其背后的复杂原因。本书一方面对当代文学作品中围绕农民而展开的人物设计、故事情节、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与生成文本相关的历史语境、思想文化、意义结构等同样是本书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六类农民形象及其相关叙述的分析,本书试图梳理出一条完整的叙事逻辑,在这一叙事逻辑中,可以清晰地窥见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原本自足的农民如何陷入迷茫和边缘的境地,甚至被 纳入城市的轨道,丧失农民的身份与主体性;但与此同时,这一叙事逻辑也反映出农民如何在“边缘”与“苦难”的状态之下,生长出对新的主体和身份进行建构与抗争的自我意识,甚至可能由此发展出一种新兴的主体性。
-
儿童本位的文学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博士文库”丛书共21本,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专业五位博士生导师王泉根、梅子涵、曹文轩、朱自强、方卫平的理论专著以及2000年至2017年即新世纪以来培养的十六位 儿童文学博士的博士论文。“中国儿童文学博士文库”集中展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学术成果,正本清源,以专业的学术理论姿态解答当下儿童文学、童书出版及青少年阅读中的问题与困惑,以理性之光为青少年儿童的阅读未来保驾护航。纵观“中国儿童文学博士文库”,既可以从中看到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崭新面貌,也能够理解到儿童文学艺术的深邃核心,还能够了解到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异同与儿童文学的跨学科发展,视野开阔、角度多元、内容扎实、资料丰厚、辨析通透,充分展现出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发展的学术成果。《“儿童本位”的文学》为“中国儿童文学博士文库”丛书的一种。本书从“儿童本位论的历史形态”“儿童本位论的理论建构”“儿童本位论的批评实践”三个方面系统地、 地呈现了作者在四十年里殚精竭虑地建构起来的儿童文学观——“‘儿童本位’的文学”。
-
带班现场李镇西 著《带班现场(精华本)》是李镇西老师亲笔书写的日记体带班现场实录,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在学校工作期间原生态的教育事件和真实的教育感受,真实还原了李镇西老师自己和孩子每 的成长。文字朴素、真诚、用心用情,内容生动,可读性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有班级建设的宏观策划,也有对个别学生的具体引导,多角度真实呈现一线班主任的100多个“带班横切面”,是一部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带班史诗”。
-
中学化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杨万丽,焉砚,周全本书以“教育理论教材分析设计与实施反思与建议”的内在逻辑主线将元素周期律、物质的量、化学键、元素化合物、金属钠、乙烯、乙醇、甲烷、化学能与电能、化学反应速率等中学化学教学重点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的设计及实践。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化学教育专业教师及学生参考,或作为学科教学(化学)研究生教材使用,或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授课教参。
-
鉴往知来王自强 著本书是作者对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行政部门起草阶段)过程的全面回顾、真实记录、客观叙述与独立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版权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专业态度。本书不但能让读者对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历程、观点交锋、利益博弈、作者的个人分析和心路历程有充分的了解,全面、客观地展示了国家版权局对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版权工作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与态度,而且对未来著作权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也有所启发与借鉴,对版权工作者有所裨益。
-
海关法评论第11卷陈晖《海关法评论》设有“专题研究”“判例研究”“域外视野”“研究综述”等专题栏目。第11卷结合国家发展动态和海关业务发展进行理论和实务探讨,特别是结合民法典,聚焦海关法修订工作和进博会等热门话题进行研讨。
-
耕耘不辍 初心如磐刘洪东本书系统总结了李志清教授从教50多年以来的成就,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李志清教授从教50多年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获得的各项荣誉、奖项的彩色插图;二是媒体与中法社会各界对李志清教授的报道与评价等,这部分内容又分为木铎金声鉴知行(中外媒介报道)、桃李溪边拾落花(学生、好友感言)两部分。本书对于了解我国大学法语教学的历史与发展进程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而且,以李志清教授的经历为指引,对于鼓励大学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
西途东归章永乐章永乐以法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领域研究见长,他这些年来为在国内出版的、具有学术范式意义的著名法学、政治学和历史学著作,比如奈格里和哈特的《帝国》《诸众》《大同世界》,孔飞力的《现代中国的国家起源》,施特劳斯的《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考》,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黄兴涛的《重塑中华》,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等等所作的书评,每一篇都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关注、传播和讨论,本书是作者这些年来上述书评的结集,分成“历史推迟终结?”“异域的穿越者””过去之未来“”概念的刀锋“四编重撰。《西途东归:朝向中国道路的思想突围》是章永乐继《旧邦新造:1911-1917》《万国竞争:康有为与维也纳体系的衰变》《此疆尔界:“门罗主义”与近代空间政治》之后的第四本独著专著,以其十多年内撰写的二十多万字的学术书评,纪录了从一个“留学运动”的见证者到“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探索者的思想足迹。这些书评具有鲜明的“中国道路”自觉,分析和评论了从安东尼奥·奈格里与迈克尔·哈特、弗朗西斯·福山、孔飞力、列奥·施特劳斯、约翰·麦考米克、伊万·克拉斯特耶夫、哈罗德·伯尔曼、络德睦、汪晖、黄兴涛、苏力、贝淡宁、王绍光、欧树军等一系列中外学者的著作,是对学术书评这一文体的新探索,更是对一系列解释中国与世界的理论与叙事模式的审视与解剖,具有学术史反思的意义。
-
学习心理学阮镜清《学习心理学》最初于1943年列入“大学丛书”由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1947年和1949年在香港出版和再版,1950年新一版。本书系阮镜清先生早年学术思想和观点的系统整合,共十二章。前两章属于学习心理学绪论,主要介绍学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心理学是什么》和《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阮镜清先生从分析心理学研究对象入手探讨学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集中于教育教学方法或者说是学习问题,具体包括学习的基础、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三部分。后十章是《学习心理学》的主体,围绕学习的具体问题,即第二章所述的学习的基础、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三方面的问题展开详细讨论,具体包括《人类的基本行为及其发展》、《行为发展的类型》、《学习的基本要素》、《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定律》、《学习的进步》、《学习的主观条件》、《学习的客观条件》、《学习的迁移》和《学习结果的测量》。《学习心理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一本内容新颖、观点进步的优秀著作,建国初期曾被教育部列为第一本心理学参考书。书中许多见解及教学建议,对于今天的心理学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也仍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概论胡惠林,金山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为准绳,以中国 文化安全为对象,立足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实际,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工作中的一系列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八章,包括中国 文化安全的性质与特征, 文化安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文化安全的历史、环境与风险, 文化主权、文化利益与 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文化软实力,生活方式、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改革与文化强国,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与 共同安全。下篇共六章,包括网络文化安全、校园文化安全、 语言文字安全、文化市场安全、文化遗产安全、 文化安全法制保障。本书可用作普通高等院校 安全学教材和干部培训教材,亦可供社会大众阅读,旨在普及 文化安全相关知识,回答社会大众关注的 文化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