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法律分析向何处去(巴西)罗伯托·曼戈贝拉·昂格尔 著本书旨在对理性化法律分析进行全面批判,进而描绘法律在社会发展中所应承担的民主责任。理性化法律分析通过扬弃19世纪法律科学,乘理性主义与历史主义折中运动之东风,成为占据世界主流的法律观念与自由主义法律自治神话的基石,但因其固守趋同论和深层社会结构教条,滋生出严重桎梏自身想象能力的制度拜物教,阻碍了制度创新和社会进步,导致了社会生活的机械化、木乃伊化。必须对法律分析进行重新想象,进而重新想象我们藉以表达自身社会理想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通过技术精英与广大公民之间的持续对话,以图绘和批评为方法,不断激发更具包容性、开放性的替代性方案去兑现民主承诺。本书初版于1996年,书中的思想与主张如今看来仍未过时,制度拜物教及其所宣扬的虚假的必然性在某些社会领域内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更加根深蒂固,从而“力争只死一次”的我们也应当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有责任去成为先知。这是我们在近三十年后重译、重读本书的理由。
-
《法学研究》十年画像孙思阳本书采用文献计量学、情报学等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展示了近十年来《法学研究》论文选题、作者概况、被引情况等宏观脉络与核心指标,为法学理论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与展现较为全面的法学研究知识背景与法学研究发展趋势。
-
汉语学习法陈彦辉,喻茜《汉语学习法》是19世纪上半叶在华外国人撰写的关于学习中国语言的图书,内容包括中国语言的历史沿革、口语与书面语特点、汉语拼音法简介、汉语词汇与语法及其文字体系构成规律、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工具书、教授汉语的方法等方面的文集。
-
对法学的戏谑与认真(德)鲁道夫·冯·耶林 著本书是法学领域不可逾越的经典,是一部写了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作品。全书以讽刺的手法对19世纪的“概念法学”展开批判,并认真提出了改善法学教育的若干方法,由此奠定了20世纪“利益法学”的基础。该书一改法学著作枯燥乏味的文风,尽显诙谐与幽默,系德国法律与文学的开山之作,“铁血宰相”俾斯麦、社会学巨擘韦伯、法理学大家庞德等大咖均爱不释手。即使在今天,也很难再找到这样一部独一无二的作品。
-
法大研究生 2023年第1辑祖昊本书主要面向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群体,以专家评选方式编辑法大研究生优秀学术论文,每年出版2辑。本书文章涵盖了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等多个专业,可谓“百家争鸣”;从内容上看,这些文章或视角独到、或文采斐然,体现出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可谓“百花齐放”。以期充分展现“开放、交流、思考、进步”的学术理念。每期将根据文章特点设定多个栏目,同时每期将开设一个专题,对此进行全面的论述,以期成为研究生学术发表的最佳阵地。
-
哲人与王者汤梦颖 译作者克雷格认为,莎士比亚作为哲人的伟大,不亚于他作为诗人的伟大,后者甚至更多来自莎士比亚的思想能力而非他天才的表达能力。克雷格集中阐释了《麦克白》和《李尔王》两部剧,同时广泛论及《奥瑟罗》《冬天的故事》《一报还一报》,意在表明“哲学地”阅读莎士比亚将有何斩获。此书的解读进路不循常规,但仍在阿兰?布鲁姆和哈里?雅法开辟的传统中,为我们理解莎剧创造的一般原则做出了重大贡献。
-
时间的刻度新京报书评周刊暂缺简介...
-
灰色文献书目控制研究张雅琪灰色文献是文献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发掘潜力。本书聚焦数字化环境下灰色文献书目控制问题,重新梳理和界定灰色文献与书目控制,采用专家访谈法和文本编码分析探寻灰色文献书目控制的属性空间和主要维度,并通过案例研究法深入理解灰色文献尤其是内部连续性出版物和会议文献书目控制的场景,分别构建出灰色文献产生领域和流通领域的书目控制模型。本书是对灰色文献书目控制进行系统研究和论述的专著,对于促进我国灰色文献事业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
留学珞珈王爱菊,雷世富武汉大学留学教育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超过11000名留学生曾在和正在珞珈山求学深造。他们珞珈山一起成长,共谱华章,为促进中外民心相通作出了积极贡献。时值武汉大学建校130周年校庆之际,海内外师友、校友紧紧围绕“留学武大的故事”这一主题,以“我”为视角,分“传道篇”和“求学篇”两部分,畅谈与学校留学教育事业发展相关的历史掌故、趣闻轶事、人物侧写等,同忆百卅年立德树人峥嵘岁月,共襄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盛举。
-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德育实践刘翔美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是卓有成效的,在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品德的育成上均有其特有的方法和传统。美国大学的“德育”不仅融合在公民、道德、法制和历史等教育中,也渗透在包括工程教育等各类专业教育,以及包含教师管理等具体事务性的工作中。作者以在美国高校的实地实践、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观点和分析依据,从工程教育、校友参与、教师养成等不同角度来体验、理解和分析美国高校的德育实践,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