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刑事法学研究吴宏耀《刑事法学研究》在专题设置上,将以“中国问题”为终极的学术关切与理论归宿,倡导自主性、本土性、实践性、前沿性研究,鼓励有的放矢的比较研究,融合多元的方法论,力图整合刑事法学学科资源,促成聚力中国刑事法学研究的良好格局。共分为刑事诉讼法教义学专题、刑法修正与积极刑法观专题、理论前沿、学术新人、热点聚焦、译文等专题,聚焦于“刑事诉讼法教义学”,积极整合刑事法学的一体化研究景象。希望通过每一辑对中国刑事法问题的关注、挖掘、表达,通过不断聚拢年轻的学术伙伴,为当下迈向新时代的中国刑事法学研究带来一些本体性、自主性的研究成果。
-
马克思的自由伦理学乔治·G.布伦克特,曲轩译本书主要围绕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展开,并以此为基础对马克思的伦理观进行重构。内容包括三大板块:首先是作为理论基础的元伦理学部分,内容涉及马克思对伦理道德的批判及其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决定论和意识形态的观点;其次是马克思的规范性道德理论部分,主要以自由概念为核心,呈现了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所蕴含的欧陆伦理学传统,强调马克思是基于自由而非分配正义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有关暴力革命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观点也必须从自由的视角来看;最后是结论部分,总结了马克思伦理学所包含洞见和理论价值。本书首版于1983年,并于2010年由劳特利奇出版社再版,是西方学者为挖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内涵所作的一次有效尝试。相信本书的译介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及其伦理内涵,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有效对话,进而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建设与政治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
法理学的疆界雷磊本书收录了作者十八年(2005-2022)来的32篇书评、随笔和札记。这些篇什既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法理学阅读和思索的个人记录和研究印记,也是中国中青年一代法理学人在法理学领域内寻求知识更新和智识突破的集体缩影。 本书名为“法理学的疆界”,包括六个部分“I 法律/权利的边界”“II 法学的密码”“III 法哲学的智识”“IV 方法论的求索”“V 短札·片思”“VI 阅读·写作”。顾名思义,“疆界”一意为“疆域”,二意为“界限”。“疆域”本义为国家管辖领域,法理学的疆域指的就是法理学的管辖领域。这个管辖领域包括“法哲学”与“方法论”两大部分。“界限”则内含于疆域之内。法理学并非无所不包的法学剩余科学,它有自己独立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范围,也形成了自己的“边界”和“密码”。本书的各个篇什虽然主题各异、论域极广,但它们的背后或多或少地隐藏着“疆界”这一暗线。这一暗线也体现在作者的片思短札和关于阅读写作的文字之中。
-
人民法庭嵌入基层治理研究张邦铺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民法庭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推动基层治理方面的职能,是目前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书通过实证考察和研究,客观呈现出当前人民法庭嵌入基层治理的状态,并积极探索人民法庭嵌入基层治理运行的新模式,为人民法庭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
-
诈骗罪处分行为研究李佩遥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数量逐年攀升。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不断变种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包括犯罪有组织化、产业化色彩浓厚、催生大量黑灰色产业链等。为了有效预防并精准打击具有组织化、智能化、隐蔽性强、社会危害性大的新型诈骗犯罪行为,厘清诈骗罪中尤其是处分行为理论中素有的争议问题,并提出符合司法实践具体情况的理论观点,将其适用于具体案件中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准确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本书通过对诉讼诈骗行为的分析与论证,得出该行为符合诈骗罪基本逻辑构造的结论,应当以诈骗罪对该行为进行定罪量刑。最后,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与处分行为紧密相关且具有较大争议的犯罪案件行为的定性问题,根据所持有的“处分行为必要说”与“处分意识必要说”的立场,得出骗取他人放弃之物的行为应当成立诈骗罪;无钱食宿中的“犯意先行的单纯溜走型”与“食宿先行的单纯溜走型”无钱食宿行为成立盗窃罪;“犯意先行的诡计逃走型”与“食宿先行的诡计逃走型”无钱食宿行为成立诈骗罪;偷换二维码取财行为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应当以盗窃罪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的结论。
-
法理学案例教程王建国本书是《法理学案例教程》,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程系列丛书(共11种)之一。为达成“以案学法”的功效,各书中的每一个案例均包括“知识要点、经典案例、思考题”三个部分。 本书按照本体论、发展论、运行论、方法论、价值论与社会论的理论框架,将法理学的核心教学与研究内容从整体上划分为六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本书收集与整理了一系列典型案例,对案例中所蕴含的法理学知识进行了充分解读,将抽象的法理学内容予以具体化呈现,以期实现理论研究与法律实践的充分结合,满足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需要。
-
知识产权审判文丛王光贤本书以2019年至2022年期间上海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与成果展示为主要内容,一是突出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主线,集中展示近三年来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在服务大局、机制创新、案件审理、宣传交流等方面的总体工作情况;二是聚焦知识产权审判实务主题,汇总了近三年来上海法院举办的研讨会会议综述,发布的知识产权专题类白皮书、类案情况分析、案件审理新动态和知识产权审判相关规范性意见和文件;三是集中展现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成果,精选了近三年上海法院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50件典型案件”的优秀案例以及在全国获奖的优秀裁判文书和优秀调研成果。
-
公益诉讼理论与实证研究丁岩林,鲁小敏,贾泽涛本书为陕西省法院、检察院系统一线公益诉讼办案人员和研究生围绕公益诉讼开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公益诉讼基础理论、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公益诉讼类型选择与衔接、公益诉讼审理与执行四个部分,共16篇文章。本书以公益诉讼试点为背景,结合实践中全国性的公益诉讼经典案例及陕西省地域性公益诉讼相关案件,系统深入分析了公共利益认定、受案范围拓展等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基础理论问题,以案件办理的内在逻辑顺序为指引,集中探讨了公益诉讼制度诉前程序司法化、规范化,不同类型的公益诉讼的选择、衔接与整合,公益诉讼案件审理举证责任、诉讼请求精准化,公益诉讼执行制度构建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有关国家或地区的规定,对于相关问题尝试性提出了具体优化进路。本书对于丰富公益诉讼理论与实证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
破产案件办理程序概要马幼蓝,刘效权,连逸夫本书稿从破产管理人的角度入手,遵循企业破产法,按照破产流程,系统阐述了破产程序启动到破产程序终结的全过程。书稿重点介绍了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破产实务操作、破产纠纷处理规则等内容。书稿行文流畅,图文并茂,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将企业破产过程向读者娓娓道来,清晰明了。同时,在书稿中,作者穿插了相关的法律条款和实务工作中常用的文书模板,可以给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借鉴,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
证明责任减轻论王刚 著本书试图建构我国的证明责任减轻理论与制度体系,因此对证明责任减轻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概念、性质、法理基础和价值追求,以及具体的减轻方法。 本书一共分为五章,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对证明责任减轻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先是梳理了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学界关于证明责任减轻概念的理解。其次,对证明责任减轻的法律地位进行了界定。再者,对证明责任减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最后,从广义角度分析存在多种证明责任减轻的方法实践。第二、三、四章重点讨论了证明责任减轻的典型方法实践。这三章分别围绕三个证明责任减轻的典型方法实践展开,由摸索证明、损害赔偿酌定及证明标准降低三个独立的章节组成。第五章对如何建构我国证明责任减轻制度提出了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