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
做最成功的父母崔华芳“赏识”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一项技巧。孩子微小的努力,点滴的进步,不太明显的优点,不大起眼的长处,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注意和重视。捕捉赏识孩子的每一个时机,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表现你对孩子的赏识,是每一位“望子成龙”的家长的必修课。赏识孩子应该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更应该体现在亲子教育的每一个场景和细节中。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赏识教育的前提,首先应该对孩子具有真诚和科学的爱。这种爱是包藏着热爱、理解、尊重、依赖、鼓励、期望等在内的复杂情绪体验。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真心赞扬孩子,可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及时激励孩子,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尊重和信任孩子,可以帮助他们自立自强;宽容和理解孩子,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振作。因此,请多给孩子一些赏识,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们都应该眼含热泪地去欣赏他、赞扬他、信任他、鼓励他,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帮助他们充分树立起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自信自强,脚踏实地,一步步迈入成功的殿堂。
-
观念改变行为(美)培特森 著,许琼莹 译孩子本身,对成年人来说,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教育随生命开始,在我们察觉个性已经建立之后,它已很难被改变。(英)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温和地训练儿童,使他们养成遭受痛苦而不畏缩的习惯,这是一种可以使他们精神镇定,并且使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勇敢与果断的基础方法。(英)约翰·洛克(1632-1704)儿童第一步走向邪恶,大抵是由于他那善良的本性被人引入歧途的缘故。(法)·雅克·卢梭(1712-1778)心平气和的,认真的和实事求是的指导,才是教育应有的外部表现,而不应当是专横、愤怒、叫喊、央告、恳求。(苏)A.C.马卡连柯(1888-1939)对教育而言,真正需要的不是国家制定的进程表,而是给每一个孩子的一份私人进程表。(英)查尔斯·汉迪(1932-)本书所表达的观念,是以史金纳(B.F.Skinner)和班杜拉(A.Bandura)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为基础的。这种理论有两个明确的主张,一是教出一个人比教出一个有成就的的人重要;二是认知过程比结果重要。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一个事实,就是人会教人。它相信模仿是儿童学习的关键之一。模仿的意义在于提醒为人父母者,应当成为孩子的榜样,而不是整天忙着赚钱的机器,根本不把时间放在孩子身上,让电视和网络游戏成为孩子的主要知识来源,让他们从那里学会了狂暴和冷漠。家庭成员如何互相改变对方?本书将告诉为人父母者该过程的个中奥秘。一旦你对此有所了解,就会明白,你应当和你的孩子一样,对所有的一切抱有疑问,自己去寻找并理解答案,而不是去依赖他人。这样,你就可以了解你的情感、恐惧和不安,你的希望和快乐,以及你内心的一切。唯有如此,你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同时成为优秀的人。本书所有的主要观念,都已分解成小单位或小项目。你必须主动地回答这些项目,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你必须逐条写下自己的答案,然后查对每一章结尾所提供的答案。
-
中国式性家教张景然 编著ig">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家庭性教育的小说——融文学元素与科学性于一炉的小说。性是美丽纯洁的,那么对孩子的性教育应该是一个美丽的过程,应该避免刻板的说教,而应自然些、美丽些、柔性些、多用真情,多用熏陶。本书中的主人翁是贾平凹《废都》里面人物的延续,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并引人思考,发人深思;同时书中的性教育歌曲令人耳目一新,填补了该题材歌曲创作内容的空白。作为家长,现在也许正在为青春期孩子的性忧心忡忡而又束手无策;作为青春期孩子,你也许正在为自己的性而激动、困惑和烦恼,那么都不妨来读一读本书吧!《中国式性家教》——书名已经银直白了,似乎无须释义了。其实不然!《中国式性家教》其一是指:中国式的性家庭教育;其二是指:中国式的性家庭教师。本书分上、下部:上部即“其一”,下部即“其二”。“人人有性,一生一世,从生到死,绵延不段。”(阮芳赋语)孟子云:“食色,性也。”性,其实不神秘,就像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与生俱来。除此,本书作者还有话要说——《中国式性家教》与2004年热播的王海鸰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在语法句式上属于同一结构,在选题内容上都是当代中国家庭中的沉重话题。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甚至更为沉重。何也?离婚者,家庭失和“婚姻失败”而解体也。离婚之后,已经“解放”了的男男女女可以再重新组合,建立新的家庭。而性的家庭教育却不然:不当的或错误的或失败的性家教,以及像野草一样任其自生自长的无性家教,却可以毁人一生或叫“贻害终生”(阮芳赋语)。《中国式性家教》,是一个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话题!
-
苹果不酸刷刷这两本书,就像一级铺满鲜花的台阶一样,从心理和生理方面,给我们提供一种体贴而又细致的帮助。为了避免空间的说教和知识性读物的枯燥给大家带来的阅读上的不舒适,作者采用了小说的写作手法。如果我们习惯于阅读校园的幽默小说,那么它应该很对你的胃口。它将知识性和文学性巧妙地进行了嫁接。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很有意思的量,作者塑造了两个人物,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他们是双胞胎。作者从不同的性别角度,对男女的心理进行了描写和分析。更多的时像,我们看到的是主人公的心理和生相互作用之下的行为。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在生活中,或者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很难能够得到这方面的帮助。或者因为我们羞于启齿难以求助,或者为大人根本意识不到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上的变化,所以,我们一直在黑暗中穿行。这是可悲的,也是无奈的。所辛的是,这两本书像盏路灯一样,给我们幽暗的心灵之路和生理之路提供了一些光亮。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了解自已,那么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从大的意义上说,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来自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对这个世界作出判断。而后采取符合自己判断的行动。
-
草莓很甜刷刷这两本书,就像一级铺满鲜花的台阶一样,从心理和生理方面,给我们提供一种体贴而又细致的帮助。为了避免空间的说教和知识性读物的枯燥给大家带来的阅读上的不舒适,作者采用了小说的写作手法。如果我们习惯于阅读校园的幽默小说,那么它应该很对你的胃口。它将知识性和文学性巧妙地进行了嫁接。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很有意思的量,作者塑造了两个人物,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他们是双胞胎。作者从不同的性别角度,对男女的心理进行了描写和分析。更多的时像,我们看到的是主人公的心理和生相互作用之下的行为。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在生活中,或者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很难能够得到这方面的帮助。或者因为我们羞于启齿难以求助,或者为大人根本意识不到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上的变化,所以,我们一直在黑暗中穿行。这是可悲的,也是无奈的。所辛的是,这两本书像盏路灯一样,给我们幽暗的心灵之路和生理之路提供了一些光亮。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了解自已,那么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从大的意义上说,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来自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对这个世界作出判断。而后采取符合自己判断的行动。
-
世界名人家教精粹孙利强编著伽利略找来木头、刀、线等工具,花了三天三夜时间,手上也不知被划破了几刀,终于做出了第一个木偶。他给木偶描上脸谱,拿给妹妹们看。果然,两个妹妹欢呼雀跃,立刻就被这个新玩具吸引了。伽利略却并不怎么高兴,因为这个木偶,动起来还很僵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有什么地方不对呢?他又琢磨开了。“你看看我是怎么走路的,伽利略。”文森西奥有意启发他。伽利略怔怔地看着父亲在客厅里走了两个来回,突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人有关节!”伽利略一把从妹妹手中夺过木偶,立刻动手进行改进。再试试,哈,成功了!伽利略一发不可收拾,又用碎布头代替木头。接着做了好几个木偶,还替妹妹们编了一出木偶戏,给她们每个人安排了几个角色。他自己呢。当然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安心地思考问题。不过,他也从此迷上了手工制作,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1572年,伽利略已经8岁了。他个子不高,还有一点儿胖,但这并不影响他观察细腻,思维敏捷。一天晚饭后,文森西奥带着全家人到比萨广场散步。伽利略和妹妹们高兴地在广场上奔跑、跳跃,就像欢乐的羊群。突然,伽利略跑到文森西奥身边,指着比萨斜塔,好奇地问:“爸爸,那座塔怎么是斜的?”“哦,你是说比萨斜塔。当初建造这座塔的时候,由于某种计算上的错误,塔还没建成就已经倾斜了。”文森西奥随口说。“那它为什么不会倒呢?”伽利略显然不满意父亲的回答。“这个,我也说不好。不过,这座塔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了。”“等我长大了,一定会揭开这个迷的!”伽利略充满自信地说着,转身又跑开了。望着伽利略远去的背影,文森西奥夫妇俩讨论起来。文森西奥说:“亲爱的,你不觉得咱们的儿子是个天才吗?他总是比别的孩子观察得仔细,思考得多。”P10
-
学校是一段旅程(美)芬瑟著;吴蓓译本书讲述了作者带着一个华德福班级从一年级升到到八年级的历程,再现了这段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启迪的教学生活。作者用亲切流畅的语言和轻松幽默的风格,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对华德福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做了引人入胜的介绍。本书既是写给父母们的,也是写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书中介绍的许多教学范例,可以帮助读者理解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它非常适合作为华德福教育入门读本。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它描述了1982至1990年间,作者在大巴林顿华德福学校和我所带班级的共同成长历程,其间充满各种各样的重大事件、精彩瞬间、竞争、转变、挫折和成就。本书旨在引发人们重新认识自我和职业。希望本书能点明华德福教育的精髓,即它对现在的孩子,以及有幸能和孩子一同成长的教师具有异乎寻常的治疗能力。
-
解放孩子的潜能(英)洛森著;吴蓓译做父母是很不容易的,而如今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现代社会的紧张生活也给孩子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本书从孩子的整体成长和所需教育两个方面,帮助父母了解和支持孩子。书中讨论了这样一些问题如何从错误中学习,走路、说话和游戏,节奏对儿童的重要性,男孩和女孩的差异,该在何时上学,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青春期问题等。作者告诉我们,父母只有用恰当的方式来滋养、培育与启蒙孩子,创造出最佳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tlcatlorl)是一种已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1919年,鲁道夫·斯坦纳(或译为史代纳)在德国创办了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联合国开始向各国推荐华德福教育,它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得到支持和认可,在亚洲的日本、印度、菲律宾、泰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华德福学校也发展迅速。截止到2000年,全世界共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877所完整的华德福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1706所独立幼儿园,549所成人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机构。华德福学校的毕业生中,有挪威总理斯托尔滕贝格、德国内政部长席利、美国运通公司CEO谢诺尔特、著名作家米歇尔·安德、赛车冠军费豪、电影明星娜塔莎·金斯基等。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德国前总理科尔、德国前外交部长根舍、德国教育文化部长何曼雅、实用计算机之父汉茨·尼克斯道夫、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电影明星保罗-纽曼等人则把他们的孩子送进了华德福学校。在中国大陆,德国人卢安克最先在广西农村推行华德福教育,曾赴英美学习华德福教育课程的吴蓓、黄晓星、张俐和李泽武等人,也在北京和成都等地开始了华德福教育的实践。
-
每天进步一点点2吴章鸿 著一个普通少年从中不断汲取强大动力,成为杰出青年的成长见证。曾应邀在人民大会堂做精彩人生报告的吴章鸿女士向你进一步揭示从平凡到卓越的奥秘。这本书可能不是为你特意编写的,但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认为这就是他们想看的。这是一本浓缩人生精华的节,也是一本饱含浓厚母爱的书,更是一本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寄予殷切希望的书:一个艰难下岗工人,一个贫苦的单亲妈妈,一个负芨东欧学习钢琴的16岁孩子的普通母亲,为了远离身边的年轻孩子不误前程自强自立,不被花花世界的销蚀斗志,在含辛苦茹苦的打工之余,通过网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给孩子发送“每日一信”。这些充满母爱的精神食粮,滋养着孩子在异国他乡慢慢长大,几年过去了,昔日的中学生成了“来自中国的钢琴天才”,成了被中国使馆誉为的“最优秀的中国留学生”……[看更多]
-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彭嘉陵当前,孩子的教育已经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而不少家长却不知如何才能帮上孩子的忙。本书作者彭嘉陵以培养女儿的切身经历,告诉读者,家长自己就能帮助孩子:孩子的启蒙教育家长是大有可为的;孩子在学习当中遇到困难,家长是完全可以帮忙的。书中详细介绍了家庭教育的几种方法,如应让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尽情玩耍;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长的帮助比请家教好得多;在节假日,让孩子走出去放松心灵比无休止的补课要好得多;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等。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也在书中直面自己的教育失误,如:启蒙教育没有计划,不够系统,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较弱学科没有认真对待,致使弱项一直较弱;没有特意教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待人接物等,为家长们提供了值得记取的教训。使这本成为既是家庭启蒙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读物。本书试图结合南南的成长历程,以及北京八中少儿班的成功实践,探讨早期教育和素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同时,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家长毋须花费太多工夫,就完全可以、也能够帮助孩子取得学习进步,并帮助其思想成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