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研究王资,周霞霞,王庆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的课题成果。《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研究》深入研究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内涵和相关理论背景,并对以往和现有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和比较,提出全面反映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关键维度。同时,考虑到现有政策文件对内涵建设的要求,又对这些关键维度进行了深度挖掘,进一步细化为能够真正体现出“内涵”特征、能够反映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研究》基于发展评价理念和教学质量诊改理念,通过构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成熟度模型对内涵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分级刻画,为当前内涵建设任务进行排序和设置优先权,提出推进内涵建设的重点和步骤,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路和方向,引导和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
-
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新视界彭小明彭小明教授作为我国新一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学者,从事语文课程教学与研究30余年,是全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界有一定影响的专家。《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新视界》是彭小明教授的新力作。《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新视界》分六章:第一章语文新课程改革与新理念,第二章现代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第三章语文教学新模式与新流派,第四章活动教学与语文学习新方式,第五章写作学习与作文教学新论,第六章语文教学典型案例新样式。作者以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引导,以语文教学新理论为核心,突出语文教学新视野与新实践,旨在传递、表达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
辛几何引论(法)J.柯歇尔,邹异明辛几何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的重要数学分支。本书是辛几何(新流形)的入门性读物。。全书分为六章,分别是代数基础、新流形、余切丛、辛G-空间、Poisson流形、一个分级情形。前三章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后三章论述有关的应用。
-
现代汉语评价表达论陈景元《现代汉语评价表达论》紧密结合汉语语言事实,以系统论和整体观为统率,建构了一个具有汉语特色的评价表达理论框架,旨在为汉语的话语分析提供理论指导。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汉语评价表达理论框架的建构、评价的词汇资源、评价的域、评价的质、评价的量、评价的原则和方法、评价的模式及其应用、评价的语法形式和评价的功能等重要议题。全书充实和丰富了现代汉语表达层面的研究,对于言语交际、语言教学、语料库建设、社会评价、产品信息评价、企业评价、舆情分析、传媒分析等应用领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 第5辑张玉来《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五辑)》由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张玉来教授主编。本刊敦聘戴庆厦、丁邦新、江蓝生、蒋绍愚、孙宏开、王士元等先生为学术顾问,丁邦新先生题写刊名。本刊以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汉藏语言比较为学术背景,立足汉语本体,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及东亚语言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探索。本刊主要栏目有: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汉语史、汉藏语及东亚语言比较、出土文献语言、传统小学文献、学术史研究等,特别欢迎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反映学术前沿问题的佳作。本刊适量发表有学术价值的书评、人物评介及争鸣文章。
-
语言无羁曹进,靳琰,白丽梅在当代数字化已渗透并存在于社会诸方面的浪潮中,人们的生存和工作方式已悄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我国,许多网民徜徉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生活,他们使用后现代文化的解构、拼贴、混合手法,借用汉语表意文字的独特优势,采用分解、颠倒、混合、重组等手段,利用敲击键盘的“书写”方式,以富有口语特征的言语表达创造了自由、舒展、任性的语言,尽情地言说着个体的所思所想,一个新的语言传播场域被豁然打开。凭藉诸多通信方式而存在的网络语言发端于网络、栖身于网络并演化于网络,堪称网络运行的润滑剂与人际交往的血液,其主体生发于自然语言,其变体却又不免让人总有似曾相识而又不易相认的熟悉感和陌生感。
-
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语言地理研究和智利少数民族语言地理语言学研究是发展我国地理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理论价值在于其不仅能使我们认识各民族语言的内部差异,而且对研究民族语言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语言地理研究》以纳系族群诸方言为研究对象,通过地毯式田野调查获得丰富的一手材料,采用地理语言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对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做了全面系统的共时描写、分析和比较研究。其中包括对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构成的描写、不同类型亲属称谓系统的分类和比较以及不同辈分亲属称谓的地理分布研究。重点揭示了纳系族群不同类型亲属称谓系统、不同辈分单个称谓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地理分布特征的形成机制。《纳系族群亲属称谓系统的语言地理研究》是一部采用地理语言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对少数民族语言/方言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可以说是关于如何对民族语进行地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有益探索。
-
跨语言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语言文化研究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不仅是这两个学科之综合,而且极具边缘交叉学科之特性。它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交际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除了语言学和文学这两大支柱学科之外,还涉及语言哲学、语用学、修辞学、文体学、翻译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人类文化学以及语言教学等学科方向。《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2辑)》旨在向广大读者,尤其是跨语言文化研究学界和第二语言(外语)教育界的学者、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展现独特的视角,提供具有全新参考价值的学科研究信息。
-
儿童自传课程论冯加渔《儿童自传课程论/儿童学研究丛书》基于自传研究法和自传课程理论,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学校儿童创作的日记、学习日志、作文等反映儿童本人学校教育经历的自传性叙述材料,真实再现学校教育中课程生活的全景样貌,借此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感知儿童的成长体验。
-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机制研究佘远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机制研究》以“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研究。《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机制研究》从高校实际出发,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教育的内容融通机制、理论共识机制、媒体传播机制、示范引领机制、协同联动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