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
-
提琴制作工艺学郑荃《提琴制作工艺学》是郑荃教授对其在提琴制作领域数十年求索及教学的一个总结,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一本关于提琴制作的专著。本书共十章,前两章主要介绍了制作提琴所需的各类工具及木材,涉及木材学、声学、物理学等学科知识,从第三章开始按照提琴制作的流程及构成部件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琴型设计、侧框制作、音板制作、琴头等其他部件的制作、提琴油漆、提琴装配等,最后从演奏的舒适性和声音的效果两个角度论述了提琴的调试。本书文字简洁、易懂,涉及知识面广,且包含大量图片、照片,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提琴制作者,都能受益颇多。
-
人民的艺术尚辉本书首次以填补艺术史研究空白的艺术专史研究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历史进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具体分为“革命美术与进步美术的启蒙与呐喊(1921-1936)”“延安文艺运动对于大众的、民族的美术观念的确立(1937-1949)”等内容。
-
唐宋教坊职能演化研究张月从俗乐机构到礼俗兼用,从宫廷音乐机构到地方音乐机构,唐宋间教坊职能的演化反映出国家在场架构的音乐体系中 内外关联、上下互动。《唐宋教坊职能演化研究》结合多学科研究理念,以礼、俗用乐的功能属性为逻辑起点,由内而外,从唐宋间宫廷教坊乐制的扩充、仪式乐用教坊的定制、教坊的地方延伸等方面进行多方位考辨,重在认知唐宋教坊乐与太常乐、乐制与机构职能、社会环境与机构职能、习俗与礼制、宫廷与地方音乐机构之关系,揭示唐宋间教坊职能由俗及礼、礼俗并用的内涵外延以及宫廷用乐与地方用乐之间上下互动的意义,凸显教坊作为目前国立音乐机构在时空间的广泛作用力,期对唐宋教坊自身职能转化及其在中国音乐文化史中的多重意义形成新的认知。
-
福厂印稿王福盦王福庵,又署王福厂,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斋名麋研斋。浙江杭州人,年五十居上海。王福庵先生精篆刻,书工数体,金文、小篆,均匀整而劲健;晚年从汉洗文字悟得天趣,参以缪篆排叠之法以作篆隶,朴厚古拙,尤独出冠时;隶楷亦自出机杼,别树一帜。平居和易,乐於扶掖後辈。不独悉心传艺,即对生活上困难者,亦竭力相助。所篆《说文部首》字帖、《说文作篆通假》,成为学篆范本。《福厂印汇》是集宣和印社《麋研斋印存》四册本及多种《福厂印稿》原拓印谱汇集而成,其中未曾出版之印作甚多,原色印刷并释文。
-
中国昆曲年鉴2020朱栋霖本书由苏州大学戏剧研究专家朱栋霖主编,主要从各大昆曲院团年度工作综述、年度推荐剧目、年度推荐艺术家、年度推荐论文、昆曲研究、昆曲教育、昆曲曲社、昆事记忆、年度大事记等方面对2019年度的昆曲活动做了全方位的整理和概述。全书并配有彩图四五百幅。书稿既有业务综述,也有成果展示,更有学术论文荟萃,是一部内容翔实、材料丰富的资料性专著。该系列年鉴自2012年出版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和平台优势,在昆曲界有了一定的影响。
-
俄联邦布里亚特蒙古戏剧文学精粹暂缺作者本书作者王满特嘎教授在进行学术讲学、访问及田野调查过程中,通过搜集整理等方式,掌握了大量的戏剧文学文本文献第一手资料,这在国内属于首次。本卷收集作品主要是俄罗斯境内布里亚特蒙古作家撰写的20世纪蒙古文戏剧文学精品十几篇,反映了布里亚特蒙古风俗习惯、传说等,热情讴歌了作者赞美家乡、赞美草原、赞美人文等独特的草原情怀。
-
谢尔西四首弦乐四重奏中的声音主义观及其实现鲁立本书旨在通过对谢尔西声音主义时期的四首弦乐四重奏在美学观念和实际创作上的剖析,尝试对作曲家在其中所体现的声音主义观念及其思想根源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并在此背景下对其实际的创作技法进行梳理,最终对作曲家在现代音乐发展和弦乐四重奏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进行总结。本书主要面向一般大众,属西方音乐史学科,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领域。
-
共鸣与碰撞王次炤,刘晓静首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首届全国优秀歌剧评论征集比赛活动,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山东艺术学院承办,《人民音乐》杂志社、《歌剧》杂志社协办的全国性大型歌剧理论学术活动。该活动的举办旨在探索新时代中国歌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问题,促进中国歌剧创作、理论研究与评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共鸣与碰撞:首届全国优秀歌剧评论征集比赛获奖文集》是本次活动18位获奖者的获奖论文的汇编文集。书中荟萃的18篇优秀论文,真实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歌剧评论与理论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学术动态。它们既是跳动着的鲜活的时代脉搏,也是凝固了的有温度的时代纹理。
-
中山咸水歌多声部创编作品研析王小玲《中山咸水歌多声部创编作品研析》特点:1.整理出中山咸水歌的地方特色音调我们以传承人的历史继承与探索,以及原有的演唱、文本等资料为基础,通过运用专业技术理论对已有文献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探究并归纳出中山咸水歌音乐的基本语言,特别是由此形成的地方特色音调,主要表现为:终止特色音调、变宫音跳进进行。2.为民歌进行多声部探索实践在保持原有民歌的风格韵味、旋法特色的前提下,我们以民歌为基础,提取民歌原材料进行创编、创作。通过技法运用的实践检验,为探讨适合民歌特点的多声部技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并奠定了应用的基础。3.将创作运用的技法整理提升为课堂教学理论在原有的民族调式和声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把中山咸水歌的创作技法转换为能够实施、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民族调式和声习作展示会中总结汇报,实现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开枝散叶。
-
九江山歌三声腔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彭芳九江“三声腔”山歌在九江地区传唱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三声腔”山歌多用于抒发民众情感,当人们集体劳动时,又可以作为一种“高腔”激励着人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衣事劳作任务,具有“一领众和”的特点。九江“三声腔”主要流传于九江市境内的马回岭、黄老门、涌泉、新塘、城门、狮子等地,服务于当地衣事劳动,因为其所演唱的主要腔调为“do、re、sol”三个音,所以曲调简单旋律优美。歌曲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丰富,有赞美劳动的劳动歌、叙说历史大事的时政歌、注重礼仪的仪式歌、表现爱情的情歌、展现生活的生活歌,以及历史传说、儿歌等,所有一切都集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神灵的崇拜、对儿女情长的思念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等。“三声腔”歌词通俗易懂,易于传唱,被列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通过对九江“三声腔”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等进行挖掘,阐释“三声腔”山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使九江“三声腔”能得到全面的传承保护。本书的撰写希望能为中国地方音乐文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音乐理论爱好者提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