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
-
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顾小白著在我的经历中,电影评论是很学术的领域。想到我们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会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电影在中国新文化复兴运动(不知道能不能用这样的词来形容那个时期的文化现象)中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新电影语言”、“新浪潮”、“结构主义”等等名词如雷灌耳,而且话语权威都是一派学者气质,很有学术性、高尚感这样的气氛把我们烘托得很了不起,真有艺术殿堂的感受。后来,大概到了九十年代中期,1995、1996年前后,这帮大师突然不玩儿了,很快从这个圈子里消失掉,无影无踪了在他们抛弃我们之后的寂寞的日子里,我们感觉到一阵孤独。文艺批评——向左右着各类艺术的历史进程,这样的空白真的令人心慌。我想他们不玩儿了的很大原因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有关、消费慨念一统天下,文化也可以成为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当它们成为超级市场货架上供人选择的,和选择一件衣服一样自由、一样随意的商品的时候,艺术过去神圣的地位、仪式化风范及上层领域的优越感全然被打碎了。这十来年,随着这样的变迁,其实谁也没消停,大师放弃的阵地自有后来人。由于商品化的普及、便利和自由,还有文化艺术产品本身的巨大魅力,孕育出了一代从fans走入电影行业的专业人员。这些从消费群体中走出来的人可能是批评家,可能是导演,也可能是编剧。我想他们的出身就能把前辈的鼻子给气歪。美国前卫导演昆廷·塔伦蒂诺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卑贱”的出身让他在入行时饱受了一番屈辱,直到1993年他的《落水狗》一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才得以扬眉吐气,也标志着一个新的电影时代的到来。法国人是多么地傲慢,从来都以文化大国国民自居,一副霸权的样子,一直把持着艺术殿堂的金钥匙。所以昆廷的获奖,连他自己都倍感意外、欣喜若狂,直到今年在戛纳当评委主席还念念不忘那一幕。如果不是世道变了,这事无论如何解释不通。很多事情不再是梦想。DV从家庭走向专业,电视从标清发展到高清,高清播出时代即将到来,电信号的色彩还原和胶片越来越接近,还有什么不可能实现?大概有一个现象我原来没有足够重视,当我知道后,很吃惊。原来各电影厂有自己的刊物、画报,不知何时被外面的人承包下来,变了味道,和过去大不相同了。开始我很嗤鼻,觉得不够专业化,比如《看电影》、《电影世界》、《新电影》啊什么的,我很长时间把它们等同于文化商品的延伸纸版读物,比如盗版光碟指南什么的。到了有一天在三联书店看到一本近似工具书的《电影2002》,还有《为希区柯克尖叫》和《后窗看电影》,我发觉这已经不是我原来概念中的电影产品指南了。其资料的价值性和全面性,以及专业化水准都令我对他们的存在不可小视。网络上颇负盛名的“后窗看电影”等阵地亦成为新一代的影评代言人。就在这个时候,早已在新锐影评人中赫赫有名的小白把他的书稿拿给我看,极没有架子,以很自我的口吻,甚至是一个影迷的角色来谈电影。像日记,像观后感,也像夜话。我在他曾任版主的论坛“后窗看电影”及其精选书籍里也能感觉到同样态度。小白的尖刻和敏锐也是很散漫的,像他的生活状态,完全没有权威姿态。这让我对小白刮目相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当时在和我合作一个剧本。我很喜欢他写在剧本中的那些人物的状态,很典型的“后工业”人类,而且是典型的中国都市小资类。接触多了,我对小白的身份恍惚起来。我连问了他好多问题——你到底干什么专业?他回答说,在一家数字化公司,好像还是国有单位。就我对社会了解的知识结构,这就够错位的。——那你怎么又开始写剧本了呢?怎么又写评论了呢?他答,网上开始的,偶然的,喜爱的,咳……我完全听不懂,也不想再细问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通过小白,让我对很多事情了解更具体了。电影在他们眼中的样子和我们有很大不同,他们首先是在用精神消费它。不论欣赏、崇拜还是品尝、指点,完全像对待一种物质——某种拜物主义倾向,而我们却当做理想来追求。脱离了人文环境的我们完全失去了价值判断,这两者的对话该有多么大的差距啊。可以说,小白成为了我的“后窗”,通过他,我看到了新一代的成长和他们的精神。——李少红(序)
-
与电影一起私奔王樽著本书所有的文章都或多或少与电影有着某种关系,但它一般不是传统的影评,不是泛泛的电影介绍,也不是两性的电影专业研究,它是一个性情中人由电影引发的生活感悟,一个高级影迷为自己书写的极具感性的观影备忘。这其中有对影人影事的窃窃私语和即兴评说,更有超乎电影之外的联想和心得。作者博闻强记,兴味盎然,游刃于缤纷影像内外,纵横于诗情哲理之间,因为不是刻意为他人所,反具有了让所有人都感兴趣的可能。作者简介:王樽,曾用笔名刑天、伊甸、海梦等。生于河北,浪迹各地,当兵,做工,办刊,编报,写作。曾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问世。现居深圳。目录:序:文学与电影的神秘私通草莓意象青桔红了樱桃榴莲的气味等待电话铁轨无声远去玫瑰在心温暖的河流那自由,那蓝色黑色的白爱的错失机遇的宿命暧昧时光犹疑在两难中大师总是处处匠心与自己失之交臂狐媚的女子影中情人塞纳河畔的美女古典女子女人与钥匙姜文的真相无法表演别人谁害怕李安浪漫邂逅的短促快乐初恋时把爱情抛到地下爱而不能爱情在哪里万岁风流男人来不及忏悔上帝只按两次铃隔墙的花最是诱惑在忠贞里背叛远离萨德重现的镜子自己的地狱,他人的地狱“你很特别,我爱你!”伤害我们的人没有悔恨做个狼有什么不好?白日里的梦游人可怕的爱快乐到死不是我,而是风情在路上争与不争生活与魔术好上镜的面孔延伸的爱几近完美的反常……后记:诱惑的利刃附录
-
D调的华丽周杰伦图/文Jay式魅力完全爆发!周杰伦的第一本图文写真书飓风登陆!看看精彩图片和更多内容?历时两年,完整呈现周杰伦对亲情、友情、爱情和音乐的真实领悟近200幅横跨欧亚精美写真、工作花絮的图片首度公开曝光周杰伦亲自操刀数万字的心路历程令人心灵震颤周杰伦出道5年得奖、创作、演唱、专辑内幕故事全纪录周妈妈叶惠美、娱乐天王吴宗宪、好友蔡依林等亲笔为本书作序本书在台湾上市2日即荣登金石堂畅销书排行榜榜首《D调的华丽》,彻底弹出你从没看过的「杰伦变奏曲」。没看过这本书,你所知道的杰伦,都只是外面谣传的!作者简介周杰伦出生:台湾台北学历:淡江中学音乐科毕业星座:山羊座血型:O型口头禅:屌不屌?专长:写歌、作词、打球专精乐器:钢琴、大提琴、吉他最大优点:词曲创作力超强最大缺点:很害羞、喜欢想太多最大心愿: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内容提要■■朋友,要交一辈子为了朋友,我可以付出,只要对他们有帮助。如果我的成功可以为朋友带来一些帮助,我不会吝啬的帮忙到底。因为我也是从默默无名一路走来,才能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对我来说,朋友是要交一辈子的。只要我好,也希望能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当然我也可以不计酬劳,从密集的工作行程中硬是空出两天的工作天,尽管拍摄当天顶着烈日在街头流汗狂奔,且工作时数超长,也没关系。在拍片现场和导演交换意见、修改脚本,我也学到很多。(谢啦,阿邝导演!)■■「姜太公钓鱼」爱情理论初恋是在我国中时发生的,是我隔壁班的女同学,她让我感受到一见钟情的感觉。第一眼看到她就很喜欢、很想认识她,但却没机会。后来学校举办班级合唱比赛,当时我是担任伴奏,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就开始对我有些好奇。当时我认为这个鱼儿应该已经上钩了吧。追求过程其实不能说是简单啦,应该算是慢慢从朋友变成情人吧,大家开始会一起出去玩,送她去补习,还会写歌给她听,故意制造一些浪漫、弹些音乐给她听。当时的大安森林公园还没盖好,我们的第一次亲吻可不是亲嘴,而是亲脸颊,我发现我还蛮喜欢亲女孩子的脸颊,我的初吻就是在大安森林公园盖到一半的时候发生的。■■最单纯的爱情我没有特别喜欢怎样的女生,让我心动的女生不能只靠外表,不过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样子,反而是气质更重要。当然缘分也很重要。第一次机会流失掉了,常常有人会认为该是你的就是你的,有时我也会碰碰运气,第一次没结果,第二次若在下一个路口又遇到她的话,我就会跟她要电话,这是我学生时代常做的事,现在想想还蛮好玩的。现在我认为要好好把握机会,特别在演艺圈,虽然会碰到很多人,却不见得会出现你要的爱情。最单纯的爱情,必须你是个平凡的人才会出现。前言感谢上帝给我一个宝贝儿子周妈妈叶惠美感谢上帝在1979年1月18日给我一个宝贝儿子,胖嘟嘟笑起来带着小酒窝,可爱的模样真的很讨人喜欢。从小杰伦听到音乐就会兴奋的随着节奏摇晃,不只爱看孙越、陶大伟的表演,也常戴着墨镜模仿高凌风唱歌,坐在电视机前也会跟着广告唱唱跳跳。三岁对录音有兴趣,就常常拿着录音机录自己的声音,或唱歌,或编故事,自编、自导、自演又自唱一番。四岁读幼儿园的同时,也在山叶幼儿音乐班学钢琴。直到小三,杰伦又提出想学大提琴以及乐理,因为对音乐的喜爱,甘愿背着沉重的大提琴,挤上262号公交车赶大提琴课,看在眼里真的觉得心疼。所以,我也常带他去国家音乐厅,聆听音乐家的演奏,如,马友友、林昭亮等大师的演奏会,我们绝不会错过。常常,他会很兴奋的要我们听他作的曲子。有时候也会顽皮的学阿玛迪斯倒着弹琴,超爱耍帅的!杰伦的创意不只表现在音乐上,有一次他上电视节目录像,主持人要求每个艺人画一张穿裙子的女生,有人画穿着美美长裙、迷你裙,或者蓬蓬裙的女生,只有他画了一位裸着上身正在穿裙子的女生。我好奇的问:「儿子,你怎么会画这个?」他很自然的说:「没错呀,我是画穿裙子的女生啊。」原来他的「穿」是动词,思考逻辑还真的与其它人大大不同,这就是他的「裸女穿裙子」。不抽烟、不喝酒、不上夜店的杰伦,最让我担心的,是他的老毛病-僵直性脊椎炎,有时候看到他疼到不行,连起床走到房门边,都要花上20几分钟,身为妈妈的我,却只能在心里吶喊:「神呀!我能替他疼吗?」儿子见到我的不舍,反而过来安慰我说:「妈,我没事,等一下就好了。」除了身体的病痛,可怜的孩子,很抱歉!国二时,他必须面临父母离异的事实,但我要让他知道,爸妈永远爱他,也在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他突然长大了。青少年时期的小叛逆他也有,喜欢穿又大又宽的裤子(现在我才了解原来这叫嘻哈),留着中分的头发,或者常常打篮球打到很晚才回家,偶尔也会惹我生气。爱耍帅装酷的他,却也很贴心。有天夜里,我接起电话,话筒传来他兴奋的声音:「妈,我现在在上海和平饭店顶楼,看着外滩的夜景,你一定会很喜欢的,下次我要带你来」,那一夜,我哭了。又有一天晚上,他打电话回来说:「妈,快到阳台看看。」我连忙跑到阳台,看到公园里有人放烟火,儿子说:「妈,有没有看到烟火,很漂亮吧!」原来那天是情人节,他想给我一个惊喜。今年我生日,他在海外工作,竟然请公司同仁设计我到公司,送我生日礼物、吃蛋糕、唱生日歌,这群孩子们说:「我不是周杰伦一个人的妈,是大家的妈(真的超感动的……)。」杰伦真的很幸运,公司里的每个人,就像是大家庭的兄弟姊妹一样陪着他。从出第一张专辑以后,受大家的支持和肯定,我深怕他骄傲、自负,当他第一次获得金曲奖时,我握着他的手,告诉他:「妈以你为荣!但要懂得谦虚,作为一个艺术家要的是有自信而非自满。」感谢上帝,如此恩待他!愿他继续写出好听的曲子,和更多的人分享。
-
就爱周星驰周星星的粉丝著爱一个人NoNeedReason,无厘头年代Happy重温!周星驰语录: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我?不知道,不理解,不明白。可能是幻觉!我在爱情上面,大家都知道了,经过了很多“生生死死”的经历。就这样,但是不能说出来。我以为我拍了很我悲剧,可是拍出来你们都觉得那是喜剧。我不是艺术家,我只是一个演员。他们眼中的周星驰,如果谈演技的话,我认为周星驰可以排第一。——导演王晶我是他的影迷,我依然在期待着他的《功夫》。那将是百分之一百的周星驰风格电影。——导演李力持周星驰电影的背后有一种非常积极的意义。——哈佛教授李欧梵“周星驰式青年”创造了新的都市童话,充满了想像力,有些天真,还有一些矫情。——作家马雄鹰世界上只有两种电影,一种是有周星驰的电影,另一种是没有周星驰的电影。——星迷语16位作家、歌手、乐评人、网络写手、教育人士、文化批评家、影迷以及周星驰身边的人对周氏风格电影的评点、解读,加上史上最全的星仔电影经典台词、武器谱、武功谱、饮食谱、药物谱、考题、网友游戏……共同写出了超级星迷对偶像的爱。周星驰的电影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独树一帜的,无厘头电影的开山鼻祖。这本书选了影迷、乐评人与影评人对周星驰电影的成名作的整体评价,且有周星驰的电影经典对白的集体亮相。电影评论的多面性,给了我们一个全面了解周星驰电影的机会。经典对白、FASN们的经典演绎,外加周星驰自己的阐释,难得的一本“星爷秘籍”。周星驰小档案:本名:周星驰;英文名:StephenChow;出生年月:1962年6月22日;生肖:虎;出生地:香港;籍贯:上海;太阳星座:巨蟹座;月亮星座:水瓶座;身高:174cm;体重:65kg;偶像:李小龙;最喜爱的明星:周润发,成龙;性格:开朗,和气,倔强;兴趣:唱歌,唱戏;喜爱的运动:骑马,足球,台球,游泳;最感激的人:李修贤,万梓良;最喜爱的演员:罗拔狄尼路;最喜爱的歌星:梅艳芳;最喜爱的歌:抒情歌;最喜爱的舞蹈:DISCO;最喜爱的服装:便服;最喜爱的鞋:布鞋;最喜爱的饰物:表;最喜爱的颜色:蓝色;最喜爱的动物:狗;最喜爱的狗:虎狗;最喜爱的食物:面食;最喜爱的疏菜:芥兰菜;最喜爱的水果:芒果;最喜爱的旅游地:巴黎;最尴尬的事:迟到;最害怕的事:怕黑;最失望的事:戏演得不好;最大的希...[更多内容]
-
民国名人再回首秦风编著大凡被称之为历史的东西,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那么,需要多久时间呢?有人说是五十年,刚好三代人,美国国家档案法规定档案解密的时间是三十年,亦即基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维护社会动作的安全,三十年内是不可以掀开箱底的。中国人并没有类似的法律,不过时间有其自然法则,只要人事物时过境迁,过去的恩恩怨怨不再纠缠不清,不再勾起强烈的爱憎情绪;相反地,时间的距离提供了冷静与沉思,呈现了更多元的对照,历史自然而然地会出现更多的面貌。这本《民国名人再回首》是笔者由自己所收集的民国人物照片中挑选编撰而成的,对象集中在1949年前后去了台湾的民国名人。这些照片是笔者努力找出来的好照片,特别是能够反映时代飘流感的影像,无论是人物的工作或家居的场合,正式或非正式的形象,都述说着时代的点点滴滴,并且多少希望能以这种形式的历史照片的编写,带给我们民族更多宽容与自在的文化气息。<
-
世纪转身顾铮主编《世纪转身:中国社会变迁的视觉记忆》展示的是实实在在的当下的中国现实,虽然有些情景并不赏心悦目,但却是一种负责的观看,透射一种健康的自信与真实。这些中国摄影家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与记录现实的勇气与真诚,是任何一个与他们一增真诚关注现实生活的读者都能够感受得到的。正如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所发现的那样,摄影既不是艺术,也不是技术,而是“魔术”。
-
时间中国紫图《黑镜头》编辑部编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已习惯于从电视和报刊上泛泛地了解世界。这样的习惯证明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拥有平静。当我们每天在新闻中匆匆浏览遥远的灾难和不幸时,我们几乎不会去做多少思考,更不会去领悟这些事件与故事背后,整个社会的状态和其他群体的命运。然而,有另外一群人却必须去直接面对这些。他们在或偏远或危险的地方奔波,年复一年进行着寂寞的守候或艰苦的追踪——不仅仅是为了填充新闻时间或版面,更多的是成为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的证人。《时间中国:震撼中国的不朽影像(精选珍藏本)》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纪实摄影师们记录中国现实的难忘影像。它们大多曾叩动过社会的情感和所有怀有良知的心灵。当我们面对这些记录时,反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对历史领悟会更多一些。我们在其间发现关怀和人性,以鼓荡我们的激情、痛苦、爱恋、勇气和正义感。对当今中国更多的反省和领悟,将创造属于未来的意义。
-
包围城市张新民著、摄影本书是对上个世纪90年代农民进城之原生态的生动再现,是比较系统的,长时期的关注农民进城这一社会变革的视觉记录。关注农民,关注农民向城市流动的历程,关注进城的农民给城市的冲击,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生存状态的变化。数以千万计的人,为生存,为出路,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年复一年。视觉记录相对于文字的抽象化描述,因其独特的价值而更彰显珍贵。摄影师在20世纪90年代,用整整十年时间,记录这一流动着的庞大群体。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宿愿,他们的诉求,他们的处境,尽在本书一幅幅影像中。作者简介:张新民,1982年开始从事摄影和文字编辑工作。曾获1992年度《人民摄影报》杯全国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第七届尼康摄影比赛特等奖,第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铜牌奖,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广东省鲁迅文学奖,深圳市大鹏文学奖。目录:序为底层的视觉代言与社会进步第一章遥远的“黄金海岸”1.数据2.“山坳上的中国”3.那个没人敢流动的年代4.“你不出去打工,怎么维持一个家庭的开销?”5.傍着牛腿才得以进入特区第二章给我碗水喝1.四海2.流水线3.还说四海4.九十三家房客第三章进城1.招工2.山城“棒棒军”3.荡悠在高楼之间4.“我们打工挣钱,供儿子念书”第四章何处是家园1.家在何方2.的士佬朱国干3.伤心家事第五章同一片蓝天下1.都市里的乡村学校2.同一片蓝天下3.振兴小学第六章人间“喜剧”1.深圳股潮2.别墅养猪牛3.“传销让我输个精光”第七章“农转非”1.“我家住在北光小区”2.深圳百村3.“农转非”何以人不旺4.关键词视觉记录与影像选择我和《包围城市》包围城市::中国农民向城市的远征
-
空间中国紫图《黑镜头》编辑部编中国,有这样一群人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已习惯于从电视和报刊上泛泛地了解世界。这样的习惯证明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拥有平静。当我们每天在新闻中匆匆浏览遥远的灾难和不幸时,我们几乎不会去做多少思考,更不会去领悟这些事件与故事背后,整个社会的状态和其他群体的命运。然而,有另外一群人却必须去直接面对这些。他们在或偏远或危险的地方奔波,年复一年进行着寂寞的守候或艰苦的追踪—不仅仅是为了填充新闻时间或版面,更多的是成为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的证人。人类的故事首先是时间和空间的故事,中国的故事更是如此。因为时间,有了历史和命运;因为空间,有了社会和情感。要叙述激烈跌宕的当代中国,离不开时间,要认识真正的中国,需要走进许多我们看不见、或者看见了也视而不见的空间。因为变化太快,因为人口太多,时间和空间其实是中国最稀缺的两大资源。
-
招摇(日)笠原美智子著;何积惠译《招摇——另类人体宣言》一书鲜明地贯穿着西方女性主义立场。书中各篇文章是在她作为日本东京都摄影博物馆展览策划人期间(任职期间为1989年到2002年,现调任为东京都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划人)所写的有关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现代摄影与当代摄影的展览图录论文与摄影评论文章。在东京都摄影博物馆任职期间,笠原女士策划了大量高质量的摄影展览。这些展览包括了作为纯粹摄影的摄影与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这两个方面的艺术实践。这些展览不仅对日本国内的当代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在国际摄影界与当代艺术界引起广泛注意,并奠定了她作为当代西方摄影现场的重要人物的坚实基础。作者简介:笠原美智子,1957年生于日本长野县。明治学院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曾在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学硕士课程(专攻摄影)。现为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策展人、东京造型大学非专职讲师。在东京都摄影美术馆参与策划的展览会,主要有《面对未知的自我——现代女性自拍像》展(1991)、《来自社会边缘的美国纪实摄影》(1991)、《会说话的风景》展(1993)、《社会性别——来自记忆的深渊》展(1996)、《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和他的朋友们》展(1997)等。主要译著有:乔治·莱温斯基《人体摄影史》(与伊藤俊治合译)日本PARCO出版社(1989)、约翰·巴杰尔《观察这一回事》(主编:饭泽耕太郎)自水社(1993)、罗伯特·索比艾泽克《照相机之眼》(主编:横江文宪;合译者:安田笃生)淡文社(1995)等。与人合作的论著有:《裘迪·戴特:专题作品集》讲谈社(1992)、《摄影家时代1——摄影家的诞生和19世纪摄影》(迪莫西·奥萨利凡)(编辑:大岛洋;与人合著)洋泉社(1993)、《摄影家时代2——被记录的都市和时代》(保罗·斯特兰德)(编辑:大岛洋;与人合著)洋泉社(1994)、《世界摄影家101人》(编辑:大岛洋;与多木浩二合著)新书馆(1997)、《美术与社会性别——不对称的视线》(漫谈石内都和神藏美子的作品)(编辑:千野香织、铃木杜几子、马口明子;与人合著)布流凯社(1997)、《与时代对抗的摄影》(青弓社,2002年)等。目录:写真是男人的东西吗?——为笠原美智子《招摇——另类人体宣言》序女性记忆的深渊——写在中译本出版之际笠原美智子“女眼”宣言第一章变迁的性观念一捕捉“女人气息的心灵快门”二现代孤独三父亲投下的阴影四灵与肉:奥基芙与施蒂格利茨五面对未来的自我——现代女性自由像六《性依存叙事曲》——南·戈尔丁访谈录第二章另类人体宣言一视奸论——现代人体摄影二镜头还说了什么三心宽体胖的女权主义者四男性裸体——约翰·科普兰斯的冲击五同性恋表现:艾滋病时代的肖像第三章来自记忆的深渊一记忆:种族、民族二记忆:战争三记忆:交叉文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