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集
-
乡国变奏冯仰操 著本书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以转型时代的地方意识为入口,梳理清末民初文学对地方政治、地方先贤、民间歌谣、地方方言的发现、利用和书写。本书强调,清末民初的地方性书写植根于具体的地方世界乃至民族国家进程,又显示出文学自身的发展脉络。其中,朝野、主次、各世代文人之间相互呼应、碰撞,使得地方性书写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乡国的博弈和变奏,构成了地方性书写**时代性的叙述框架;从政治的地方意识到文学的地方意识,从民族国家的主导到地方性、个性的凸显,代表了两代文人处理文学与地方世界的不同路径,也代表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文学探索地方性乃至民族性的独异贡献。
-
未得灿烂高台树色荆璨进了一家牌匾都已经泛黄的店,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横在一座立钟旁的橙色长沙发。 就像是脑海中的分镜被拍成了一帧帧实际画面,在这昏暗的环境里看到它的第一眼,荆璨就已经想到了它在天台上的样子。 他要在天台上画一朵太阳花。 他要让橙色沙发开在太阳花里。 他要让已经被贺平意教会了躺着看天空的荆璨躺在沙发上。 他要……
-
牛津通识读本(英国)埃尔米奥娜.李传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类,但在今天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广受大众喜爱。从古典时代的榜样传记到如今公众人物的传记,传记的形式、规则和写作目的经历了种种演变。本书对传记这门艺术作了精彩的介绍,勾勒了不同类型传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影响传记写作的种种因素,探讨了诸多关于传记的争议。传记应该如何定义?传记一定要真实吗?传记作者需要亲自了解传主吗?在为不同的人作传时,是否需要不同的策略、伦理和规则?传记研究者埃尔米奥娜?李在书中提出多条我们想象中的传记的规则,又逐一将其打破,引领我们走近传记的真实和本质。
-
1950年代中国文学生态研究吴辰 著本书以1950年代中国文学生态为研究对象,在考证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着重对书信、日记以及作家对于文本的修改等偏重“个人化”的材料进行梳理,从作家在书信、日记中所呈现的带有明显个体色彩的视野出发,以整体观察的方式重新审视1950年代的文学生态,建立这一时期的文学生态景观,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纠正,从而研究和探讨在建国初期特殊语境之下作为个人的作家和作为集体的文学之间的关系,以期对现代中国文学史惯用的“宏大叙事”的视野有所补充与完善。
-
《二十四诗品》之中国诗歌美学顾作义本套丛书为中国传统文化类的美学理论丛书,在经典的基础上,“入乎其内”,把握其思想精华,有“出乎其外”,以超越的精神,构建新体系,做出新阐述。本书以古代诗歌理论名作《二十四诗品》为范本,从诗魂、诗风、诗骨、诗格、诗情、诗境等角度研究探讨中国诗歌里的美学。
-
作者学养与乾嘉章回小说的精神世界王冉冉以学问为小说是乾嘉章回小说的整体特点,这个时期的小说作者们普遍具有深厚的学养。基于此,本书对乾嘉章回小说的作者学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这些作品以作者学养为底蕴所形成的内在情理逻辑,通过整合小说研究与学术史研究、思想史研究,为小说研究中较受冷落的内容研究提供新的视域与路径。
-
民国词学编年史李剑亮《民国词学编年史》是李剑亮教授在民国词学研究领域的又一部重要专著,也是民国词学界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之一种。本书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条理清晰,叙述完整。编年时限自中华民国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三十八年,其内容包括对词史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文学事件、词学结社、词学流派、词人(词学家)交往、词人(词学家)生平事迹,词人(词学家)重要作品的创作、出版和评论,以及民国词学家对前代词学文献,特别是唐宋词学文献的研究整理与评论等各个方面,不仅全面地盘点了民国词学文献,梳理出民国词学发展之完整脉络,而且对当代的词体创作也有借鉴作用。
-
《红楼梦》之中国小说美学顾作义本套丛书为中国传统文化类的美学理论丛书。中华经典是一个丰富而宝贵的美学宝库,本丛书为中国经典、艺术门类与美学的融会贯通,在经典的基础上,“入乎其内”,把握其思想精华,有“出乎其外”,以超越的精神,构建新体系,做出新阐述。本书以《红楼梦》为范本,从书名意象、基调、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研究中国小说的艺术美学。
-
桐柏山的星火刘杰超本书描写的是大革命失败后到抗日战争爆发前,鄂豫边区的一批共产党人不忘革命初心,在桐柏山区坚持革命斗争的故事,艺术地再现了发生在桐柏山根据地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故事的主人公是一批桐柏山区土生土长的革命家,他们是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逆行者,是荒山野岭中披荆斩棘的拓荒者。在与党中央长期失去联系的背景下,在极其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即使遇到一次次的挫折,面对一次次的生死考验,他们始终秉持着共产党人的信念,前赴后继,与敌人周旋斗争到底,传递着革命的星火。
-
新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冯保善,邓子勉,刘学军本书针对目前各地方高校师范中文类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配套使用作品选所存在的不能适用当前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而呈现篇目范围过广、注释繁简失当、艺术评析不足、思考延伸欠缺等问题,力图以“经典性”“艺术性”“延展性”和“区域性”四个方面为抓手,打造一套传承性与创新性兼备的优秀教材。首先,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公认“经典”拣选出来,在数量上务求精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其次,以“经典”为核心,加大艺术性赏析力度,形式上更为全面(如利用“解题”“集评”等部分,多角度介绍文学作品的内外特征);复次,针对师范院校特色,打通大学古代文学作品研读与中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隔膜,着力凸显本套作品选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受用性;最后,强化作品选的区域特色,有意识凸显区域文学与文化特色,对接各地大中小学校区域文化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