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集
-
民国文学讨论集李怡,李俊杰,叶炘晨“民国文学”从概念提出到引起各方面关注是1997—2013年10多年间的现象。2013年,《民国文学讨论集》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汇集了这一次讨论的主要文献,2013年以降,这一学术理念逐步走向深化。本书为第二辑,是 册文献集之后的史料汇集,保留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以供学术研究参阅。所谓的“代表性原则”指的就是不再简单重复前期话题提出者的观点,或者重复前期已经被反复表述的思想主张,有自己独立的见地,也不重复自己其他文章中的观点,受篇幅的限制,共精选论文二十九篇,存目五十五篇,按照“持续的探索”“深入的反思”“不懈的开拓”“丰富的意蕴”等四大板块作初步的分类。
-
北平抗日斗争遗址遗迹纪念设施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北平抗日斗争遗址遗迹纪念设施》一书,精选北京市现行政区划内抗日斗争中的重要机构团体旧址、重要事件遗址遗迹、重要人物纪念地(碑、墓等)、重要纪念场馆设施、侵华日军暴行遗址共55处,通过深度挖掘内涵,盘活红色资源,集中展现北平军民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历程。
-
小镇悠民温世豪个人作品集。包含六十余篇治愈系生活散文和七篇散文体短篇小说。全书分为《小镇悠民》《给岁月降降温》《山路弯弯,月儿尖尖》《留得清净在人间》《故乡影像》《我们拉着一艘船》《禾楼恋曲》七辑,分别记录小镇生活、描绘自然之美、回忆峥嵘岁月、书写对生活的体悟、再现年少时光、分享所见所闻、讲述温暖有趣的故事,文字安静而优美。作者生活在广东乡间,他笔下的人、事、物富有岭南地方特色,他在一些平凡的小事中捕捉人类 原始、 真实的怜爱与幸福,读来使人感到如山间的阳光与和风,温暖而清新。
-
不寻常的讲述洪丽霁本书 提出“ 态人物叙述者”的概念,具体是指一种特殊叙述者,它主要由智力、精神、心理、道德、形态、状貌等多个方面与正常态的人存在较大差异和区别,并且已经参与到故事进程当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具体和形象化的人物来担任。本书主要针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引人注目的癫狂型、痴呆型、幽灵型和比拟型这四个 规形态的人物叙述者类型展开专门探讨和深入论析。这是在取法和借鉴 外学术界关于叙述者、不可靠叙述(者)、叙事交流、非自然叙事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思考与探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它可以为人们分析、解读乃至审视、理解富有魅力和创造性的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一种新颖独特的思路、角度和方法。
-
海外中国宝卷收藏与研究导论李永平,(荷)伊维德,(俄)白若思 等著《海外中国宝卷收藏与研究导论》为 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海外藏中国宝卷整理与研究”(17ZDA266)的关键成果。拟为海内外宝卷研究学者提供一种宝卷收藏研究的 参考书。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海外中国宝卷研究新成果”精选近些年具有前沿性的海外宝卷研究成果,从宏观的说唱文学史研究,到微观具体的海外汉学家研究个案,以点面结合的形式较为全面地、系统地呈现出海外中国宝卷收藏与研究的 情况。下编“海外藏中国宝卷总目”收录近年调查海外收藏的宝卷目录,涵盖北美、欧洲、俄罗斯、日本、东南亚(新加坡、越南)公私收藏600余种宝卷,是迄今为止 全面、 系统的海外藏宝卷目录。
-
对话与融合孙建光,李梓本成果通过对《尤利西斯》汉译的文献梳理,在具体研究中运用文化翻译理论、对话诗学、间性理论等理论,以《尤利西斯》汉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对《尤利西斯》汉译进行描述性研究。紧扣现代间性图式理论,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在理解文本对话、文化对话和主体对话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探讨原文本与译文文本、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作者、译者、赞助人、读者之间的对话与融合。在宏观的定性分析、交互式研究与经典译例阐释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比较研究,实现对《尤利西斯》汉译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
-
爱尔兰文学民族认同研究吴庆军爱尔兰文学 诞生了叶芝、乔伊斯、贝克特等世界 作家,爱尔兰独特的历史和民族认同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突出而深刻的表现。本书融合当代民族认同理论,阐释爱尔兰文学对其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历史文化和社会传统等要素的叙事建构,重点分析了盖尔语叙事以及历代盖尔语作家矢志不渝的文化自觉对爱尔兰民族认同的传承意义;特别关注英爱文学的形成以及爱尔兰文学民族认同的开放性等问题。此外,本书将爱尔兰流散文学纳入研究,阐释当代爱尔兰民族认同的 化主题,同时在理论上,阐述了爱尔兰文学民族认同的非本质主义建构以及后现代叙事建构,拓展了爱尔兰文学民族认同研究视野,丰富了民族认同研究范式。
-
1950年代中国文学生态研究吴辰 著本书以1950年代中国文学生态为研究对象,在考证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着重对书信、日记以及作家对于文本的修改等偏重“个人化”的材料进行梳理,从作家在书信、日记中所呈现的带有明显个体色彩的视野出发,以整体观察的方式重新审视1950年代的文学生态,建立这一时期的文学生态景观,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纠正,从而研究和探讨在建国初期特殊语境之下作为个人的作家和作为集体的文学之间的关系,以期对现代中国文学史惯用的“宏大叙事”的视野有所补充与完善。
-
增补诗词读写笔记王铁麟 著本书是在先后出版的《中国诗词》(2001;该书及书后所附“中国诗词”多媒体课件于2004年获评选一等奖,以该书为教材的“诗词基础”课程于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中国诗词(修订版)》(2004)、《诗词读写笔记》(2015)三个相延续版本的基础上,再次增补修订而成的第四版。本书志在普及传统诗词。内容分三大部分,分别从格律音韵、文学鉴赏和创作继承的角度,引导读者进入诗词的研创领域。 部分“格律与形式”中关于近体诗律的演绎、归纳法突破旧有教学途径,简明易行,极为可贵。第二部分“原典与解读”以文学史为序,以6章、280首作品的篇幅,讲述诗词的艺术特征,揭示其创作规律与内涵,其中不乏作者对人对诗的独特见解。第三部分“传承与新作”点评了42首当代诗词爱好者的作品。书后附诗韵和词韵常用字表,便于读者检索。
-
茅盾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中国茅盾研究会二十一世纪以来,茅盾研究在持续推进,每年都有数百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茅盾的作品呈现出“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交错、混杂的景观,依然存在巨大的阐释空间。特别是茅盾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品格,恰恰是当下文坛所缺乏的。他在小说中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揭示,都是留给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关注茅盾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涉及对茅盾研究史料的整理发掘和茅盾文艺思想、文艺批评等问题的纵深研究,体现了近年来茅盾研究领域的重要收获。本书收录了中国茅盾研究会学者撰写的论文多篇,内容涉及茅盾创作综论、小说研究、文艺思想研究、生平与思想研究、编辑与出版研究等领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茅盾研究的学术成就,也反映出 学者在茅盾研究的广度、深度上进一步拓展的发展趋势,弘扬了茅盾先生心怀天下,求真务实和为人生的文学创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