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伍雍谊主编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项目 “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
上海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20年张伟江,魏润柏总主编;章巨修,石来德卷主编暂缺简介...
-
教育考察记吕顺长编著据考古发现,日本列岛长期与大陆紧密相连,大约在一万年以前才逐渐形成目前这种一水相隔的状态。地缘的相近,决定了两国必相往来,而文字的相亲,极大地增强了交往的密度。自古以来,中国的史乘笔记对日本以及中日间的遣种交往可谓史不绝书,它们为我们研究古代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中日关系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丰富史料。但是客观地说,这些史料往往带有中华文化中心的思想,含有不少猎奇、非科学的成份。这可谓中国古代日本研究的第一阶段。有明一代,倭寇挠边,警报不绝,人民的生命财产惨遭涂炭,朝廷统治倍受威协。抗倭斗争的需要促使一大批将领幕僚研究日本,从而产生了《日本考略》、《日本一鉴》、《日本考》等一系列研究日本的专著,形成了第一次日本研究高潮。这是以抗倭为目的进行的日本研究的第二阶段。
-
创新教育实施指南刘涵之主编暂缺简介...
-
家校合作马忠虎编著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事业正在蓬勃地向前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教育也必须发生深刻的变革。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现在,基础教育正处在这个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呈现出较为乐观的前景。但是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的大量信息也在说明,基础教育跨世纪的根本性转变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事,还存在着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方法的许多问题,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本书是《基础教育新概念》系列丛书之一,力图完整、准确地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精神以及时代的教育精神,在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根本精神的指导下,综合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理论,结合时代具体的教育需要,为世纪之交的教育实际工作者提供一分丰盛的精神食粮,促进基础教育更快、更好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丛书的选题、结构和写作上都力图打破高等师范教育教材的模式,根据广大实际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基础与工作需求,努力体现以下原则:一、时代性,二、问题性,三、普及性,四、操作性。
-
新中国教育五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50年来,我同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宝贵经验,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第一,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二,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力向,坚持依法治教,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迎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挑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第四,必须坚持教育的改革开放,努力改革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勇于创新,敢于试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第五,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全而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第六,必须依靠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水平,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第七,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第八,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人才。
-
徐汇区教育史略李骏修,芮达权主编暂缺简介...
-
当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程凯主编本丛书系国家“八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由十数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完成。本丛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诸领域的思想史为研究对象,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地研究诸领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它以学术思潮为背景,以代表人物为骨架,以深刻影响思想史面貌之社会政治为血肉,勾勒出诸领域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提示出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注意总结建国以来诸领域思想发展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10种学术著作,分之成珠,合之成璧,浑然一体,共同描摹出当代中国思想史的恢宏画面。
-
创新教育阎立钦主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本书是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的。全书由重要文献、理论研究、实施方案、资料摘编这四部分组成,收录多篇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和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为宗旨,试图通过对教育观念、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核、教育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探索和变革,构建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培养模式,并使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论文。
-
中国古代的教育史习江 著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史中,古代封建社会是高度成熟和发达的,体现在文化教育方面,就是地主阶级找到了一套长治久安、行之有效的教育、考试和用人制度。这套制度在内容上,以儒学为主导;在方式上,以学校、科举和书院为主,家庭为辅。中国古代高度完备的教育、考试制度与高度发达的封建社会是完全匹配的。正因如此,古代的教育、考试制度迈向近代时步履尤为艰难,靠内部自发地实现自身的变革几乎是不可能。最终,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轰击下和统治阶级内部变法图存的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古代教育才完成了向近代教育的转变。本书力求简明、通俗地展示我国从远古到清末这一历史时期古代教育的概貌。考虑到古代教育的头绪繁多,为方便阅读,本书对古代的学校教育、考试制度、书院、家庭教育及教育思想、教材等,分专题依时间顺序予以介绍。每个专题都注意了体系完整,线索分明,重大事件亦有介绍。对一些难读费解的字句做了必要的注音注释,以便于阅读。本书的材料和观点多来自教育界前辈的研究成果,偶有一孔之见亦期方家指教。限于作者的思想和学术水平,书中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