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中国教育通鉴·一杨生枝 著中国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藏着无比珍贵的教育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教育历史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出版了包括《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大系》等大型著作。一般的教育通史采用归纳叙述的方式,将历史分为若干时期,叙述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事件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其优点是可以就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全过程的集中叙述,容易把握各个时期教育的特点和各个教育家的思想脉络,同时还可以发挥作者研究的个人创见。但往往忽略教育历史发展中的细节,难免挂一漏万,体现不出教育历史的丰富多彩。由杨生枝同志著述的《中国教育通鉴》弥补了通史的不足,采取编年体的方式,用“年经事纬”的体例来叙述中国教育通史。该书分期精细、脉络清晰、取材丰富。同时还采用当前网络信息的方式,设置“相关链接”栏目,给读者提供世界教育史的背景,把中国教育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与世界教育发展史的重大事件和人物联系起来,将中国教育史置于世界教育发展史的大背景中。这是该书的一大创举。
-
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田正平 主编作为多卷本《中国教育史研究》的近代分卷,本书主要讨论的是鸦片战争后80年间中国教育的发展。 本卷由三大板块组成。第一编: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意在从宏观上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一鸟瞰式的回顾总结。第二编: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演进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播。围绕制度层面的变革和教育理论的构建这两条主线展开。第三编:近代教育家群体研究。一方面从总体上剖析近代教育家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更着眼于近代以来教育思想的承传、嬗变和不同时期教育家各自的独特贡献。
-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模式的国际移植比较研究王承绪 主编《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模式的国际移植比较研究》共分七章,主要探讨了越南高等教育的国际移植与发展变革,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模式移植与发展,菲律宾高等教育的模式移植与发展,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模式的国际移植,巴西高等教育的国际移植与现代化策略,加纳高等教育的国际移植与现代化策略等。
-
四川高校科学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涂文涛 主编高等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互动关系。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本身也需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否则其事业将难以为继,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用于指导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整体性、协调性、公平性、持续性原则,在努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实现高等教育自身的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四川高校切实深化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初步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理念、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层次结构、教学质量、财政投入、管理体制等方面。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逐步加以解决。
-
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马戎,郭志刚 主编暂缺简介...
-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变迁吴玉伦 著在新学兴起和农工商实业发展的背景下,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由零散、不成系统的个别规章,逐步完善为全面、系统和法制化的学制体系。其生成机理既有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相关联的“外生性”,又有与个人利益追求和教育自身规律相关联的“内生性”。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由于教育观念变革的不彻底、制度施行所需相应条件不具备、发育运作时间不充分等原因,实际成效与社会期望相差甚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以致被谑称为“失业教育”。本文从两个维度对清末实业教育制度进行考察,一是以制度的演进脉络为线索,梳理制度的孕育、形成和补充、调整过程;二是以办学和教学活动为线索,分析制度对实践的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及实际的运行成效。其中第一章分前制度化,零散、非正式制度化和系统正式制度化三个阶段,考察实业教育制度产生的背景、机理和形成过程。对前制度化期的考察,重点寻求古代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成分,对零散、非正式化期的考察在于分析正式制度孕育、形成的背景和实践基础。最后以文本分析的形式,从概念体系、目标体系、组织体系、结构体系、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对系统化的实业教育制度进行剖析。制度设计和运行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论文第二章讨论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执行主体。执行主体应包括办学主体和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及管理者等。清末是实业教育初创期,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批实业教育的教学机构,故此期办学主体的实践活动和影响尤其重要。同时,论文试图从个人利益追求的角度分析清末实业教育制度产生的机理,为此本章分别对社会各阶层、群体和组织在实业教育领域中的实践活动和利益追求进行考察,以服务于文中有关实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的论断。分析对象包括节制学务的巡抚、劝学助学的士绅、亦商亦儒的商人等阶层,及中央机关的商部、农部,地方会所和公司,教育会、商会等机构和团体;分析内容包括各主体对实业教育的态度、兴学活动概况、参与实业教育的动机、发挥的影响等。通过对诸内容的考察,寻求各办学主体在实业教育领域里的利益追求,并探讨这些利益追求在实业教育制度产生和发展中的促动作用。第三章围绕实业教育的施教机构,对实业教育制度规定的各层次、各类型教学组织的教学活动和办学成效进行考察。考察对象分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商业学堂、铁路学堂、矿务学堂、商船学堂、艺徒学堂等,并对清末女子实业教育进行综述。内容包括,各类学堂与相应实业领域的关系,各自的兴学概括、基本规模、课程特点、教学成果和不足等。一种教育制度的实施效果,最真切最具体地体现于教学的实际结果中,实业学堂是实业教育的基本单元,从学堂角度对教育制度的微观考察,是对制度进行评判的最可靠的依据之一。与第三章不同,第四章围绕教学而展开,逐项分析清末实业教育制度所规定的各要素的实际情况。内容包括服务于教学的行政管理、财政财务管理,教学场所和设施,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形式和效果,检查教学成绩的考试、考核等。目的是通过对以上诸要素的考察,判断维系一种教育制度所必需的人、财、物各方面的供给条件,并进而论证基础条件欠缺是导致清末实业教育制度成效有限的重要原因。最后一部分是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判断与鉴别。通过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的比较,分析实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比重、影响和发展程度,通过与同期国外实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比较,分析清末实业教育较之临摹范本的长短优劣,并总结清末实业教育在培养实业人才、完善教育结构、奠定新式教育基础、引领教育思想变革等方面,为中国教育近代化所作的贡献,同时从物质基础、人力基础、管理状况、社会环境等角度,综合分析清末实业教育成效有限的根源。
-
当代中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研究叶芬梅 著《当代中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研究》以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为平台,基于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制度经济学以及高等教育学等多种理论,在厘清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内涵、功能及其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历史变迁、制度绩效及其改革困境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剖析,继而提出未来的改革应当协调与整合政府、市场以及学术三种力量及机制,以分权、法治、多元以及学术向度与社会向度的价值平衡为导向推进中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创新。
-
2009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编著《2009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是该系列报告的第十卷,分为三个部分十五篇专论。“中国教育现状述评”部分,除回顾了2008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之外,重点从中国置身于全球教育发展的角度,推出《2009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第一个主题“新中国60年教育成就”。“中国教育政策新视点”部分,展示了《2009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的另外一个主题“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全面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发展问题。在“中国教育政策新视点”和“国际教育政策动态”中,安排了一组有关教育发展战略问题和学校制度建设的研究专论,形成了《2009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的第三个主题“2020年教育战略思考”。《2009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全书的编纂力求比较科学、严谨,披露的信息比较及时、准确,尽可能高水平地反映教育政策研究成果,可读性较强。
-
中国教育史研究·隋唐分卷孙培青 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总的编撰方针是“立足于断代研究,并突出其专题性”。《隋唐分卷》在这一总方针指导下展开研究与撰写,它不像教育通史那样要求系统又全面,又不像教育专史那样把研究范围限定在某一方面,也不像断代教育史那样在一定时段之内全方位搜索。它只是要求在确定的历史阶段内,选择主要教育问题,重点深入研究,避免一般性的面面俱到,重复介绍以往的研究成果。简括地说,《隋唐分卷》的任务在于尽力做好断代专题性研究,要求有新的开拓、新的考察、新的见解。
-
贵州师范大学年鉴2008贵州师范大学档案馆 编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