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新世纪临洮教育初探魏文忠 编著临洮,是一片孕育过汉唐雄风、传承过丝路雅韵的土地。那绵延流淌、生生不息的洮河水滋润了两岸的土地。那醇厚朴实、兼容并蓄的文化陶冶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临洮自古为文风昌盛之地。历史上就因教育发达而闻名陇上。到了临洮,观览兴于元代的“学宫”,建于明代的“敬一亭”。还有岳麓山巅的“超然书院”。就可以想到昔日的学风之盛。今天的临洮,更是得天地之灵气,汇人文之赡博,兴学重教,英才辈出。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从事教育事业,当是继承前人、启迪来者、造福民众的一件幸事。我的朋友魏文忠同志就是这样的一位幸运者,他躬身实践教育管理和改革,形成了关于临洮教育发展的明晰思路和精妙构想。
-
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王飞 著本研究通过制度与文化的交互作用,探讨了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试图突破传统研究模式的窠臼,使用制度与文化的回应范式,穿插于中国大学发展各个时段,以解释中国大学在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的复杂互动关系。在发展历程中,中国大学在不同的时段都面临不同的制度抉择,并经历了不同的命运,而总体上这些制度都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但与此同时,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并改变了既有文化。本研究尝试考察制度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发展进程,进而揭示中国大学在一百多年发展历程中的制度和文化的一般发展规律。
-
近代中国高等院校修业证书图鉴程道德 主编饱含历史沧桑但仍气韵生动的名人墨迹,任谁都宝爱;至于那些平淡无奇的毕业文凭或教师聘书,除了当事人及其子孙,一般人不会特别在意。可当收藏家将他搜集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国119所高等院校和专科学校的237件修业证书摊在你面前,并且一五一十地讲述这些证书的前世今生,你会有一种震撼感。这些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几乎涵盖了晚清至民国年间所有重要的公立大学、私立大学以及教会大学。精美的图版,配上编者的简要说明,隐约呈现了百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坎坷历程。
-
奥数是个替死鬼咏鹏 著作者咏鹏出生在北京清华园——幼儿园一直到研究生毕业都在这座园子里。现在,他是一位“自由教师”——在社会辅导班任教的老师。他教小学生奥数、中学生物理、大学生吉他。作为一个跨学科,跨年级的自由人,咏鹏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书中,咏鹏和读者分享他教课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他所看到的孩子们课内外的生活,社会与家庭的较量,环境和性格的纠缠。他教过的学生,比和他教龄相同的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多得多。因此,当他分析我们的初、中等教育时,就比一般的研究者有更多的调查样本,而且这些样本都是生动而近在咫尺的,更真实可信,更反映教育的现实。
-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编《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采用问答形式,对教育规划纲要进行了全面系统、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解读,对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战略思想、产生过程、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进行了分析,是学习宣传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辅导材料。
-
奥数是个替死鬼咏鹏 著作者咏鹏出生在北京清华园——幼儿园一直到研究生毕业都在这座园子里。现在,他是一位“自由教师”——在社会辅导班任教的老师。他教小学生奥数、中学生物理、大学生吉他。作为一个跨学科,跨年级的自由人,咏鹏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书中,咏鹏和读者分享他教课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他所看到的孩子们课内外的生活,社会与家庭的较量,环境和性格的纠缠。他教过的学生,比和他教龄相同的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多得多。因此,当他分析我们的初、中等教育时,就比一般的研究者有更多的调查样本,而且这些样本都是生动而近在咫尺的,更真实可信,更反映教育的现实。
-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孟立军 著《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从11个方面分别梳理和归纳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叙述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实践的主要教育史实,分析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内在缺失和实践偏移问题,从政策调整和政策创新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构想。《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适合于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以及关心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各类读者选用。
-
台湾百所名校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协会 编《台湾百所名校》选取了在台湾排名靠前的百所大学,全景式地介绍了这些学校的情况,既可让大陆学子了解台湾高校的资源与特色,也可帮助大陆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台湾教育制度的基本概况。大力发展两岸教育交流,是不断改善两岸关系、增进两岸共识、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前驱性内容。教育是最公开公正、利人利己,也是最无争议、拥有最大公约数的交流活动。台湾宝岛临海靠山,自然环境优美,人文风情热情可爱:而台湾教育极具多元特色,师资教学专业严谨。《台湾百所名校》对于推动两岸的教育交流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9袁振国 主编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如何得以顺利成长,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当前正值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的关键日寸期,我们是否能够创设适宜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是否能够创设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并通过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改革乃至社会发展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本书不仅梳理了创新人才成长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且从国际视野分析了国外创新人才成长的相关政策和成功经验,从教育内部与教育外部两个方面对我国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走向作了较为深刻全面的探讨。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本社 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内容简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