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中国班主任最需要的新理念管向群 主编人的差别在于观念,教育的关键在于理念,教育的成败取决于理念,理念是教育的灵魂。办好中国的教育,校长理念需要更新,教师理念需要更新,班主任理念需要更新。
-
中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研究许祥云 著本书从新的视角构建了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效用成本一效用收益”经济学分析模型,通过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动因的探讨以及对投资意愿、院校属性选择、专业类别选择和院校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揭示了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内在机制和内在规律,回答了“如何投资?影响投资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三个基本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将逐步走向“买方市场”,本研究则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一些影响:政府关于高等教育机构设置与区域布局的政策;高等教育发展与投资的方向;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及高校自身的战略定位;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高校教育成本分担与收费资助政策;民办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地位;家庭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益等。
-
中国校长最需要的新理念管向群 主编本书在体例结构上通过“案例分享”、“编者旁白”、“方法点拨”等,为读者设置了各种学习情境;面对不同的教育问题,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编者与读者平等对话,读者与编者共同交流;在语言上也力求简明扼要、活泼清新。
-
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本社 主编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
-
中国当代课改档案李炳亭,洪湖 著我要说的第一句话是:课改不是简单的换工具。课改实在是换观念。什么观念?课堂观念。高效课堂是什么?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如果观念不改,通俗点讲,给“马车”换“宝马发动机”也没有作用,我因而才更愿意把“课改”叫做“课变”。第二句话: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堂的灵魂是什么?我们概括成十六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第三句话:千万别忽视模式。没有模式就没有标准!正像宝马和桑塔纳都必须遵守“交规”一样,任何教师都必须遵守基本的课堂教学规律,不可以以“课堂艺术”的名义炫耀所谓的“学养”,学生绝对不是教师的“听众”,而是课堂的主角!第四句话:好教师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既然课堂发生了变化,好教师必须阳光、善良、慈悲、开放,懂得爱和尊重,因而教师的课堂职责,首要的是“点燃”、“激励”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第五句话: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先上路,课改是“做”出来的。要知道只有“下池”才可能学会“游泳”,千万不可因为预设而让自己踌躇再三,乃至于吓破了胆。先上路,然后去解决路上的问题。第六句话:揪住课堂“捻针尖”。教育的问题其实就暴露在“教室”,纠结在“课堂”,“课堂并发症”正日渐导致扭曲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治愈了这个“并发症”也便解决掉了其他的一切。
-
近代浙江学校艺术教育的发轫陈星 著《近代浙江学校艺术教育的发轫》在清末民初中国学校教育的改良、教育事业发展的背景下审视近代中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状况,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为近代浙江学校艺术教育定位,并以丰富的史料描述了近代中国学校艺术教育发轫期的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控(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艺术教育的巨大成就。同时,《近代浙江学校艺术教育的发轫》办以比较的方法论述了该校艺术教育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并对该校百年历史中的艺术教育传承与弘扬,光大作出了评述。
-
大潮涌动廖赤阳 主编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以改革开放时代为中心全面研究、介绍中国留日学子及留学归国人员现状与历史的丛书。该丛书由以下四卷构成:第一卷:“大潮涌动:改革开放与留学日本》,综述新时期政策演变、出国留学过程及归国人员的状况。第二卷:《跨越国境:从留学生到新华侨》。记录新时期留日学子的奋斗历程与日本新华侨社会的成长轨迹。第三卷:《时代召唤:中国的崛起与归国留学生》,叙述留日学子归国服务、报效祖国的心路历程。第四卷:《历史回声:百年探索与奋斗之路》,回顾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历史并展望未来。本卷的编著者,由原留学生出身的在日学者、亲自培养留日学生的教育家、直接从事留学生研究与社团工作的专家、中日两国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等所组成,这使得《大潮涌动:改革开放与留学日本》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感性的认识。
-
湖南建设教育强省研究报告湖南省咨询业协会 编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后不久,省委、省政府便于2007年8月作出《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这是省委、省政府领导集体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远见卓识之举。教育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基石,没有教育强省建设的支撑,就不可能有富民强省目标的实现。
-
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黄全愈 著《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国素质教育之辩》内容简介:中国的基础教育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量,要多学、多记;美国的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性思考,让学生多问、多想。这个“童子功”的明显差别造成美国的学生后劲更足;创造力更强。《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国素质教育之辩》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基础教育问题的一些观点、访谈和文章,不仅有理论研究,也有对实例的分析和探讨。《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国素质教育之辩》所有文章,集中展示了作者“要建立创新型国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的思想,这是作者对比中美基础教育之后的核心思想。从《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国素质教育之辩》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旅美教育学家对祖国基础教育的思考及关注,体会到作者的爱之深,故而责之切。《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国素质教育之辩》收集了作者多种文体的文章,读者既能欣赏到作者理论文章的深刻犀利,又能领略到其杂文的嬉笑怒骂、随笔的轻松诙谐、散文的细腻感人……
-
近代中国高等院校修业证书图鉴程道德 主编饱含历史沧桑但仍气韵生动的名人墨迹,任谁都宝爱;至于那些平淡无奇的毕业文凭或教师聘书,除了当事人及其子孙,一般人不会特别在意。可当收藏家将他搜集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国119所高等院校和专科学校的237件修业证书摊在你面前,并且一五一十地讲述这些证书的前世今生,你会有一种震撼感。这些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几乎涵盖了晚清至民国年间所有重要的公立大学、私立大学以及教会大学。精美的图版,配上编者的简要说明,隐约呈现了百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坎坷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