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事业
-
日本科技与教育发展钱小英等编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成果 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与科教兴国战略研究 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全书论述了二战后日本科技、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考察了科技、教育发展的特点和精髓,分析了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的互动关系等内容。
-
教育与国家财富(美)雷·马歇尔(Ray Marshall),(美)马克·塔克(Mare Tucker)著;顾建新,赵友华译本书集中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改革思想,以批判的眼光对美国教育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美国教育不能产生美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不是教育质量在下降,而是社会经济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实例分析为基础,全书分析影响教育发展的诸因素等。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全日制课程设置许琳本书分概况、校历大事、服务项目、入门课程、基础课练习、技术学士学位、商学院、计算机分院、建筑工程分院、电气与电子科学技术分院、卫生科学分院、制造与工业机械分院、加工能源与天然资源分院、运输分院、课程描述几大部分,详细介绍了该校2002-2003年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情况,资料十分丰富,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研究和借鉴BCIT的成功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大有益处。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的参考用书。
-
国外归来的报告张肃建主编暂缺简介...
-
教育基础(美)阿伦·奥恩斯坦(Allan C.Ornstein),(美)莱文·丹尼尔(Daniel U.Levine)著;杨树兵等译本书确实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它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以及哲学等不同的角度与层面,详细地阐述和分析了美国教育的历史基础和发展现状,客观地介绍和评述了世界发达国家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潮,深入地剖析了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同时对课程、教师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的分析预测。本书对那些想全面了解美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和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读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尽管这是一本以介绍美国教育基础为主的教材,但是却被世界各国教育家公认为教育学理论的著名教材。因此,我们十分乐意把它推荐给大家。同时,这本教材也为我们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教材,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
-
法国汉学《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教育史专号(第8辑)》汇集了从比德出版社(Editions Peeters)于2003年间陆续出版的《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丛书》中以“中国的教育和培养”为主题的一套论文专辑中精选的文章。这套专辑共三册,分别以《基础教育》、《专业训练》和《非正规教育》为标题,充分展现了四年前在巴黎以同样主题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的成果。1999年6月,由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研究中心组织和中法基金会资助的“中国的教育和培养”国际学术讨论会成功地在巴黎召开。该会的主要目的是走出以正统儒教的官方考试和士大夫训练为重点的传统研究范围,探索被忽视的教育方式和观点等各类问题。这些研究提醒我们注意的是,作为儒教思想核心的教育不仅仅由文人士大夫和公职人员来实施,它也要求各个领域中的专家加入其行列。如果把各朝代的教育作为整体来探讨,跨越古代到20世纪的时空足以使我们看到其演变过程或内容实质。
-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王伟著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科学技术方面 迎头赶上苏联,美国教育界将重心放到科学与数学教育上,各级学校中的艺术教育科目受到了生存的挑战。战后美国最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之一罗恩菲尔德继承杜威等人的进步教育理念,以有益于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这一理由为艺术教育辩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艺术教育界终于从艺术学科的观点中发展出了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构想。上述内容将在本书第二、三章得到详细阐述。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教育家与心理学家为解决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为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设计。这此进本书第四、五章的内容。本书在第一章论述了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的文化历史背景,最后一章总结了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的特征,以及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
美国教师专业规范历史研究郭志明著<br>教师专业化既是一个现时热点问题,也是一历史性课题。对教师专业化的程度评判与性质界定,首先应该揭示它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蕴涵于教师职业的发展与成熟过程中,其间,政府、专业团体的积极规范和机构化对教师教育机构的系统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将以美国为例,通过对美国教师专业规范和机构化培养的历史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揭示教师专业化的历史特征与发展规律。
-
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吕达,周满生主编;林佐平[等]译本书对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澳大利亚关于教育改革的著名文献进行选编,收录有:《日本的文教措施》、《知识社会的学习》等。
-
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杨小微著《全球化、信息化与学校变革》丛书,最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由三本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著作和论文集组成:邬志辉著的《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杨小微著的《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一种方法论视角》和叶澜等著的《“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学校改革问题的诊断与对策”研究报告集》。丛书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课题——“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学校改革问题的诊断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集。正如主编在总序中所言:“它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这一研究群体通力合作、认真探究的产物,是第一项由研究所通过课题招标而获得立项的课题之研究成果,因此也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制度改革的产物。”《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一书,成于“全球化”研究渐成热点之时。这本著作清理了“全球化”概念和理论中的各种观点,并理出与教育改革的关系且作出评点。作者还以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为基本立场,展开讨论了“教育全球化”这个问题。《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一种方法论视角》一书,则以全球化进展及同时发生的几个主要国家的本土化历程为背景,聚焦于学校变革所呈现的方法论演变历史和当代的多元状态。此书提出的学校改革的方法论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学校改革问题的诊断与对策”研究报告集》是一本论文集,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报告”,包括:“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结题总报告,全球化背景下学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全球化视野中的“学习化社会”与基础教育改革,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改革问题研究,等;第二部分是“调查研究报告”,包括: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状态”的调查研究报告,社会变迁中的学校改革——上海地区学校改革问题的调查报告,当前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现状:问题与对策,等;第三部分是“专题研究”,包括:社会环境变化及其对学生发展影响的中日比较,试析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全球化朝代的学校德育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