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
大学生文化修养陈旭东,张吉良 主编《大学生文化修养》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化、培养功能,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哲学、美学、艺术欣赏、礼仪修养等人文学科知识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认识到人文精神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人文学科对陶冶我们情操的重要作用,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去阅读更多的人文学科类书籍,在人文精神的滋养中升华,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本书是《大学生文化修养》课程的配套教材,我们撷取人文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编写而成。主要供高职(大专)院校各专业学生使用,以期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丰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深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以立竿见影,但只要认识到位,找准方法,坚持不懈,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
课堂行为管理的实用诀窍(英)保罗·迪克斯《课堂行为管理的实用诀窍》主要内容:你不需要改变自己的习惯和性情来学习和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行为管理策略,也不必处处跟随时下的教学大师,牺牲自己的教学风格来将就近期流行的各种教学方式。《课堂行为管理的使用诀窍》向老师们展示了如何在成功管理课堂行为的同时,仍然与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关系,该书鼓励你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定制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行为管理框架,这个框架对你和你的学生有价值。作者并不提倡寻找什么特殊“体系”,因为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灵丹妙药,可以天天帮助教师解决各种日渐复杂的问题。《课堂行为管理的实用诀窍》仅仅是一本自我培训手册,意在开发你的现有技能,建立自信,设计资源库,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掌握各种应变技巧,同时了解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
语文强化训练册吴佩琨 编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能代表一个人的知识和文化程度。所以一直以来,国家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全民的语文教育。这本《语文第三册强化训练册》就是针对语文教材编写的练习册,是您学习语文的好帮手。
-
知荣明耻教育课堂郭学勤 著《知荣明耻教育课堂(学校品德教育专用)》是面向全国未成年人推出的“八荣八耻”读物,日前被列入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推出的“2007年向青少年推荐优秀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目录”。这套读物就是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
-
聚焦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 编《聚焦: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是教育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高校中青年理论骨干和专家学者编写的一本以当代大学生为读者对象的通俗理论读物,力求从大学生最关心的、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达到解疑释惑的目的。本书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回答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写作中注重理论阐述,着力于从理论上回答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的问题,体现理论深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选题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注重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生动活泼,形式喜闻乐见,字里行间力争体现朝气和激情,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这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大众化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积极而富有创新的探索。
-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胡永新本世纪之初,教育管理理论界出现了一个熟悉而又新鲜的概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说熟悉,是因为这一概念在企业界已经耳熟能详了;说新鲜,是因为在我国教育管理界则刚刚涉及,其时还没有一本该方面的专著。本书试图以人力资源理论为框架,吸纳教育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精华,通融于各章节的论述之中。理念的先进性,理论的可指导性,对策的可行性,措施的可操作性,是本书的基本定位;使理论研究工作者能从中引发思考,让学校管理者能从中获得启示或教益是本书撰写的初衷。本书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囿限于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著作的体系而是突出教师工作特色,进行重构。全书由导论作提纲挈领的总论后,就直抵教师开发与管理的核心内容。全书的篇章构成是:导论;教师招聘;教师入职管理;教师工作管理;教师绩效管理教师职称与薪酬管理;教师激励;教师培训;教师知识管理;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全书体系前后贯通,严密紧凑,较完整体地反映了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方面。
-
和谐德育论詹万生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重点和热点议题之一,而和谐德育又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基础工程,因此整体建构和谐德育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呼应时代主旨的重要课题。《和谐德育论》作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成果,立足我国实际,从和谐教育的视角出发,从上、中、下三篇进行了整体构建,首次系统探讨了和谐德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了和谐德育体系,并全面阐述了它的理论基础、目标、内容、方法、管理评价系统以及实践探索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强的创新性,为新时期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供了理论参照,具有很强的实践示范价值。
-
信仰、道德和教育(德国)Wolfgang Brezinka 著;彭正梅、张坤 译《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主要内容包括:尼采的必要幻象说、价值观不确定社会中的均衡教养、价值教育:问题与可能、当今的教育:家庭和学校的责任共担、教师的职业道德等。共同理想是教育的前提,因为他是社会维系的纽带以及必然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个体的生活能力的核心,但在现代多元主义社会中,却缺乏一种共同的必要的宗教信念,或意识形式,或道德观,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崇尚批判理性主义的布雷琴卡,这里转向了规范哲学的教育探讨,明确指出,共同理想不仅扎根于知识和认识,还扎根于非理性主义的价值体验。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陈福生、方益权、牟德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为基础,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以回归生活和回归学生为主题,基于德性论、系统论、传播学等理论基础,系统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实践模式,把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切入点,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教师行动研究策略高耀明、李萍中小学教师是教育学知识的创造者,他们之所以害怕研究,不是因为没有研究能力,而是因为几乎从未得到过有用的研究训练。本书从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视角,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和国内外研究案例,揭示了教师行动研究的特征,描述了行动研究的资料收集技术,分析了行动研究过程的操作要领,希望能为中小学教师在学校情景中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一种可以参照的策略路径和操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