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
中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吴惠平 编《中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共收集文章26篇,包括安全与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列举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让同学们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中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稿件是我们从中小学教学一线的教师中征集的。文中事例均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中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可以作为中小学校的校本教材(因为所列举的事例带有普遍性),也可以作为中小学生的课余读本,家长亦可以从中吸取一些教子的方法。编写这本小册子目的是为中小学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一种方法,教师们不计报酬,完全是尽义务的。
-
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重构李喜英 著《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重构》系和谐社会建设丛书之一,系统论述了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重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 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2007)》内容包括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央文明办关于表彰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的通知等。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体辅学读本徐倩 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体辅学读本》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同名示范教材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为蓝本而编写的,目的是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本多媒体立体化辅学教材,既可作为教师的教学用书、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学生的学习参考用书和作业用书。
-
永远的汪洋倪丽萍 著汪洋同学的牺牲让我们感到沉痛、惋惜,同时又感到敬佩、骄傲。沉痛、惋惜的是,他只有19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华,就被暴徒夺走了年轻的生命;敬佩、骄傲的是,汪洋同学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壮举,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崇高品格,汪洋同学不愧是时代的光荣、上海城市的骄傲、青年学子的楷模。汪洋同学走了,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今天,我们正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汪洋同学是我们进行这些教育最生动的教材。我们常说,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优品”。汪洋同学就是我们大学生群体中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我们在深切缅怀汪洋同学的同时,更要学习他的精神和风范。
-
尊重教育朱德民,张景焕 著尊重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追求的是以人为本,是一种人化教育。 所谓尊重教育,是融尊重于教育之中,将尊重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尊重教育》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丛书的一个独立的单元来呈现的。《尊重教育》系统、全面地阐释尊重教育思想,将已有的理论系统化,将已有的尊重教育实践结构化。
-
生命教育张素玲,巴兆成,秦敬民,张兴华 著《生命教育》是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该课题的思路是搭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沟通的桥梁,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期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生命教育子课题组认同了总课题组的要求,在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实践、交流和沟通。
-
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探索罗文,杨纪武 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下简称5号文件)。为了做好5号文件的实施工作,中宣部、教育部又颁发了9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规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当前,对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尚需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探讨,以促进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本研究文集主要针对“98方案”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总结,以及对新的“05方案”中相关课程的教学和改革进行探讨。旨在完善课程设置,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时间紧,水平有限,有关文章中难免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同行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边和平,曹洪军 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与课外实践)》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依据,精选来自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鲜活事例或思想深刻、可读性强的短文,并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主题实践环节,帮助和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和把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与课外实践)》力求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既可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教学参考,也可作为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辅助教材。
-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徐潜,栾传大 编严己宽人,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严己宽人一直被世人所推崇和赞颂,被视为是一个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严己宽人,是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相融合、相统一、相辅相成的道德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严己,是指对自己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言行上要善于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吾日参省吾身”到事事谦虚谨慎,勇于改正过失,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修养;宽人,则是指一个人要有博大的胸怀,宽宏的气度,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不计较个人恩怨,做人办事能理解人、体贴人和谅解人。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具有进步思想和高尚道德修养的仁人志士,他们在自己的言行中,都曾做出了严己宽人的表率,如“曹操割发自刑”、“唐太宗下‘罚己诏”’以及“宽厚待人的蔺相如”、“廉洁自律的孙叔敖”等等。他们虽有的在思想上、政治上有着历史的局限性,然而,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那些严己宽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样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传统。广大劳动人民不断继承与发扬起来的严已宽人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维系和推动着中华民族团结和睦、奋斗进取的伟大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