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理论
-
走进学习科学尚俊 曾嘉灵学习科学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重在研究“人究竟是怎么学习的?怎样才能促进有效的学习”,目前深受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重视。本书旨在帮助教师快速、全面了解学习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本书以对国内外学习科学研究的全面调研为基础,并结合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和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顺义区等地连续多年开展的“提升教师学习科学素养研究”的研究成果,精心组织了相关内容。全书共10章,从学习科学概述讲起,系统论述了脑科学及认知相关的理论基础,并从新兴研究领域视角为教师讲解学习科学前沿动态和研究热点,包括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游戏化学习等,以期帮助教师了解学习科学原理,制定更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更科学、更有效、更有趣的课堂教学。本书既适合中小学教师或师范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适合大学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使用,同时还适合对学习科学感兴趣的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参考。
-
基于课型分类的语文教学实践冯胜兰本书是一本教育类学术著作,旨在说明语文的课型分类,对语文素养跟各种课型的联系作出简明的解释,并以各种课型的教学实践为例,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书中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把语文课分为七种课型:预习课、文本分析课、评价鉴赏课、文学史课、训练课、综合实践课、学科阅读课。根据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来划分课型,符合学科学理和教学学理,这有助于教师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利于有序推进单元教学,推动语文教学回归学科教学正轨,*终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
无限的可能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秘书处为深入探索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规律,引领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发展,本报告系统总结近年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策略、主要经验成就,提出教育数字化发展倡议。在梳理全球数字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开创性提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转化、转型、智慧”三阶段论,并首次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四个角度来观察分析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变革与挑战,为高等教育数字化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发布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直观呈现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对于探讨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内在发展规律、考察各国发展状况、寻求未来发展策略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
心安幸福教育文东茅 著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幸福之路往往崎岖蜿蜒。当今时代,物质富裕,科技发达,教育普及,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同步提升。日常经验和实证研究均表明,教育年限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受教育者幸福感的普遍提升。为什么教育没能显著增进幸福?怎样的教育才能促进每个人长久的幸福?这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也是时代需要回答的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本书从孔子、孟子、王阳明思想中提炼出“幸福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这一核心理念,并认为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不应是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而应该是传统文化所秉持的“境界自修论”。好的教育应该引导人不断向上向善,收获心安幸福。基于以上思想以及作者在全国上百所学校的多年实践,本书提出了“修身为本、幸福家庭、幸福学校”一体两翼的幸福教育模式,系统阐述了“勤学向上”“仁爱向善”“自强不息””明道心安”等核心理念以及“立志高远”“读书明理”“觉察反省”“幸福日志”“亲师同学”“大家文化”等一系列具体的幸福教育行动策略。
-
外国幼儿教育史单中惠 刘传德 著书稿的特点和价值:本书原是1997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师资处组织编写的幼儿园教师进修教材,自1998年出版后,至2012年共重印8次,是我社品牌图书之一。基于教育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读者的反馈,作者对原书稿重新做了修订。全书仍保持原来的框架,分古代幼儿教育、近代幼儿教育、现代幼儿教育三编,但增加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幼儿教育思想,维果茨基、马拉古兹等人的幼儿教育理论,既简要而又全面地勾画出外国幼儿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历史,阐述与探讨幼儿教育的一般规律,为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
教科书评价学王晓丽什么是高质量的教科书?什么是好的教科书?教科书评价是按照特定目标和程序,对教科书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科书评价对于提高教科书建设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科书评价学》聚焦于教科书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分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视角与分类、过程与方法、实践与应用以及反思与展望等方面深入阐释了对教科书评价的研究。
-
提升生涯适应力孙竞本教材以生涯适应力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基础、设计理念、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考核方法、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和创新。课程编排和设计由理论知识学习,到理论与实践融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锻炼个人能力又培养团队协作,构建了“系统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通过游戏化思维的课程设计、项目式学习的考核方式、团体活动的师生互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研究能力等,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
特殊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21—2022赵晓旭特殊职业教育既是特殊教育的继续和深化,又是职业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其以能力为本位,培养的是残障学生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解决的是残障学生的就业问题、自立问题、自强问题,能够让其走出校门之后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达到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目的。本书向浙江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中职院校征集了系列论文,分为残疾人事业与特殊教育发展、特殊教育教学、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与学生工作三个篇章,系统阐述现代特殊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
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践研究黄华明,童顺平韶关市被*批准为第二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积极探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努力破解教师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问题为导向,出台了六份文件,探索建立了七大机制,为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提供了政策保障,“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县管”即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根据相关部门核定的编制和岗位总数,依法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公开招聘、调配交流等管理职能;“校聘”则要求学校根据需求科学设置岗位,组织教师公开竞聘,依法与教师签订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通过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县(区)域内统管统用、合理配置,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邵兴江非正式学习空间愈发成为当代学校规划与设计的重要领域,成为师生素养发展的关键场所。本书对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发展历史与现存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阐述了空间中非正式学习的发生机制,富有深度地系统呈现了开展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与设计策略,特别是首创提出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的PDCA模式。书中既有基于比较研究方法展开的全球多国案例研究,更有90余个由研究者设计的在中国学校中真实应用的实例。全书理实相合,图文并茂,是一本指导各类教育机构开展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十分富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