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理论
-
老年教育心理学孙立新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教育溢价视角下老年人的幸福测度与实证研究”(BKA180235)研究成果。作者长期从事终身教育、老年教育研究,在综观有关老年心理方面的著作和资料后,用独特的视角与自主创新的精神,并以积极老龄化为视角,以促进我国人口健康老龄化、和谐老龄化、成功老龄化为目标,根据我国老年人心理发展状况,在吸取国内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共十二章,从老年学习者的感知觉、记忆、智力、学习动机、情绪情感等多个维度,研究老年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以达到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维护的教育学目的。
-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引论石佩臣该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的几对概念,如社会生产与教育、社会关系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该书力图使读者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有较为全面系统和完整准确的了解,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阐述力求完整,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和重要论述都进行了原著的引用;另外,该书突出进行动态的研究,对各个学说和原理,一般都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为此,该书不仅介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贡献,也阐述了列宁、毛泽东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坚持和创造性发展。
-
铸魂新青年张玲,张勇本书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实证和调研为主要研究手段,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理念、教育手段、理论体系、教育模式等进行积极探索,还包括研究团队结合院校特色形成的育人经验和相关思考。
-
燃动李有强,沈洪内容提要本书命名为《燃动——体育跨学科学习课程》,其教育理念:体育是生命中火焰,能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终身发展带来持续不断的动力和热情,但这团火焰能够燃烧得更旺,需要多学科知识体系的助燃,需要我们用知识点燃学生运动的热情,使其通过知识结构的改变塑造其持久的健康生活方式。本课程主要依据“知信行”理论模型,立足于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于行为改变具有重要影响的健康相关知识,通过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健康行为、体能等板块的重要知识点,采用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知识内化、情境应用和健康行为能力。本课程整体上分为运动中的身体奥秘、科学运动我做主、让运动大显身手三个强调跨学科学习的项目,前两个项目主要结合课标中健康教育和体能板块的相关知识点,第三个项目则主要结合课标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所提供的方向指引。在具体的材料选择中,我们着眼于教师用书的具体需求,提供多种可供体育教师选用、反思和拓展的辅助材料,不但有具体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跨学科融入的知识点,还有颇具设计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游戏。
-
三联精选·怎样读书胡适 等聚集胡适、蔡元培、王云五、林语堂、丰子恺、朱光潜、马寅初等30年代就令人瞩目、今天更令人追怀的学者、文化人士,向青年读者恳谈读书经验。读书的“价值”易让人懂,读书的“方法”却难人人能求:“同样一本书,懂得方法的人读了,可以获得智识,应付环境;反之,不懂方法的人,读了却一无所得,反博得‘书呆子’的绰号。”所以“把国内闻名的学者教授们”的“读书经验汇集起来”,“供读书青年的参考”,这在民国“是读书界所急切需要的一件事”,在今天这样的读书环境与风气下,恐怕同样急切。本书各位作者虽然经历、专业、性情各有不同,具体观点、方法也各有门道,但对读书方法的诚恳介绍,却都相当一致。希望读者阅览这本小书时,各取所需,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也找到自己读书治学的门径。
-
真理安德鲁·施莱辛格本书对世界学府哈佛大学做了一次全面彻底的历史回顾,展现了哈佛从一所清教思想主导的学校成长为全球科学和社科人文教学研究重镇的历程。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呈现了哈佛与美国数百年来社会变革与动荡的紧密联系。哈佛历任校长和校务委员会秉持着“真理”(VERITAS)这一校训,在“旧世界的桎梏”中不断突破前行:从平息宗教狂热,到与英国王室断绝关系;从录取名黑人学生,到招收批女性学生;从反对纳粹分子,到拥抱多元文化世界……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曾说:“我们重视真理本身,但我们还因为理解真理可以对这个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对千百万人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而重视真理。”本书的基础是一部名校史,因哈佛在全球范围里的的成就和影响,又全然超出了一部校史的意义和价值。本书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史料丰富,有学术深度和全角视野,文笔简练活泼,充满活力,可读性极强。
-
神秘密码王程辉汉语博大精深,言简意赅,典籍丰富,语言游戏俯拾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概有哪些汉字或单词容易形成语言游戏?数量有多少?能否按照字母表清楚地呈现?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哪些语言游戏?哪些人物说过什么语言游戏?汉语语言游戏和汉语学习的关系如何?语言游戏的深层机理是什么?语言游戏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有何作用?这是本书希望透彻回答的问题,也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
范式迭代李飞本著包括八章内容。以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问题导向,首先系统回顾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解决研究问题厘清方法思路、挖掘内容重点、奠定研究基础;进而分别从科教融合、内容贯通、产学协同、校际协作等不同角度提出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机制与路径,对工程教育改革方案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架构。后,综合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结合院士专家咨询建议,完善工程教育系统的理论模型,给出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
-
儿童行为塑造与养成张瑞芳,杨瑞芳 著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的人生发展奠基。本书聚焦儿童行为,揭秘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让父母更懂孩子,同时展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帮助父母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
学校思政课程育人论胡守敏《学校思政课程育人论》共分五章,首章为学校思政课程育人概述,主要是对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概念予以界定、对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历程予以梳理、对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范式予以归纳,从而确定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为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列宁的灌输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三个方面为学校思政课程育人找准理论基础,从而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石,显现出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学理性。第三章为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现实背景,主要是从学校思政课程育人面临的新环境、学校思政课程育人面临的新机遇、学校思政课程育人面临的新挑战三个方面厘定学校思政课程育人探讨的现实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而凸显出对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探讨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现实性与紧迫性。第四章为学校思政课程的育人品性,主要是从学校思政课程的目标、学校思政课程的内容、学校思政课程的实施等课程系统非常核心的要素探讨学校思政课程具有的育人品性,从而表明思政课程育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第五章为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主要是从坚持党对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全面领导、优化学校思政课程育人内容、构建学校思政课程育人“双螺旋”模型、改革学校思政课程育人评价机制四个方面着手,构建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这五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基于“学校思政课程育人概述”,与“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理论基础”,把准“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现实背景”,依据“学校思政课程的育人品性”,构建“学校思政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实现《学校思政课程育人论》写作的最终目的与归宿。